大航海時代的水手們,在航向未知的世界時,常常幾百天見不著陸地。在缺乏新鮮食物的補給下,只能吃一些醃製品或是長蟲的麵包。久而久之就會缺乏維他命C而產生壞血病。根據統計在16到19世紀這三百年中,壞血病至少奪走了200萬名水手的性命,可以說是非常恐怖的。那麼大家就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水手們不捕魚呢?魚非常新鮮,有了新鮮食物,就不會有壞血病?只能說孩子,你太天真了。不是水手不釣魚,而是許多外力因素讓他們沒辦法釣魚,首先,水手是非常稀缺的資源,可不要看了海賊王還是加勒比海盜,對海上生活充滿了幻想,水手永遠招不滿,原因是耗損率太大了,招募速度遠不及病死戰死的。招不滿人的情況下,自然而然海上的工作量就很大。一個人當兩個人用,船上的海員無論是戰艦還是商船,只要出海就是很忙。船員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維修保養船隻,而維修保養工作大致分為幾類:
第一、清潔甲板,跟我們當兵一樣,不斷地打掃,但當兵打掃只是為了打發時間。但水手不清潔甲板,可是會造成船體破損影響人身安全的啊。
第二、抽水,以前船隻或多或少都會漏水,在下大雨時更加糟糕,水手每天就是把船底的水撈出去,你自己想象從船底到甲板這樣來來回回到底有多累了。
第三、保養船隻,船隻如果塗上油漆或者是油,可以更加耐用,所以木質戰艦大部分木材都會塗上厚厚的塗層,不過塗層不會維持太久,需要保養。而水手們就要反覆地打磨與上漆,而船隻在長時間浸泡海水和風浪侵蝕下,很容易腐爛,水手們必須每天檢查並替換腐朽的木材。
第四、保養索具,歐洲所有船隻的索具都是用麻繩編織而成的,如果你不每天保養,麻繩將會迅速損壞,特別是強烈陽光照射和海風的雙從蠶食下,必須經常塗上新的焦油。要不然你想象下,固定風帆的麻繩斷裂會發生什麼事情。
第五、防止生鏽,鐵在海水的侵蝕下很容易生鏽,像是炮彈就是鐵做的,每天都要重新粉刷炮彈,以免真正開炮時,射不出去,那就芭比Q了。第六、拋光,鐵會生鏽但是黃銅不會生鏽,不過會失去光澤,所以必須進行拋光。要不然就會變成自由女神那樣的顏色,也就是銅綠.(好大的一塊銅:現在的行情價 一頓銅71505元,好多錢啊)。黃銅主要多用在各種艦艇羅盤櫃上,有時候甚至是炮彈。
第七、修理帆布。帆船布的材質通常是亞麻或是棉花,有其壽命,但可以透過修補增加壽命。
以上就是水手日常的保養任務,其他有搬運水、貨物、做飯等等,還有一些軍事演練,像是練習開槍、開炮啊、跳炮操等等。演練一下如果發生戰鬥怎麼變換戰艦的陣型等等。除了那些打雜的水手,更專業的水手還有更要緊的事情要做。有負責駕駛船隻的,如果風向改變,必須調整風帆的方向。而調整風帆可不是我們玩大海時代點點滑鼠就好了,必須動員很多打雜水手去調整風帆,調整風帆可說是件苦差事,所以隨手並不是整天沒事幹,去釣魚就好了。釣魚有可能花一整個下午還釣不到幾隻魚,船上還有一大堆活要幹呢。另一個原因就是你們會以為有海的地方就會有魚,大海里面全部都是魚,那是不是陸地上充滿人類一樣呢?魚的數量雖然很多,但分佈也相當不平均。大多數人會以為海里面都是魚,那是因為你們對海洋的理解都來自於近海。沒錯,海岸旁邊確實都是魚群聚集的地方,就像人類的都市一樣。因為往往淺海地區的魚會比較豐富,因為大陸棚靠近陸地河川帶來大量的無機鹽類。因此海底沉澱的很多營養。由於波浪和潮汐的擾亂,加上湧升流現象,因此形成漁場。而出了外海,那將什麼都沒有。且外海可不像近海的魚都在水面游來游去的。外海有百分之九十五的魚都生活在海面上,一百到一千米之間,一名水手想釣魚必須先準備超過一百米的釣魚線。如果用拖網捕撈的話,則會限制船的航速,得不償失。我們是出來探險貿易的,可不是出海捕魚的。這張圖是全球海洋的葉綠素含量:
也就是說葉綠素越多的海域魚群越多,就是所謂的漁場。可見熱帶大洋像是周與周之間的大洋,魚量非常少。除了近海地區外,外海則是亞寒帶,寒帶海域成了著名的漁場。而白線則是大海時代主要路線,
所以無論是哥倫布還是麥哲倫,想要靠捕魚為生幾乎是天方夜譚。另一個問題就是。魚能提供的熱量很低,我投入這些人力卻得到很少的卡路里。第二個問題是魚很容易腐敗,一定要直接吃掉。在帆船上釣魚,捕魚就是一個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的事情,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與人力,卻得不到相對應報酬的事情。水手比你更渴望獲得新鮮的食物,但在遠離陸地上的汪洋中顯然是不切實際。當然,如果靠近陸地並且停泊下來釣魚就不是什麼難事,更多的是他們喜歡捉海龜,因為海龜行動緩慢,能提供的能量更多。尤其是新印度群島與南太平洋。不過前提是你先找一座島,且那個島上沒有食人族。(大海航時代中有提到,有位著名的航海家,相傳被食人族吃了,是誰?有興趣可以去看下,我上一篇文章,大航海時代為什麼歐洲船員容易得壞血病。)
此人就是航海家麥哲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