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代皇帝為什麼都喜歡稱呼自己為“朕”嗎?老教授回答,你把“朕”拆開讀,就都明白了。
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左右中國就已經出現了王朝,這個王朝就是夏朝,然而夏朝時的皇帝不叫皇帝,他們被稱為王,而這些王稱呼自己則為“後”,比如后羿、後啟等。直到商朝時,才出現“帝”這種叫法,因為那時帝代表天神,比如帝辛、帝乙等。到西周為不觸犯神靈,又改為“王”,比如周武王、周文王。
其實在古代像朕、王、後、帝,這種稱呼很多,就比如寡人、孤、沖人、不榖等。在《詩經》中有這樣一句“閔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早在先秦,無論是王還是諸侯或者平民百姓,都會稱自己為“予小子”,而“予一人”則代表萬人之上,一人之下。一人也就是天。
我們都知道古代都是君權神授,所以有很多皇帝都會給自己加上一段神話,像劉邦斬蛇,項羽異瞳等。古代君王會說寡人,這個寡人出自“寡德之人”,諸侯也會自稱為寡人,比如劉邦、韓信、隋煬帝晉王時期。除了寡人、孤這種君王自稱,還有一個,就是“朕”。這在歷史上出現最多,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種稱呼。
朕這個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上,而甲骨文是商朝時產物,到了秦始皇的秦朝時代,君王都被稱為皇帝,因為“德兼三皇,功蓋五帝”,這是秦始皇創造出來的。隨後秦始皇又自稱為“朕”,《史記》中記載“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也即是“尊君”措施。
為何會用“朕”呢?在古代文字裡,朕拆開是“舟”,“灷”,即小船和火。而《荀子·王制》中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而“朕”的舟、火,能保天下太平。這也是為何後代皇帝都用“朕”自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