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曹克剛!
李女士,35歲。十年前出現偏頭痛,而且每次月經前會加重,遇空氣稀薄時也加重,曾經嘗試拔罐略微緩解。
初診:面色蒼白,手腳冰涼,舌質淡,苔白,舌下瘀,脈弦細。
辨證:肝腎虧虛,氣虛血瘀。
治則:補益肝腎、益氣活血。
於是根據他的症狀給他開方子如下:
何首烏,白蒺藜,炒荊芥、防風各,桂枝、黃芪,雞血藤,生地、熟地,砂仁,丹參、葛根各,廣木香,當歸,益母草,赤白芍、川芎,甘草。
年前12月24日二診:李女士說手腳冰涼有所好轉,就是在經前太陽穴抽掣頭痛,左右晃頭的時候就會加重,並且有時還噁心嘔吐,其餘症狀跟以前一樣。
於是我又根據現有的症狀進行調方子:在原方的基礎上加旋覆花、代赭石,白殭蠶,炙附片,炮姜,大棗五枚。
2月7日三診:服藥後頭痛時間由原來持續2天減為下午半天,感覺眼眶疼痛,眼睛腫脹,於是我給李女士說在原方加了蜈蚣,全蠍,患者又繼續服用7劑。
2月14日四診:噁心症狀消失,頭痛時間發作短,仍受風易患病,睡眠質量差,易醒,手腳感到涼,脈沉細。
根據患者情況:在上述方子基礎上去旋覆花、代赭石,炮姜易乾薑,加白芷,仙鶴草,仙茅,七劑。
2月17日五診:病人兩月感覺良好,上次月經前輕微發作1次,右側輕微憋痛,輕微噁心,改生白芍,甘草,鞏固療效。
患者反饋:
病人10餘年頑固性偏頭痛,5診服藥後,歷時3個月,療效卓著。隨訪至今,未再復發。
溫馨提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開的方子也有所不同,避免大家盲目吃藥起到反作用,所以上面方子沒有標註用量,有這方面困擾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