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慎獨
人們常說老蔣是"運輸大隊長",從紅軍時期到解放戰爭時期,蔣氏最擅長的就是為我軍提供所需的武器彈藥,尤其解放戰爭後期,解放軍不少部隊已經是準美械部隊,從卡賓槍到火箭炮都是美國造,而來源主要是從蔣軍手裡繳獲。以至於有人說,老蔣是"解放軍的後勤部長"。蔣氏這個"後勤部長"差不多當了20年,不僅稱職而且聽話,有一次彭老總打了一通電話,老蔣就乖乖派飛機送上大洋。
彭總
此事發生在1934年1月,彭德懷率軍入閩作戰時期。1933年11月,十九路軍發動福建事變,公開反蔣抗日,並希望與紅軍聯合。但因博古等人的錯誤處置,紅軍一直未能入閩協助十九路軍。1934年1月,十九路軍兵敗,蘇區東部門戶大開。這時彭德懷才接到命令,由紅三軍團的第4、5、6師,與紅七軍團的第19、34師組成的東方軍第二次入閩作戰。東方軍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消滅投靠蔣軍的原十九路軍盧興邦旅,並佔領沙縣。
出發前,東路軍突遭變故。紅三軍團政委滕代遠接到命令,要他去紅軍總醫院做政委,紅三軍團由楊政委接任。臨陣換將,兵家大忌。更何況,滕代遠是從平江起義時期就與彭德懷並肩作戰,二人感情深厚,配合默契。楊政委參加革命很早,但比彭德懷年輕9歲,曾留學蘇聯,之前一直在白區工作,從未有帶兵打仗的經驗。此時楊政委空降紅三軍團,彭德懷心想,這位年輕人莫非是博古派來的欽差大臣?不過兩人第一次見面,互相的隔閡便消失了。楊政委回憶說,當他見到彭德懷時,看見彭德懷穿著和普通士兵一樣的衣服,衣服上還有補丁。彭德懷是主動站起來與楊政委握手說"你來了,我很高興,我們齊心合力幹吧"。彭德懷一句話打開了局面,楊政委謙虛地表示,要向彭德懷學習,彭德懷則說我們互相學習。之後二人徹夜長談,推心置腹,很快就增進了感情。
1月4日,尋淮洲率紅19、34師率先進入了沙縣地域,偵察沙縣的工事與兵力情況。沙縣不大,但是城牆又高又厚,城外還有碉堡與護城河,敵人有兩個團,裝備三挺重機槍一門平射炮。盧興邦原是福建地方武裝,先是歸十九路軍指揮,見十九路軍兵敗就倒戈老蔣。8日,尋淮洲率部隊攻城,在敵人火力和城牆的阻擊下,連續幾次衝擊都未能成功。為減少傷亡,彭德懷命令紅七軍團除一部監視沙縣敵人外,主力經玉口、七都,攻取尤溪縣城。攻克沙縣的任務交給紅三軍團完成。
彭德懷接到命令"三軍團於11日襲取沙縣,同時斷其退路而殲滅",隨即他向紅4師、5師、6師下達了進軍沙縣的命令。紅軍行軍途中,楊政委編寫了一首《打沙縣》戰歌"紅軍向東行,圍攻沙縣城,積極進攻敵人!沙縣有個盧興邦,兩團殘兵守孤城,哎嘿呦。工農紅軍真英勇,堅決奪取沙縣城,再與帝國主義戰"。彭德懷的軍團部跟著紅5師行動,在距離沙縣僅兩公里的半溪設定指揮部。他命令李天佑的紅5師主攻,曹德清的紅6師掩護,張錫龍的紅4師在沙縣東北阻擊援敵。
12日,紅軍開始攻城,敵人自持城牆高大,且紅軍沒有重武器,因而十分囂張,在城牆上高聲挑釁。紅5師攻了幾次,都沒能打下來。入夜後,敵人在城牆上點起汽油燈防止我軍夜戰。彭德懷見狀立即下令停止進攻,與楊政委一起到前線檢視敵情。見敵人工事堅固,火力兇猛,彭德懷與楊政委決定採用爆破戰術。由於紅軍沒有足夠的炸藥,彭德懷就教戰士們如何用土配方配置炸藥。沒有測量工具,彭德懷就用目測指導戰士們挖坑道。當地土質鬆軟,水分很大,坑道作業困難重重,工兵連組織了黨員突擊隊,輪番作業。
14日,獲悉敵人援軍從青州方向趕來。彭德懷命令除一部繼續圍困沙縣,開展坑道作業外,主力用於打擊敵人援軍。15日上午10時,紅4時突襲青州敵軍,殲敵200餘人,雖然未能全殲敵人,但敵人援軍再不敢支援沙縣,有效支援了攻克沙縣的戰鬥。同時,圍城的紅軍一邊挖坑道,一邊向敵人喊話,瓦解敵人鬥志。21日,坑道挖到了敵人城牆下。22日凌晨,一聲巨響後,敵人城牆被炸開一個口子,但城牆並未倒塌。突擊攻城的紅5師被敵人火力攔截,城內的敵人迅速堵住了缺口。
彭德懷見爆破戰術未成,再一次親臨前線勘察地形。他發現城門的箭樓是最高點,被改造成了碉堡。於是他命令工兵將坑道挖到箭樓下,他向工兵連動員"沙縣是敵人吹得很兇的反動軍事堡壘,我們要攻破這個堡壘,首先就要看你們工兵連能不能把城樓炸開"。工兵連不負眾望,用了三天三夜將坑道挖好,然後在箭樓下埋設炸藥。紅軍將炸藥放在一具棺材內,彭德懷不放心,親自鑽進坑道,用砂土將棺材與坑道間的縫隙填滿,並親自安放引線。
25日拂曉,紅軍再一次引爆炸藥,將箭樓炸燬,隨即紅軍發起總攻,僅3個小時就全殲城內敵人。當彭德懷走上城樓發現,城樓上敵人的早飯還是熱的,彭德懷毫不客氣,招呼大家吃早飯。這時,天上有飛機扔下了傳單,是蔣氏為沙縣的敵人打氣的。彭德懷意識到,敵人還不知道沙縣被我軍拿下了,他把敵人的電報員找來,讓他發求援的電報。果然第二天一早,敵人的飛機又來了,扔下一個個降落傘,裡面是彈藥、大洋、布匹,彭德懷笑納了這些物資,蔣氏稀裡糊塗又成了運輸大隊長。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