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介紹過上世紀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春節,今天再來看看80年代的春節,相比之前有了非常大的變化,也非常有時代氣息。
眾所周知,進入80年代,全國的經濟已經開始全面復甦,人們的關注點也跟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春聯上就可以體現出來。
當時的人們寫春聯,已經不再是“大幹快上”、“多快好省”、“東風浩蕩,革命形勢無限好”之類的話了,而是有了新的時代特色,當時有這樣一副春聯特別受歡迎:“新長征起步春光明媚,現代化開端金鼓歡騰。”
初一給親朋好友拜年,也沒有以前的那種革命鬥志了,大家見面,都是很簡單的幾句話,互相祝賀“過年好”,還會聊聊春節都買了什麼年貨。
過年最開心的還是孩子們,在六七十年代,孩子們沒有多少壓歲錢,到了80年代,家長們的口袋裡豐富了,就會給孩子們一些壓歲錢,少的有一兩塊,多的有五塊十塊,在那個時候已經能買很多東西了。
拿到壓歲錢之後,大家都會蹦蹦跳跳地去商店,買一掛小鞭炮,但是誰也捨不得整掛整掛地放,都是把鞭炮小心翼翼地拆開,一個一個地放。
當時經常見到的場景,就是一幫孩子在一起比賽,看誰的鞭炮威力最大,雖然有點危險,但是大家都樂在其中,樂此不疲。
在吃的方面,80年代初期和70年代還沒有太大的區別,除了少數萬元戶,大多數都是靠工資養活一家人,手頭也不是特別寬裕,買年貨的時候,還是要精打細算,捨不得多花錢。
很多人以為,糧票在70年代末就廢除了,實際上,在80年代初糧票還在使用。
別的不說,豆腐看起來是個很平常的食品,但也要憑票供應,比如在1981年,北京很多老百姓要買豆腐或豆製品,還是要拿糧票的,一般是各供應一斤。直到1984年,北京的很多副食品商店才開始出售不需要憑票供應的豆腐。
所以說,美好生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幾代人用汗水甚至是鮮血、生命換來的。
到了80年代後期,人們的物質生活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基本上沒有人再為吃飽飯而發愁了,年夜飯也漸漸不再是一年中唯一的解饞機會,而是變成了大家一個團聚的機會,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年夜飯,圖個祥和喜樂。
80年代和60、70年代還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60、70年代還是收音機時代,到了80年代,就是電視機時代了。
在電影《你好,李煥英》中,就有一個大家排隊買電視的片段,普通工薪家庭平時攢一攢,就可以買臺電視機了,最早的是黑白電視,到80年代後期就可以買到彩電了。
到了除夕這天,很多家庭除了吃年夜飯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開啟電視機,觀看春節聯歡晚會。
第一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是在1983年春節舉辦的,這在當時可是非常轟動的大事件,相信很多看過那屆春晚的人們,都會對李谷一演唱的《鄉戀》記憶猶深。
其實,李谷一在這一屆春晚上,一連演唱了八首歌曲,這在今天的春晚上是不可能出現的,也足見李谷一當年有多麼受歡迎!
另外,馬季和趙炎,姜昆和李文華,也都一連說了三段相聲,還有春晚主持人劉曉慶,也接連演唱了兩首歌曲:《絨花》和《盼紅軍》。
還有王景愚表演的啞劇《吃雞》,嚴順開表演的小品《阿Q的獨白》,鄭緒嵐演唱的電影《少林寺》的插曲《牧羊曲》,也都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些朋友可能還記得,早期的春晚是可以和電視機前的觀眾互動的,比如主持人出一個謎語,電視機前的觀眾用最快的速度抄下來,然後一家人猜得不亦樂乎,還可以把謎底寄給中央電視臺,等到正月十五的時候公佈謎底,猜中的還會有抽獎。
當然,這種互動現在已經不可能了,現在大家都有手機,一搜就出來謎底了,一點秘密都沒有。
在80年代,已經停辦十幾年的廟會,也漸漸恢復了,人們在正月的那幾天,都會帶著一家人去廟會遊玩,那個時候的娛樂活動沒多少,逛廟會幾乎就是最隆重、最熱鬧的娛樂活動了。
有人說,80年代的春節和其他年代相比,最有煙火氣,也最熱鬧,因為之前的春節像是在幹革命,之後的春節年味又越來越淡,只有80年代,才有傳統意義上的年味兒,讓人回味無窮。
(參考資料:《齊魯晚報》《濟南時報》《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