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作為一部兵法鉅著,傳承至今兩千餘年,不僅沒有落後於時代,反而被更多的國家所研究。究其原因,該書並非單純的軍事著作,還富含深刻的戰略哲學,具有與時俱進的普適性。
古代技術手段有限,戰爭是較為容易且直觀的解決問題的手段,計篇所說的國家戰略可以約等於軍事戰略。隨著社會科技發展,熱戰的代價過於巨大,逐漸成為最差的選擇,代之而起的是經濟、文化等軟實力的較量。鬥爭模式的變化,導致軍事戰略與國家大戰略的區別逐漸明顯,成為國家大戰略下的一個分支。計篇核心,道、天、地、將、法,一切國家大戰略的制定,皆需以此五事為根本。那麼,我們該如何理解五事,使其能運用到新時代的較量中呢?
一、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
上下同心,說起來簡單,做起來確實很複雜的一件事。正如司馬遷所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部分人是驅利的,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可能指望國民靠精神勝利法,僅憑任勞任怨,艱苦樸素根本實現不了大國崛起,這樣做只會逐漸造成內卷怠惰,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做低效率的事情,不僅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甚至會喪失外部的戰略機遇。
國家應以一種積極外向的思維,為國民創造平臺和機會,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儘量讓大多數人能發揮自己的長處,實現自己的理想,改變自己的人生,將大國崛起與小民幸福相結合,實現國家發展紅利的再分配。以利益驅動,以輿論導向。當個人利益與國家發展緊緊繫結的時候,無需刻意宣傳,國民也會如土地革命之時一般,甘願為國奮鬥,團結一心。
二、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在國家大戰略的層次上,時制是重中之重,通俗來說即是時機。任何國家戰略的實現,都需要把握時機,時機即可以是外部的突發機遇,也包括自身長期運營的結果,同時還要認清自己所處的時代,三者缺一不可。在美國崛起過程中,不僅沒有直接挑戰英國的霸權,反而利用第二次工業革命,實現自身實力對英國的反超,再加上德國兩次挑起世界大戰所創造的外部機遇,讓英國自己上門求助,最終替代了老霸主成為新霸主。
三、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對地的理解容易陷入狹隘的軍事地理觀念,簡單的把地理解為地利。孫子所說的地,是涵義非常深刻且宏觀的地理概念,可以理解為現代概念中的地緣。如果說天是認清所處的時代,那麼地就是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正所謂“遠交近攻”,自古以來的鐵律,只有解決了家門口的問題,才有穩定的後方和精力去處理遠方的事物。如果為了虛無縹緲的遠方而給家門口的豺狼讓利,那便是愚蠢至極的自殺行為。那麼國際競爭中誰是遠?誰是近?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哪裡是必爭之地?哪裡是不爭之地?哪裡是緩爭之地?只有認清自己所處的位置,才能有針對性的分出輕重緩急,合理調動資源逐個解決問題。“大格局,下大棋,拼王炸”,指望一攬子解決所有問題的思維非但不是腳踏實地,反而是自欺欺人,最後很可能手握一把好牌,卻輸個精光,連出牌機會都沒有。
四、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新時代的將,泛指一個國家的領導層,國家大戰略的制定者。智,即大戰略思維。為將者必須具備大戰略思維,才能透過國際競爭,為本國國民謀利。透過維護周邊秩序,保障國民的權益,做到信仁勇嚴兼具,否則便是德不配位。尤其是不能以犧牲自家人利益,去給外人獻媚。不能為了無用的面子,丟失實在的裡子。更不能幹對民失信,對民不仁,寬容豺狼,這種耗子扛槍窩裡橫的蠢事,以致智信仁勇嚴皆失,民心離散。
五、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法即是制度,它包含社會的方方面面。其關鍵在於,如何在官方的指導下,發揮民間的創造性、靈活性,促進國家的良性發展。在對外的過程中,上下同欲而又各司其職,或互為表裡,或一唱一和,避免一邊倒與應聲附和帶來的體制僵化,戰略及外交靈活性下降。
六、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在確定了五事(即國家大戰略)之後,再透過計(即分析判斷總結),最後到達具體實施的階段。具體實施需要具有迷惑性,透過示弱,利誘,挑撥,離間等手段不斷削弱敵人,以達到實力和地位翻轉的目的。
在最終目的實現之前,孫子反覆強調不能做出頭鳥(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必須低調做事,也就是鄧公說過的“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結合孫子兵法,我們可以理解為對強者韜光養晦,對弱者有所為作。透過解決周邊小國,一步步積累實力,改變環境佔據關鍵地帶,先將形勢扭轉,在這個過程中,抓住時機取而代之。當今的世界霸主美國,就是先經營好美洲,抓住兩次世界大戰,這個勢險節短的機會順勢取代老霸主英國。
但在實力差距尚大,周邊環境沒有得到良好經營的情況下,成天將自己定位為世界第二,高調宣傳自己的力量和世界影響力,又不能做到利而誘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恰恰是不能而示之能,不用而示之用,近而示之近,遠而示之遠。穩而取之,虛而無備,強而攻之,攻其有備,出其有意。等於提醒霸主時時刻刻注意自己,打壓自己,完全違背孫子兵法的原則,在戰略上已經輸了,無論後面怎麼努力,最終只會越走越歪,離星辰大海越來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