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爾76自上世紀70年代問世以來,憑藉其在重型軍用運輸機領域的表現,一直被各國不斷引進!
但不論如何受追捧,眾所周知它就是一款軍用運輸機。然而在蘇聯解體後,因為多方面的條件制約,很多伊爾76的用途在悄悄改變,甚至在一些國家被作為民航客機使用。
但是,私自改變用途就要承擔其所帶來的後果。2003年,一架在剛果承擔民航運輸的伊爾76就出現了問題。
它在出發前搭載了169名乘客,可是再次落地後,機上卻只剩下了40名乘客!
那麼,其餘的129人究竟哪裡去了呢?這架被私改用途的飛機究竟在天空中經歷了什麼樣的事情呢?
蘇聯解體給伊爾76帶來的尷尬
蘇聯時期,伊爾76曾經特別的風光。
據相關資料統計顯示,曾經使用過伊爾76的國家達到了38個,營運者更是超過850個。
作為美蘇爭霸、擴軍備戰的產物,伊爾76不僅滿足了蘇聯的空運需求,而且生產出來大量的伊爾76,還出口到阿爾及利亞、伊朗、敘利亞、捷克、波蘭、利比亞等國家和地區。
甚至就連英國這樣的國家都曾大量進口伊爾76。
由此不難看出,在美蘇爭霸的冷戰時期,伊爾76確實是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
然而隨著蘇聯的轟然解體,伊爾76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尷尬處境。
伊爾76雖然每架的造價只有2500萬美元上下,但由於很多因素限制,依然是很多國家垂涎不已、可望而不可及的寶貝。
中國曾多次想方設法從蘇聯以及後來解體的俄羅斯等國大批次地採購伊爾76。主要還是因為它的發動機等硬體技術依然具備著很明顯的比較優勢。
不過對於蘇聯解體後的那些國家來說,伊爾76卻面臨著“牆裡開花牆外香”的窘境,在本國壓根不受寵。
因為在蘇聯時期,俄羅斯的伊爾76基本上是軍事用途居多,而烏克蘭則有更多的民用考量。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和烏克蘭是繼承蘇聯衣缽最多的兩個國家。
俄羅斯在葉利欽時代雖然昏招迭出,但好歹還是頂住了西方特別是美國的壓力,熬到了政治強人普京的上臺。
烏克蘭原本是妥妥的世界第三軍事強國,卻硬生生地將自個鬧成了笑話——為了親近西方,烏克蘭不惜將大量的核武器銷燬,為的就是換取西方的支援。
作為國之重器的核武器尚且遭到如此對待,那些從蘇聯分過來的伊爾76,烏克蘭人就更不放在眼裡了。
烏克蘭人不僅任由這些飛機在烈日下暴曬,在風沙中吃土,而且一想到要為這些飛機的保養和維修買單時就更是頭疼不已。
為此,烏克蘭人就想到將伊爾76在內的很多飛機拿到國際市場上去變賣,好歹也能換回仨瓜倆棗,拯救國內疲憊不堪的經濟。
但是烏克蘭的很多武器裝備太過先進,西方國家是不允許他們輕易拿到國際市場去換外匯的。
伊爾76雖然不在禁售之列,但是烏克蘭人“崽賣爺田心不疼”的敗家手筆,還是讓人咋舌不已。
很多時候烏克蘭人為了換錢,動輒一架飛機百來萬美元就敢籤銷售合同——簡直比一些豪車還便宜,但對於很多小國特別是非洲國家來說,這樣的價格依然是他們高不可攀的門檻。
那麼伊爾76是如何在戰亂頻仍的剛果找到用武之地的呢?
伊爾76在戰亂頻仍的剛果找到用武之地
伊爾76一開始研製出來的時候,是作為軍方的運輸機,但隨著蘇聯的解體,伊爾76在民航領域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
雖然波音系列飛機比伊爾76更為靠譜,但對於很多小國來說,波音飛機動輒過億美元的要價根本就不是他們所能夠接受的。
所以,包括剛果在內的這些國家,就將目光瞄向了改裝成民航客機的伊爾76。可即便如此,伊爾76仍舊太貴。
無奈之下,烏克蘭就變“售”為“租”,這樣又進一步降低了伊爾76的使用成本。那麼,像剛果這般的窮國,真的有必要在國內發展空運嗎?
其實,上世紀90年代末,剛果內戰爆發以後,數百萬剛果人民慘遭生靈塗炭,終日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如何保障生命安全,成為普通老百姓每天睜開眼後所要考慮的頭等大事。
老百姓尚且如此,當地那些富豪就更為惜命了,在當地經常發生戰爭,道路交通極不便利的情況下,富豪們出行的首選,就是乘坐伊爾76。
大量的市場需求,使得伊爾76在當地市場相當的火爆,根本沒有什麼載客量之類的說法,通常是能塞多滿就塞多滿。
伊爾76本來就是由軍用飛機改裝,先天上就存在設計以及技術等方面的諸多缺陷,再加上嚴重超員,其安全係數有多高可想而知。
不過,對於剛果金的人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能夠飛起來,只要能夠將他們送到目的地。至於過程中的舒適,他們是不奢望的。
但令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可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突然開啟的航門形同開啟地獄之門
當地時間2003年5月8日20時,剛果一架搭載169名乘客的伊爾76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從金沙薩機場如期起飛。
儘管飛機發出的轟鳴聲震耳欲聾,但很多乘客在度過起飛時的不適後,很快便打著呼嚕進入了夢鄉。而沉睡中的人們根本沒有察覺到面目猙獰的死神,已經揮舞著手中的鐮刀悄然來臨!
正在絕大部分人酣睡之時,飛機某個部位的機械裝置已經發生了可怕的變化,並傳來了劇烈的響聲。
如果此時乘客們足夠警惕的話,也許這場災難就能避免。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伊爾76飛行過程中,本身就伴隨著巨大的轟鳴聲,使得人們對此毫無防備。
雖然也有個別乘客沒有入睡,但他們四下張望,發現周圍的人都在高枕無憂地安然入眠,只能懷疑是錯覺而已,很快在這種周圍人營造出來的安全感中麻痺了自己。
飛行大約100分鐘時,伊爾76已在出現在了姆布其瑪依市上方5000米的茫茫夜空中。
此時機艙內有乘客打了一個機靈,人們才恍然發現,機艙內忽然刮來了陣陣寒風!在這刺骨的冰冷下,就連那些此前酣睡的乘客也都被一一凍醒了!
人們驚恐地發現,機艙內的溫度,冰得像冷庫一樣,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還沒等人們弄清原委,更大的騷亂髮生了!此時飛機竟然如同脫韁的野馬,開始不受約束地上竄下跳!
那些並沒有固定在座位上的乘客,在猝不及防中倉皇摔倒在地,砸得東倒西歪、鼻青臉腫,這一切都在短短的幾秒鐘內發生,人們根本無瑕應對!
更可怕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飛機的艙門竟然打開了,在將近萬米的高空,這簡直就是開啟的地獄之門!
伴隨著無助的尖叫聲,在強大的氣流吸引下,很多位於機尾的乘客被丟擲了艙外,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其實,通常民航客機的艙門都設計在機艙中部,而這架經過改裝的民航客機伊爾76則繼續延用了軍用重型運輸機的設計理念,使得位於機艙尾部的乘客成為了第一批遇難者。
艙門的自動開啟如同推倒了多米諾骨牌,災難開始接踵而至——伴隨著乘客們紛紛被吸出艙外,機組成員開始發現他們很難正常地操縱客機!
一開始他們還以為是飛機操縱系統出了故障,後來很快便明白了問題所在,但此時的他們顯然無能為力,只能大聲疾呼,要乘客們想辦法到機艙前面,那裡更安全一些。
最終在一陣接一陣劇烈的顛簸中,在強大的氣流乾擾下,伊爾76從5000多米的高空掉到了2000多米!
求生的本能使得那些倖免於難的乘客開始緊緊地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東西,避免被丟擲艙外。
然而在強大的氣流面前,氣壓的急劇降低使得很多婦孺老幼的掙扎註定是徒勞無功的,在巨大的恐懼之中,他們被氣流吸到了艙外。
看到親人們以這種方式離開,很多人試圖伸手去抓住他們,但不幸的是,他們也被巨大的氣流卷出了艙外!
機長沉著返航難掩客機本身質量問題
機組成員的呼叫,使得一些乘客開始變得冷靜下來,他們開始聽從機組成員的指揮,爬到了機艙前部更安全的空間。
雖然情況有所緩和,但這時客機再前往加丹加省,已經是不切實際的空想,必須想方設法返回首都金沙薩!
值得慶幸的是,此次失事的伊爾76民航客機的機長有著15年的駕齡,他此刻的沉著冷靜和豐富的飛行經驗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縱然機艙裡的乘客鬼哭狼嚎,縱然機組成員個個驚魂失措,但機長依然不為所動,他毅然決定駕駛客機返航。
儘管一路險象環生,但他還是憑藉著高超的技術將客機平穩地降落在了金沙薩機場。
在飛機平穩降落的那一刻,所有人抱頭痛哭,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以為絕無生還的可能,此前沒有掉下去無非是多活一會或者少活一會而已!
早已得知訊息的機場地面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將大難不死的乘客和機組成員帶到了溫暖如春的機場休息廳。
事後經過調查發現,機組成員的操縱並無不妥之處,特別是機長沉著冷靜的表現,確保了失事客機得以平安返航,這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經過清點人數發現,出發前登機的169名乘客,最終有129人在幾千米的高空墜落時喪生,只有40名乘客得以生還。
此次空難事故的發生,剛果舉國同悲,引起了全世界各國的強烈關注。在巨大的壓力下,包括國防部長、電視臺播音員在內,在向外界公佈此事時,都忍不住嚎啕痛哭。
為了紀念這次空難,戰亂中的剛果舉行了全國下半旗致哀儀式,哀悼那些在空難中逝世的人們,祈禱他們的靈魂能夠得到安息。
那麼,伊爾76的穩定性即便在軍隊中也是有口皆碑,為什麼一到民航就會發生如此難以預料的故障進而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呢?
隨後,包括國際刑警組織、美國CIA、烏克蘭國防部在內,會同剛果國防部、民航公司組成了規模浩大的調查組。
然而1個月後的調查結果卻顯示,此次空難沒有外在原因的介入的徵兆。
而且考慮到機組成員的發揮可無指摘,那麼問題就只能指向伊爾76本身的質量問題了。
對此觀點,烏克蘭方面拒不承認。他們對外聲稱:如果飛機有故障的話,是不會派出本國飛行員去駕駛的。
因為大家都知道,飛行員比飛機更值錢,烏克蘭怎麼可能為了賺取外匯將本國的機組成員推到懸崖邊上呢?
那麼,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首先,從這架烏克蘭客機20年的設計年限來看,1986年出廠到2003年出事,已有17年。雖然不滿服務年限,但考慮到烏克蘭動盪的局勢,伊爾76在該國能否得到應有的保養和維護,實在需要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其次,此次伊爾76出事是因航門自動開啟,稍有專業知識的人就明白,這應該是客機的壓力系統出了故障。對此剛果媒體也表達了同樣的看法,但烏克蘭對此矢口否認。
站在烏克蘭的角度來說,他們的理由似乎也能站得住腳。因為他們並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租出去,他們沒有理由在出租之前隱瞞故障不報。
那麼,這架伊爾76到底是因何而出事的呢?其實這就歸結到了伊爾76本身的質量問題。
雖然伊爾76在很多方面表現出了卓越的效能,但它是軍用運輸機,即便是對它改裝也難以避免很多質量問題。
所以有人提到另一個可能,會不會是乘客自己開啟艙門?其實這完全是不懂專業知識的體現。
因為真正達標的大型民航客機,都會有相應的空中鎖定設計。換句話說,只要飛機處於飛行狀態,除非是機長在駕駛室開啟電子鎖,否則任何乘客都不可能開啟客機的艙門。
那麼會不會是空中鎖定系統失效了呢?且不說這是天方夜譚,即便真出現這種情況,單憑個人的能力也絕對無法推開艙門。
因為從理論上來說,飛機在高空飛行,內外壓差相當大,想要推開艙門,你得具備推動10噸重的貨車的力量才可以。
更不要說,飛機的應急艙門都有報警裝置,否則哪個乘客想不開,就要整個飛機的人陪葬,那不是輕而易舉?
當然,這些指的都是符合標準的大型飛機,不包括一些小型飛機,更不包括失事的、經過改裝後的伊爾76。
儘管事隔多年,但這起失事造成的人員傷亡之多、影響之壞,時至今日,依然讓人觸目驚心!
結語:
空難的發生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但是如果將此次空難的原因全部推給伊爾-76的話,那對它而言也是不公平!
要知道在被作為民航客機搭載乘客之前,它已經在烏克蘭的飛機墳場苦熬了不知多久。在這個過程中,它既沒有得到及時的保養,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維修。
所以,空難的出現不在飛機,而在於人。所以,任何東西都有它固有的作用,任意的篡改,得到的或許就是巨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