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進城買房已經成為了一種常態化現象,現在幾乎所有具備一定經濟能力的農村居民都有考慮過進城買房這一問題,同時國家也正在大力推動農村居民進城買房,2018年出臺的《關於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中就指出“將會降低農民進城落戶的門欄,讓農民朋友進城買房之後能夠更加方便地享受到城市的醫療、養老、教育等等方面的社會福利”;同時為了讓農村居民放心進城買房甚至是落戶,在《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也指出“不得以退出農村土地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
進入2022年後,進城買房的農村居民又迎來了諸多的好訊息,部分農民可以領取進城購房補貼了,近日吉林省延吉市、廣西玉林市、黑龍江佳木斯市等地,都指出要給予農民進城購房提供優惠和補貼:
吉林省延吉市釋出的《延吉市鼓勵農民進城購房優惠補貼的實施方案》,其中指出農村居民“購買家庭唯一住房,政府參照購房農民所繳納契稅的額度全額給予補貼並以發放家電消費券的方式給予適當消費券補貼,購買商品住房面積在100平米以下,每戶補貼消費券1200元;住房面積在100平米以上的,每戶補貼消費券1500元。”
廣西玉林市發的《玉林市關於加快人口進城若干政策措施》中指出“購買90平方米(含)以下首套新建商品住房,每套補貼6000元;購買90平方米以上首套新建商品住房,每套補貼1萬元。”
黑龍江佳木斯市也指出農民進城購買新建商品住宅的每平方米補貼100元,每套最高補貼不超過2萬元;購買商業用房的每平方米補貼150元,每套最高補貼不超過3萬元!
推動農村居民進城買房,為農村居民提供進城購房補貼,一方面能夠緩解農村居民進城買房的壓力,也能夠有效穩步推動房地產市場改革發展,現在房地產市場正在逐步向二三線城市以及縣級城市下沉,然而如今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都非常低迷,更別提二三線城市以及縣級城市了,要知道這些地區購買住房的主要群體,大多數都是農村居民,從以上幾個地區的進城購房補貼來看,農村居民進城買房住房之後,都能夠獲得5萬以內的購房補貼,雖然這相對於動輒數十萬、數百萬的房價來說並不算什麼,但對於農村居民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補貼費用,可以有效改善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如今很多地區都已經出臺了農民進城購房補貼政策,你會進城買房嗎?
其實農民進城買房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大原因導致:
1、子女結婚,需要在城市備一套住房
"想結婚,先準備婚房"這已經成為了很多準丈母孃的口頭禪,有了房子才有根,現在很多年輕群體都不願意留在農村,而進城買房也成為了很多農村年輕群體的選擇之一。而準丈母孃提出“想結婚,先準備婚房”也並沒有什麼錯,有了房子才有根,是中國的傳統理念,北師大教授董藩就曾提出過"結婚不買房,等於耍流氓"的觀點,雖然這一觀點有失偏頗,但進城買房已經成為很多農村年輕群體結婚的必備條件之一,如今大城市的房價不斷攀升,很多農村家庭已經難以揹負高額的房價,只能夠轉而求其次到二三線小城市乃至於縣級城市購買住房,目前為了有效推動農村城鎮化發展,鼓勵農村居民進城買房落戶,很多地區已經出臺了進城購房補貼等政策,一方面減輕農村居民進城買房的負擔,另一方面鼓勵農村居民進城買房,即使城市以及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2、改善自己生活條件,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
現在很多農村居民的家庭收入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他們都期望著能夠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同時現在城市和農村的教育質量存在很大的差別,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贏在起跑線,讓子女能夠留在城市讀書,可想要解決這兩大問題,其根源在於戶口、在於住房,由於缺少住房、缺少戶口,很難農村子女在城市只能夠就讀高額學費的私立學校,甚至部分人只能與子女兩地分居,父母外出務工,子女成為留守兒童在農村就讀,而進城買房是農村居民改變這一問題的唯一解決途徑!
雖然很多農村居民都已經進城買房,但對於進城買房農村居民卻並不保持樂觀的態度,大多數農村居民都是由於子女結婚、子女教育等被動且必須的進城買房,只有很少的農村居民會主動選擇進城買房,而一旦進城買房之後無論是父母還是子女,都將會揹負沉重的壓力,首先從農村父母來說買房就等於掏空了家庭的存款,他們還必須要繼續努力勞作,為自己的養老沉澱資本;而對於農村子女來說,他們將會揹負鉅額的房貸,甚至很多家庭需要20-30年,才能夠償還房貸債務,同時等待他們的還有父母的養老、子女的培養等等,所以拋開被動進城買房不談,即使各地出臺了農民進城購房補貼政策,農村居民也並不太願意進城買房!
個人認為:為農村居民提供進城購房補貼,確實是一項惠民的政策,但在此項政策的實施過程之中,還需要有效解決農村居民的基本養老、子女教育,並解決農村居民的就業以及經濟收入等諸多問題,讓農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的保障之後,他們才會更願意進城買房甚至落戶,這才是推動農村城鎮化、推動農民市民化改革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