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旨意是什麼?也許沒有答案,這是我姐的想法,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也好久沒有寫過文章了,這也是一個鍥機吧!希望大家能夠有所收穫,謝謝大家。
十月份去了一趟廣州。
不算太愉快,但也算不得糟糕的一趟旅程。總的來說,如果讓我再選一次,大約我會選一個不需要我物理位移太多的目的地。比如海邊或者沙灘之類的。
我對美食沒有太多的需求,再好吃的東西,好像對我來說都無太大差別;但難吃的食物,我倒是可以立馬識別出來。
所以美食之旅從今往後都可以從我的個人計劃裡永久性刪除。
其實每次出門,我都不太會做詳細的攻略。興致所至,到哪裡就是哪裡。但很巧合,好像不管去到哪裡,我都會特意參觀寺院。並不是刻意為之,好像的確如此。
大大小小的寺院——坐落於鬧市中的,藏匿於半山腰的;修繕得富麗堂皇的,殘破衰敗的;香客眾多,抑或是門可羅雀的……
除了這次去廣州
也許這就是我對旅途不甚滿意的原因?
以後每到一個地方,都應該和當地的神明打好照面。
所以真的有神明存在嗎?
我自是不相信有實體的神,但很奇怪,我相信會有鬼怪。這似乎是一個謬論,就好像你認為太極有“陰”,卻不會有“陽”一樣。
曾經我和好友說過,當看到一些寺院的大佛,我內心會有一種負罪感。雖然我並未做傷天害理的事情,但不知為何,會非常想要得到佛祖的寬恕;然而我究竟犯了什麼罪孽,自己也不甚清楚。
其中一個友人的老闆信佛,她替我問了老闆,說這是有業障。或者這也是一種敬畏。我傾向於二者的結合。也許是上輩子有什麼業障帶到了這一世。
前幾年有去寺院禪修過,期間有一群喇嘛過來寺院拜訪,還有一位日本方丈;同行的一個女生說,她每次看到喇嘛都會想哭,但是看到其他型別的佛教弟子就不會。
這大約就是某一種佛緣。
寺院的晨鐘暮鼓,僧人的誦經聲,甚至深夜寂靜時分傳來的雞鳴犬吠,都會讓人覺得寧靜。梁文道說自己每年都會定期去參加禪修班,也會練習冥想。這也是一個保持專注的好辦法。
也許是我還沒找到有相似愛好同伴,每每和別人聊起這些,旁人會覺得我似乎要遁入空門。其實並不是,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鬧”;也有“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好像都有道理。
越是年歲漸長,我越發覺得自己變成了一個宿命論者。《教父》裡面說:一個人一生只會有一種命運。
至於是哪種命運,這當然是神的旨意。
神自然也存在於我們心中,你相信自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自然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但如同陰陽兩面,有神自然會有鬼怪野獸,最近非常喜歡《山月記》裡面的一段話:其實每個人都是馴獸師,而那野獸,無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
野獸藏匿心中,我們是自己的馴獸師。
其實人本身就是一座神殿,裡面既有神明,又有野獸。
野獸需要被馴化,而神明需要去聆聽和敬畏。
後記:好久沒有寫了,應該是拖延了一整個秋天;當然武漢的秋天就像烈日下不想要要融化的冰淇淋——保持狀態的時間非常短暫;好在大自然的賞味期很長。秋天過去了,我們又迎來了冬天。我非常喜歡冬天的11月和12月,因為有我的生日、有聖誕節、並且我又可以為新的一年做準備了。
沒錯,這當然是每個潦草且拖延的人類最希冀的月份了,——一切又可以重新開始,而我為此早早做了準備——提前買好了2022年的日記本和日曆。
儀式感這種東西是不能在人生中缺席的。
天空在這個兩個月份都越發顯得湛藍,雲朵白得如同棉花糖,空氣也沒有那麼冷,月亮冷冷地掛在夜空,顯得更美了。傍晚穿梭在人來人往得街道,冒著熱氣得包子店、色彩絢麗得花店,下晚自習得初中生,在廣場跳舞的阿姨們,這一切在冬季都越發生機勃勃。我甚至認為人在冬天是變得更好看了。日子總是過得很快,好像來不及回顧這一年,下一年就急匆匆地趕來。
就像歌裡唱的:好風光似幻似虛,誰明人生樂趣。
但認真生活的人總能有所感受的。我常常覺得人應當從各個渠道去汲取能量,不論是自然、書籍、音樂,還是身邊的人,以此來支撐自己,不要成為麻木的機器。我們專注於工作,我們專注於個人的生活,當然要對自己好一點,和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小到牙膏的選擇,今天早餐吃什麼,看什麼電影,買什麼顏色的衣服,大到選擇一條什麼樣的人生道路,和什麼樣的人締結關係,我們都應該謹記一條:永遠選擇和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畢竟人生短暫,有什麼理由把它浪費在不鍾愛的事物上呢?
這就是聆聽神的旨意。
大家冬天快樂!記得看《國王排名》。
感謝大家的閱讀,我一直覺得人活著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思想不滅,則靈魂不朽。謝謝大家的閱讀,希望大家都能過好自己的生活,擁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