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俗稱“八月節”。潮汕人過中秋節有著豐富多彩且獨具地方特色的習俗,其中就有與芋頭相關的習俗,而這一習俗的背後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潮汕人中秋拜月娘,供品中必有芋頭,民間有剝芋食芋之俗。清順治《潮州府志》雲:“中秋玩月,剝芋食,謂之‘剝鬼皮’。”清嘉慶《澄海縣誌》說:“(中秋)用熟芋去皮食之,曰‘剝鬼皮’。”清乾隆《揭陽縣誌》載:“(中秋)或剝熟芋而食,謂之‘剝鬼皮’。
中秋之夜,潮汕人用芋頭拜月娘,有很多的傳說...
相傳,元兵攻進潮州城後,實行聯戶制三家一保,每三家人供養一個元兵。還規定晚上不得關門,元兵想上哪家就上哪家睡覺。更有甚者,要求新娶媳婦頭夜要跟元兵睡覺。百姓忍無可忍,便利用中秋夜拜月娘之機,在月餅下墊一“殺”字白紙,並放一盤芋頭祭拜,相約元兵吃餅時一起動手起義。因芋頭的“芋”字與潮汕話“胡”字諧音,拜芋頭是鼓舞百姓樹立砍下胡人頭顱打敗元兵的信心。結果是中秋之夜起義取得成功。後來,潮汕人便世代保留中秋拜芋、剝芋食之俗。剝芋頭皮即剝胡頭皮之意,告誡人們不忘過去受胡人統治之恥,享受起義成功之喜悅。今天,潮汕仍喜用蒸熟的芋頭拜月,以個大肉疏鬆、皮有裂痕者為佳品,即潮俗稱芋“笑”。祭拜之後全家便剝皮吃芋,享受一番樂趣。
潮汕人過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民間還流傳著另一種傳說...
相傳明朝年間,倭寇侵擾東南沿海一帶,百姓深受其害,朝廷派戚繼光帶兵抗擊倭寇取得大捷,恰逢中秋佳節,官兵便在營地歡慶勝利。深夜,倭寇乘機偷襲,戚繼光與士兵被圍困在山上,糧草斷絕,士兵們只好挖野草充飢,挖到了很多野芋,吃得津津有味但又不知其名,此時戚繼光就說:“為了紀念遇難計程車兵就稱它為‘遇難’吧。”有一天夜晚,戚家軍飽餐“遇難”之後,英勇突圍,將倭寇全殲在睡夢裡,取得了突圍的勝利。此後,潮汕沿海一帶百姓每逢中秋節就會吃“遇難”,以此頌揚戚繼光的抗倭功績和世代銘記民族危難的情懷。因“遇難”與“芋艿”諧音,故而世人就把它稱為“芋艿”了。
在揭陽,中秋節拜芋頭還流傳著這樣一則民間故事:
相傳土地公和土地婆在討論管理目標時意見不一,土地公主張普天之下應人人豐衣足食。土地婆則主張應該讓富有與貧窮兩極分化。土地公認為這樣做太過分了,民以食為天,就賜窮人芋頭和番薯可抵半年糧。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土地公恩德,就在中秋節這一天用芋頭和番薯祭祀他。
中秋節潮汕人吃芋頭幾乎成為慣例,但也有地方禁止這一天吃芋。在空港經濟區地都鎮鳳崗村,村民在中秋節祭拜祖宗時,一律不能用芋頭,當天晚飯也忌食乾飯,只能食魚粥,其中有個與元番入侵當地有關的傳說。
元朝初年,元番大舉進攻閩粵地方,某年中秋節下午,地都鎮鳳崗村黃員外一家正在殺雞剖魚蒸芋頭,高高興興準備晚上祭拜祖宗,突然村外傳來元番侵入山後面某村的驚耗,此時眾人無心張羅祭拜事情。黃員外吩咐全家老少以芋頭充飢,然後收拾細軟逃往桑浦山。黃員外順手拿上一片芋頭吃了起來,一來心急,二來口渴,黃員外喉頭為芋所梗,搶救無效登時斷氣。回到家裡,家人把下午準備過節的魚肉切碎煮成魚粥,當晚,吃完魚粥後全家舉喪。正是由於黃員外在中秋下午為幹芋梗死,其他人又在當晚吃魚粥,因此在第二年的中秋這天便忌用芋頭祭祖,也禁止吃乾飯。此習俗一直延續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