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二年,九月。
元朝大都。
早朝時分,幾位大臣聯名上書世祖忽必烈,內容大致是勸諫皇帝年事已高,應該提前禪位給太子真金。
表面上像是勸諫,但實際上更像是逼宮。
皇帝當然很生氣,表示我這還沒死呢,你們就惦記上皇位啦?
這幫大臣自知失言,誠惶誠恐地跪在地上,一言不發。
他們當然不是太子派來的說客,抑或是太子的勢力,反而是太子的死敵。
真金太子性情剛正,最看不慣貪官汙吏,甚至曾經在上朝路上帶著刀堵過經常貪汙受賄的權臣阿合馬,並且揚言不捅死他不算完的。
眾所周知,本朝自開國以來,受賄橫行,貪腐成風,一向愛搞反腐倡廉的真金自然和朝堂上很多大臣都結了仇。
這幫大臣以退為進,假意到皇帝那裡舉薦真金,要求皇帝趕緊禪位,實則是把真金往火坑裡推。
但作為開國皇帝,忽必烈當然不會這麼輕易就被這幫大臣們給糊弄了,他只是很生氣,卻沒有責怪或者處罰真金。
皇帝不是傻子,幾個大臣搞點陰謀詭計當然挑撥不了皇帝和太子的關係。
皇帝沒當回事兒,但太子真金卻陷入了一種莫名的悲觀情緒中。
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懂得仁善和寬厚待人的道理,身為太子,他體恤黎民,深知民間疾苦。
他以為靠著自己的努力,一定會讓世道變得好起來。
但大臣們的所作所為卻讓真金對一切都失望了。
他認為,這是一個黑暗的,令人絕望的世界。
帶著這種負面悲觀的情緒,真金抑鬱成疾,不久就去世了。
太子死了,忽必烈很悲痛。
他很愛自己的這個兒子,這種愛是一種厚重的,不能割捨的父愛,所以忽必烈壓根沒想著在其它兒子裡邊另立太子,而是愛屋及烏,打算在真金的子嗣裡選拔繼承人。
真金有三個兒子,長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幼子鐵穆耳。
皇帝重用漢臣,當時元朝朝堂上的漢臣能達到半數,這幫漢臣們雖然蒙古服裝穿在身,可內心依然是儒家心。
在傳統的儒家學派觀點裡,皇位傳承應該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先出生的兒子當皇帝,後出生的兒子靠邊站。
所以這幫漢臣們都鼎力支援甘麻剌即位太子。
但別忘了,朝堂上還有一半大臣是蒙古人。
蒙古人的習俗叫做“幼子守灶”,意思就是歲數大的兒子邊拉去,歲數小的孩子當大王。
漢臣和蒙臣之間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世子之爭,兩幫人各有各的規矩,誰都說服不了誰,於是決定,靠能力說話。
誰有本事,誰當太子。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鐵穆耳同志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甘麻剌選手天生體弱,朝堂政治參與甚少,打仗行軍更不在行。
反觀鐵穆耳選手,能文能武能嘮嗑,簡直是當時青年才俊中的代表人物。
又趕上當時有個叫哈丹的王爺叛亂,這可給鐵穆耳找到刷經驗的好機會了,他騎上大馬扛上長槍,把哈丹按在地上就是一頓捶,迅速平定了此次叛亂。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忽必烈的眼睛更是亮晶晶,一番思量之下,他決定,太子的位置,讓鐵穆耳來坐。
公平公正公開,誰也沒有啥好說的。
當了太子的鐵穆耳受到了世祖皇帝重點培養,他給鐵穆耳安排了一位老師,負責日常教導和輔佐太子,這位老師的名字叫做玉昔帖木兒。
給鐵穆耳安排完顧命大臣,忽必烈同志眼睛一閉,駕崩了。
這位大元王朝的開國皇帝生的壯烈,死卻安靜,悄無聲息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老皇帝死了,作為太子的鐵穆耳按規矩是要立刻即位的,但在之前一輪競爭中落敗的甘麻剌很不服氣,他表示,自己還想要爭取一輪當皇帝的機會,想和鐵穆耳再比試比試。
正常情況下來講,殘酷的皇權爭奪,每一位參賽選手都只能有一次機會,贏的人站上歷史舞臺,稱王稱霸,輸的人黯然退場,搞不好身敗名裂,命都會丟。
但本朝的制度和以往的任何朝代都不同,蒙古人生來熱情,耿直,並不像中原人一樣工於心計,殘酷無情,所以當甘麻剌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鐵穆耳居然同意了。
在通向皇位之前,他必須要親手擊敗這個並不願意臣服自己的哥哥,這是鐵穆耳要面臨的嚴峻考驗。
大家猜想一下,倆人搶皇位,比試的內容應該都是比較專業,或者比較兇殘的,
比治國方略,比帶兵打仗,比騎射,比膽量,應該都是行家裡手的內容。
再不濟,也可以讓倆人比試武藝,既分高下,也決生死的那種。
但甘麻剌和鐵穆耳兩位選手的比賽專案可以說是讓人啼笑皆非,他們的比賽內容很質樸,也很簡單,那就是背誦祖宗寶訓。
祖宗指的有可能是開國皇帝忽必烈,當然也有可能是鐵木真,寶訓的意思就是倆人生前的言行,有人專門彙總成了一本名人名言,這本名人名言是皇家思想刊物,元朝的任何皇家子弟都應該尊敬供奉,且如數家珍,倒背如流。
倒背如流是個很有意思的成語,一篇文章也好,一本書也好,把它倒背如流實際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但往往能倒背如流,就能贏得別人的讚揚。
背書並不是什麼難事兒,甘麻剌也會背,鐵穆耳也會背,但巧的就是甘麻剌天生患有口吃的疾病,所以整個背誦過程異常艱難。
大臣們一看,你這結結巴巴,欲言又止的,你這是心不誠啊,你這根本沒拿先帝們的話當回事兒啊。
於是,鐵穆耳再一次勝出了。
公元1294年,鐵穆耳正式登基,史稱元成宗。
“成”這個廟號可以引申出很多意思,成功,成仁,成大器。但“成”字用在鐵穆耳的身上,卻僅僅是“守成”的意思。
守成的意思就是,鐵穆耳作為皇帝,能力有限,水平一般,但總體來說並不算太差,他沒有辦法把元王朝這艘巨輪駛向更遠,更輝煌的地方,但也不會讓這艘輪船沉沒。
當然,有些歷史學者對帝王是過於苛刻的,他們認為,作為皇帝,平庸就是一種罪過。
但在我看來,元朝從立國開始,就算不上四海昇平,寰宇廓清,這個政權從一開始就是風雨飄搖,危如累卵,所以鐵穆耳能做到守成,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鐵穆耳登基之後,幹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
縱觀元朝歷代君王,無一不是出身草原,轉戰四方,一身軍功。
蒙古人未必會佩服你頭腦聰明,文治武功,但他們一定會佩服你能帶兵打仗,屢建奇功。
剛剛登基的皇帝往往都會面臨著被前朝老臣輕視的情況,大臣們瞧不起乳臭未乾的新皇帝,所以並不願意死心塌地的給皇帝賣命。
鐵穆耳認為,想要服眾,自己必須得搞點軍功放在身上。
但他四下環顧,發現居然沒有什麼人作亂。
從十三世紀成吉思汗一統草原開始,蒙古人可以說腳踢中原政權,拳打歐洲各國,這周邊政權基本上都讓蒙古軍隊給打怕了,誰還敢在元朝眼皮底下鬧事?
你還別說,還真有一位。
泰國北部,有一個叫做八百媳婦國的政權,不服元朝管理,打算和元朝碰一碰。
八百媳婦,大家可能會理解成這個國家的國王有八百個媳婦。
但我要告訴你的是,你想的是對的,八百媳婦國之所以叫八百媳婦國,就是因為國王有八百個老婆。
鐵穆耳一聽說這事兒之後更來氣了,我堂堂皇帝,不過幾個妃嬪,你一個番邦小國,居然有八百個媳婦,你這不是打我臉嗎?
皇帝大怒,派兵出擊,誓要蕩平八百媳婦國。
蒙古鐵騎不是吹的,三下五除二就把這個小國給平定了。
除了打仗,鐵穆耳同志也幹了很多別的事兒。
民生疾苦,他下令免租,中原旱澇,他下令賑災,文化沒落,他下令開設學館,普及儒學文化。
執政後期,他甚至認識到了自己跑出去打仗也是一種損耗國力的行為,開始主張休養生息,和周邊各政權罷戰。
從歷史的宏觀角度來講,成宗皇帝鐵穆耳的這些功績其實已經很了不起了。
他不愛女色,也不嗜殺暴虐,更不鋪張浪費,幾乎沒有任何不良愛好,甚至身上隱約還透露著明君的氣象。
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人們對他的評價僅僅是一個平庸的守成之主呢?
之所以會有這種結論,還真沒委屈鐵穆耳,因為鐵穆耳雖然幹了很多好事,但是元朝政府最大的毛病,他還是沒能解決。
這個毛病就是貪汙。
元朝官員們的貪汙可以說老傳統了,官員十人九貪,另外一個正在行賄。
我們來翻看一份史料記載:
僅大德六年一年時間,查處出來涉嫌貪汙的官員,就有18473人,涉案金額,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5865錠。
可以這麼說,這幫大臣們睜開眼睛就開始貪汙,一直到下班都不帶停手的。
以前同僚之間比政績,比業務水平,現在比誰貪得多,你要是不貪汙個兩三億的,出門都不好意思見人。
而這一切,都是有心反貪,無力迴天的鐵穆耳不能解決的。
歷代先祖驍勇善戰的英魂血脈在鐵穆耳的身體裡流淌,他可以征服當時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
在戰場之上,他是無敵的存在。
但他在複雜的政治鬥爭和朝堂權謀中,卻是一個弱小的皇帝。
而鐵穆耳作為皇帝,最大的悲哀,就是他什麼都明白,但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
這是大元王朝的幸運,因為國家的主權至少不會被顛覆,子民們也不會受到外敵的凌辱。
但這也是王朝的不幸之處,因為皇帝只會打仗不會治國,這個看似強大的帝國早晚有一天會走上絕路。
這條絕路很快就會來臨,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