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習軍團·中國軍號 作者:楊松松 郭豐寬 楊明月
面對新年度首場對抗演練,作為紅方的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所屬某旅一級軍士長閆好武,感到勝券在握——自家裝備先進、演訓經驗豐富,打贏自然不在話下。
作為藍方,某航空兵旅飛行員劉先輝迎難而上,駕駛並不先進的戰機超低空飛行,利用山谷地形作掩護,從防空盲區巧妙突入,撲向紅方。
儘管戰法靈活,劉先輝還是被閆好武和搭檔在一個極限角度鎖定“擊落”。
勝負已見分曉。但讓記者感到意外的是,演練結束後,雙方官兵走進講評室,首先受到基地領導表揚的卻是藍方:“你們雖然沒有獲勝,但能夠在裝備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根據‘敵情’和戰場態勢變化,靈活運用戰法,值得肯定。”
這種肯定,讓劉先輝備受鼓舞:“裝備更新換代需要時間,但只要立足現有條件苦練‘劍法’,一定會有收穫。”
對此,該基地一位領導說:“勝負固然重要,但我們不能以‘簡單的勝負’論英雄。”
這位領導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風和日麗中打出的10環和暗夜風雨中打出的8環,哪個更有價值?“我們不能以訓練場上簡單的結果論高低,還要懂得考量作戰行動的效費比、官兵的戰鬥精神、武器效能的發揮程度等要素。”
勝負觀念的變化,折射出該基地練兵備戰的務實作風。
前不久,該基地某旅四營和六營分別奉命執行實彈射擊任務。在射擊條件接近極限的情況下,四營官兵打出12發11中的佳績。六營則在實戰背景下連續完成多個戰鬥課目,5發3中。
兩個單位均出色完成任務,“軍事訓練一級單位”的榮譽花落誰家,一時成了全旅官兵關注的焦點。旅黨委經過認真研究後給出答案:四營雖然在命中率上領先,發揮出了武器裝備的極限效能,但完成的是靶場上的驗證性課目;六營雖然射擊成績不如四營,但參加的是全要素全流程實戰化演練,檢驗出的是“戰場成色”,實戰意義更大。最終,六營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
立起備戰打仗指揮棒,該基地對勝戰標準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為訓練成果評先定優,要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從“靶場思維”向戰場思維轉變。勝負之辨,在實事求是中更加貼近實戰。
(學習軍團·中國軍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