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血濃於水,大意是血緣關係是人和人之間最強的紐帶。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就是強調“血濃於水”的重要性。
比如在古代,人們十分強調人丁興旺,因為人多確實意味著力量大。就算是到了現代,人們也很看重家族的作用。
在中國,“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家國天下,有家才有國,有國才有家。“家”對每個人都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要理解這點,我們必須從錢、權、情和血緣關係四個方面來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一個真理。
中國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都是以農業經濟為主流,農民基本是被束縛在田地上,因為父親是主要勞動力,或者說田地的所有權歸於父親,那麼父親就自然掌握糧食等物質財富的分配權。
其實不只是在中國,在其他國家,男人在家庭中也是長期處於支配地位。關於“父權”,有這樣一個解釋:
在羅馬的家庭法中,指父親對其子女,對其男系中的較遠的後裔以及對收養到家庭中來的人所行使的權力。
我們看《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就能感受到這點。父親之於家庭,確實是跟天一樣。
家庭再往上,就是家族。如今在農村仍然有“五服之內為親”的說法,意思是隻要是一個高祖之下,就都是親戚——高祖、曾祖、祖父、父和自己。
五服之內,因為有血緣關係,所以不能通婚。一般婚喪嫁娶,都是五服之內的親戚參加。
在五服之上,還有九族的說法——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比如古代刑法最嚇人的一條就叫“誅九族”,等於是斬草除根,斷了血脈傳承。
我記得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很多農村的“族長”都還有很大的權威,家族成員對其都很尊敬。
但到了九十年代,這種情況就很少見了。
因為,農村的年輕人大多是外出打工,等於是脫離了土地的束縛。
這就意味著他們有了經濟自主權,雖然那個年代打工特別苦,但隨著他們帶著從外地打工賺來的錢回家,買摩托車,蓋房子……就帶動更多的年輕人外出,隨之帶來的就是父權、家族權威的破產化。
然後,家庭成員和親戚之間就變得迴歸到了血緣關係本身,更注重彼此情感的親疏遠近。
再然後,隨著時代發展,隨著城鎮化的演進,很多年輕人幾乎是徹底脫離了農村,在城市裡買房,變成了“城裡人”。
等這代年輕人的後代長大,他們就基本是沒有了農村的烙印了。比如一些80後或90後還留著老家的房子和記憶,但00後們則根本是換了新的環境了。
宏觀一點說,古代的社會運作機制決定了“父權”是主流。有個說法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各個朝代也是以孝治國,強調孝道。
這背後主要是因為這樣有利於王朝的統治,在沒有火車、電話、公路和網際網路的年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最穩定最低成本的治理理念。
比如君父這個詞,就是中國孝文化的體現(從某種意義上講,父子像君臣一樣是上下級關係)。
但時代變了,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互相影響之下,現代社會的年輕人都有了更多的獨立、自主和選擇權。
如果一個年輕人找女朋友時候,還要求女方“三從四德”,那他活該沒有老婆。新時代帶來新的生產方式(男女平等有了物質基礎),很多女性的賺錢能力和社會地位都高於男性,她們的話語權自然是增加了。
不只是男女之間,家庭成員和親戚之間也都有了新的變化,甚至有人說血緣關係已經破產。
為什麼呢?
主要是社會環境變了,這是個體崛起的時代,年輕人不依靠父母、家庭和親戚就能獨立生活,甚至是能生活得更好。那他們為什麼還像過去的人們一樣“戀家”呢?
更重要的是精神文明的發展,現在的人們更注重價值觀的一致和精神的同頻,他們喜歡三觀一致的“同類人”。
父母和子女之間有代溝,親戚之間有價值觀的差別。在價值觀和利益的影響下,在一些地方,父子成仇、兄弟反目、親戚陌路的情況,比比皆是。另外還有嫉妒、勢利的影響,親戚中“恨人有笑人無”的例子,也是常見。其實,血未必濃於水。
最後,我認為,以後“家”必然是以小家庭為主,家人之間也是以情為核心,父母同孩子之間,兄弟姊妹之間,家庭的溫暖,單純美好的親情將成為人生幸福和快樂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