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紅酒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鋼鐵的碰撞,沒實力連熱鬧都不敢看。看看二戰時各國的軍火產量,就知道小國連看熱鬧的資格都沒有。
二戰爆發後,各國開始全力開動戰爭機器,各國的軍火產量直線攀升。空軍方面,二戰中,美國生產了32萬架軍用飛機,英國生產了17萬架(含英聯邦),蘇聯生產了14.4萬架,德國生產14萬架,日本生產6.2萬架,義大利生產1.3萬架。至於其他國家,飛機產量普遍在1萬架以下,大部分國家的飛機產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僅僅1942年美國的飛機產量就達到47836架(次年攀升至85898架),蘇聯和英國飛機年產量也在2萬架以上,即使日本的飛機年產量也高達8861架,這是農業國沒法比的。由於農業國幾乎沒有飛機制造能力,工業國對農業國可以說完全是碾壓。
海軍方面,美英日德意法六國艦船產能佔到了世界艦船總產量的95%以上。二戰中,美國生產了150餘艘航母、10艘戰列艦、48艘巡洋艦、349艘驅逐艦、498艘護衛艦、203艘潛艇, 幾萬艘各種登陸艦艇以及幾千萬噸民用船舶,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英國也不弱,二戰中英國生產了50多艘航母(不含美國援助30多艘)、6艘戰列艦、102艘巡洋艦、291艘驅逐艦、238艘潛艇在內的890艘各型主戰艦艇以及數量龐大的輔助艦隻。而日本也生產了17艘航母、2艘戰列艦、9艘巡洋艦、63艘驅逐艦和147艘潛艇。此外,德國和義大利以及打醬油的法國,也同樣生產了大量的艦艇。至於其他國家,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使號稱世界第二工業強國蘇聯,其艦艇產量也不過是其他幾國的零頭,當時美英日德意法六國的艦船生產能力可見一斑。
陸軍方面,美國僅僅在1941年-1945年,就生產了10.8萬輛坦克及自行火炮、238.23萬輛各類軍用車輛、37.2萬門火炮。其他工業強國也不弱,二戰中英國生產了47862輛坦克和自行火炮、46萬輛軍用汽車、124877門火炮,而德國生產了5萬餘輛坦克、34萬輛軍用汽車、15.9萬門火炮。即使最弱的日本也生產了5000輛坦克、6萬多輛汽車、13350門的火炮,這就是工業國的實力。所以,二戰可以說是工業國的較量,是鋼鐵的碰撞。當然,中國是這些國家中的特例,雖然中國是農業國,但中國是大國,因此有了參加二戰和瓜分勝利果實的資格。二戰充分反映了工業化的重要性,在鋼鐵碰撞的二戰中,小國和農業國連熱鬧都不敢湊。在農業國中,也只有中國這個大國,依靠其龐大的體量在二戰中佔有了一席之地。當然,作為農業國,中國能在二戰中擊敗日本,併成為二戰主要戰勝國之一,真的不容易。一定程度上講,也真的很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