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雲磐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2021年11月30日,袁亞非的三胞集團歷時三年多的重組方案終獲透過。低調許久的前金陵城首富、IT零售大王公開為公司的重生致謝,一系列言辭懇切的道歉足見心情是何等的焦慮和迫切。
自2018年7月千億級企業三胞集團流動性危機爆發以後,掌門人袁亞非一改往日高調張狂的作風,近年來深入簡出。
曾有人在2018年問已陷絕境的袁亞非,這算不算是人生最艱難的時刻,彼時的一代IT零售大王仍自傲的微笑稱會走出Darkest Hour(至暗時刻)。
只是時至今日看到“親生子”仍在生死線掙扎,袁首富不知還有沒昔日的自信?
壹
南京新街口,素有“中華第一商圈”之稱。這裡不僅是南京零售業絕對的C位圈,而且是金陵城乃至江蘇資本交鋒最激烈的核心地段。
尤其是環繞孫中山先生銅像最核心的那一圈高樓大廈,一半的姓氏都是袁亞非的袁,這也更讓他在新街口的地位顯得那麼不一般。
自2018年下半年袁亞非的資本帝國開始坍塌,他已不似以往那樣高調和張狂。但在此之前,他在金陵城乃至全國範圍內也是排得上號的首富級人物,名號較蘇寧張近東也是不遑多讓。
2016年他曾以400億財富排名胡潤榜第32位,次年他的個人身家增至470億元,創下財富新高。隨著三胞帝國的隕落,袁亞非的名字也隨之在富豪榜銷聲匿跡。
袁亞非1964年在重慶出生,但他卻是江蘇徐州人,和漢高祖劉邦是老鄉。童年時期因為其父工程兵工作的原因經常面臨“遷徙”。1980年,父親離休到了南京,7年後袁亞非就讀南京金陵職業大學的審計專業,1990年畢業被分配到南京雨花臺區的審計局工作。
和老鄉劉邦一樣,袁亞非善於抓住每一次機會。在1990年擔任雨花臺區板橋鎮近華村擔代理村長期間,撰寫的《對一個種糧大戶的調查與思考》調查報告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隨後袁亞非被升調至雨花區區委辦公室,仕途一片光明。
和中國許多企業家一樣,袁亞非的人生在1992年南巡講話春風拂過後改變了方向,本就不甘平淡、嚮往挑戰的他在1993年拿著東拼西湊的2萬元錢辭職下海學“游泳”,先後倒賣鴨子、大米、服裝生意都以失敗而告終。這和老鄉劉邦的“創業”經歷頗類似,一次次失敗,但只需一次偉大的成功即可“改命”。
同年,袁亞非偶然得知在國內剛起步的IT行業利潤可觀能賺錢後,並未受到此前生意失敗的影響,執意再“賭”一把。
袁亞非這一次把籌碼押在了電腦零配件上,在已形成產業規模的南京珠江路電腦城租下一個靠近廁所的小鋪,“三胞電腦”裝配公司正式成立,隨後他用5000元當槓桿,南下深圳“賒”來了第一批電腦零配件。
因店面位置不佳,客流量受限,腦子活絡的他決定做南京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花錢打廣告賣電腦,他每週拿出200元左右在江蘇電子報上投了個廣告,“三胞電腦大於等於相容機世界,小於等於全市最低價”,這步棋下得出乎意料的妙。
雖被稱為“電腦大王”,但時至今日他仍不懂電腦也不用電腦,但他異常篤定的稱,“但我懂管理和經營,這就夠了。”
自從做了廣告生意異常火爆的他,“賭徒”的心態漸顯,袁亞非先是用5萬賒50萬的貨,50萬賒500萬......廣告詞更是將他的野心展露無遺,由“小於等於全省最低價,變為全國”,5000元的本錢玩出了500萬元的生意。袁亞非在金陵城一戰成名。
貳
1994年底,公司成立不過兩年,大殺四方的袁亞非就已拿下了整個南京珠江路電腦城,他的三胞電腦也成為南京城最大的電腦商家,1995年開始,三胞電腦這一品牌向全國滲透,業務也拓展到其他電子產品。
電腦零配件生意讓袁亞非嚐到了高槓杆在公司經營中的絕妙刺激,早已反覆研究過92講話的他已然知道何為市場、何為經濟,深知要在資本市場上玩高槓杆,還得拿到入場券。90年代末,國企產權制度改革的浪潮給了袁亞非一個機會。
他把目光瞄向了同屬電腦行業的宏圖高科,後者是江蘇省電子資訊產業廳下面的一家上市公司,在國企改制背景下,袁亞非的三胞集團與宏圖高科等共同投資組建了江蘇宏圖三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即大型IT連鎖賣場宏圖三胞的經營主體,在袁亞非的操盤下,2003年公司資產規模達6.9億元,這一把又賭贏了。
第二年,袁亞非以2.6億元受讓了宏圖高科的全部國有法人股,成為上市公司的實控人。此外,資本操盤已愈發純熟的他在這筆買賣中還淨賺了至少1.2億元,隨後分四次質押了手中92%的上市公司股份,用於向銀行貸款。
前腳併購,後腳質押,以債併購,袁亞非自此在資本市場的“創富”更為激進。深諳市場經濟和公司管理的袁亞非,還為宏圖三胞的發展獨創了“WDM”模式,即將沃爾瑪的經營模式、戴爾電腦的標準化模式以及麥當勞的連鎖經營模式融為一體,宏圖三胞的發展駛入快車道。
2008年,三胞集團與ABB合作建立南京ABB公司
據三胞集團2017年年報,經營收入為559.7億元,淨利潤達12.93億元,此外企查查資料顯示,宏圖三胞陸續在全國200多個城市開店,曾是全國最大的IT連鎖賣場。
多元化是公司做大後的必經之路,三胞集團也不例外。宏圖三胞在IT零售業快速奔跑時,袁亞非又把目光轉向了線下零售,2011年6月,他出資6億元拿下了南京另外一家國有上市公司——南京中百17%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
雖聲勢浩大得拿下南京中百加碼線下零售,但此時以淘寶和京東為代表的線上電商已成趨勢,且對線下零售尤其是3C銷售的衝擊是致命性的。
袁亞非利用背靠兩家上市公司的便利,在資本市場瘋狂運作,先後將資本版圖拓展到金融、養老、健康醫療等領域,一向狂傲的袁亞非彼時並未把線上電商放在眼裡,等回過神之後,才知三胞已錯過了電商時代的最佳發展階段,而且激進的擴張也開啟了三胞帝國崩塌的按鈕。
叄
乘著民企低息貸款的東風以及出海的浪潮,袁亞非自2014年開始舉債瘋狂收購國內外公司,試圖打造一個袁姓新消費和新健康王國。
他陸續買下瀕臨倒閉的團購平臺拉手網、早已過氣的零售電商上市公司麥考林,以及數個經營困難甚至瀕於破產的海外零售、健康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到三胞暴雷,袁亞非用透過質押宏圖高科和南京中百股份貸款而來的超200億元巨資,發起了至少15起億元級別的大型併購。
2014年,中國三胞集團46.5億收購英國老牌零售業集團富來沙百貨
袁亞非將收購標的收入三胞集團,然後再併入名下的兩家上市公司,繼而不斷推高股價,然後將之前質押的股權解押,再質押加槓桿,三胞集團短短數年已發展成千億民企。2016年,其總資產突破1200億元,年銷售總額達1300億元。但隨之而來的債務也越滾越大,2017年三胞集團有息負債已高達600多億。
依賴高槓杆運轉的遊戲玩轉資本市場,“賭徒”袁亞非也不可避免地掉溝裡了。2018年7月,三胞集團一筆5580萬元的資管計劃,到期無法兌付,發生實質性違約,“千億民企、南京首富還不上5000萬”等新聞點燃了三胞系資本帝國的炸彈引子。
宏圖高科和南京中百股價持續下跌,母公司三胞集團所持這兩家上市公司股份的98.8%、94%,均被袁亞非拿去質押融資。江蘇省外多家金融機構、企業要求未到期債務提前還款,並對三胞採取訴訟和財產保全行動,公司的銀行存款、不動產等資產遭大面積查封、凍結。
同時,三胞集團開始出現更多公開債務違約。為了自救,2018年6月,袁亞非啟動“100億瘦身計劃”,並提出聚焦大健康產業,剝離非核心資產的計劃。
從2014年的瘋狂買買買,到2018年大規模的打折出售,袁亞非曾經以為撿了便宜,如今帝國崩塌時才意識到誰是接盤冤大頭。
與此同時,袁亞非對三胞進行收縮,大幅裁員降薪,全球員工總數從原來十多萬人裁至4萬人。有媒體報道稱,他為了填鉅額債務的“天坑”連私人飛機都賣了。
但斷臂求生顯然對瀕於崩盤的三胞系幫助有限。截至2021年11月,三胞集團的金融有息負債規模為624.49億元。或許更讓袁亞非煩心的是,2月15日,三胞系版圖中的ST宏圖,不僅違約債券規模超20億元,而且因無法償還657萬元,已被南京溪石申請破產重整。
除了自救、債務重組,袁亞非還將三胞集團的主營業務進行了調整,從之前的科技、金融、零售等,轉為聚焦大健康。
目前,健康業務基本已裝入南京新百,下面包括健康養老和生物醫療兩個分類,前者相關公司有安康通和三胞國際,後者包括臍帶血儲存和Dendreon相關的生物製藥部分,讓袁亞非感到些許安慰的是健康業務相關公司以均處盈利狀態。
在三胞集團的高光時刻,袁亞非曾不無自傲的稱,“做生意不是用錢來做,要用頭腦來做;生意做大了,是不用錢的。”
現如今,袁亞非的生意確實夠大,但他最缺的卻就是錢。
*題圖購買於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