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肯定的一點是韓國的中秋文化是受中華民族中秋文化的深層次影響的,不管在各種層面,但是不得不承認,韓國將中秋文化結合其本國的文化,將其本土化了,所以,兩者之間有很多共通之處也有一定的差異性。
中秋文化是以“農曆八月十五--“中秋”這一“歲時”為核心的特定的文化語境,是由“祭月、拜月、賞月、見月、月餅、績麻、省墓、茶禮、鬆餅”等型別各異、組織水平不同構築的系統。中韓中秋文化一方面是中秋文化在中韓各民族中存在和發展的空間,另一方面是中韓各民族中秋習俗、秩序、歷史等的集合。
不同之處
- 兩者的文化載體略有不同,所體現出來的是形式不同,文化記錄不同。
中國中秋文化是“祭月、拜月、望月、賞月、詠月、月餅”為主要型別;
韓國中秋文化是“績麻、會蘇、省墓、詠月、茶禮、強羌水越來、鬆餅”等。
- 兩者的發展中心不同,從而導致了以此為中心的邊緣文化不同。
中國中秋文化文字是圍繞“月亮”這一文化語境的祭月、拜月、望月、賞月、詠月等以“月亮”為中心的文化文字;
如“月餅”文字,在早期中國中秋文化中是支流,但在現如今的中國中秋文化中已成為主流,中國中秋文化文字的主體。就中國中秋文化而言,其中心從早期的宗教儀式文字-祭月,演變為現如今的娛樂儀式文字-賞月;
韓國中秋文化文字則是績麻、會蘇,強羌水越來等有關農事與娛樂文化的,以“農樂”為中心的文化文字。
韓國中秋文化而言,其中心從早期的農樂文字-績麻,演變為現如今的儀式文字-茶禮。
中韓中秋文化意義和功能型別
(1)中國中秋文字的主流文化意義和功能是‘‘團圓”,由此衍生出“思念”及“共享”“和諧”等文化內涵;原始文化意義和功能是“敬畏”並由此衍生出“感恩”,延伸出“祈雨”“祈豐”“祈去病”“求子嗣”等文化因子。
(2)韓國中秋文化的主流文化意義和功能是追遠報本,對祖先感恩,對血緣和親緣重視,“孝文化”得到極大彰顯;原始文化意義和功能主要是集體勞作、競爭協作、農樂,並由此衍生出績麻、會蘇、百戲、強羌水越來、拔河、牛戲等集農樂、競爭協作、表演為一體的中秋文化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