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長頸鹿雄偉高大,但它們的社會行為卻一直被動物學家所忽視。現在事實證明,我們人類對這些大動物有著深刻的誤解。
布里斯托爾大學倫理學家佐伊·穆勒(Zoe Muller)說:"這樣一個大型的、標誌性的、有魅力的非洲物種長期以來一直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這讓我感到很困惑。”
直到2000年,長頸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一直被認為是 "社交冷漠的傢伙"。1991年的一篇評論將這種動物描述為 "不會與夥伴們形成持久的聯絡,而是以最隨意的方式交往"。
雖然已知長頸鹿會成群結隊地遊蕩,但每隻長頸鹿似乎都在不斷地變換勢力,這使研究人員相信,除了母親和它們的幼崽之間,長頸鹿無法形成強有力的社會聯絡。
現在,藉助數碼相機和新的資料分析方法,這些陸地上最高的動物實際上比我們認為的更具社會性。
在對400多項研究的回顧中,穆勒和布里斯托爾大學的動物學家斯蒂芬·哈里斯對長頸鹿的社會性有了更廣泛的瞭解。
他們發現有證據表明,雖然孤獨的長頸鹿也很常見,但長頸鹿也會結成3到9只、關係緊密的小群體。群體以成年雌性為主,有些閨蜜關係,可保持6年之久;還包括母親和孩子——這種關係可以持續至少15年。
這些群體可以由多達三代的相關個體組成,其中成年人幫助照顧其他母親的幼崽,甚至會為非後裔個體的死亡而哀悼。
雌性性結盟的模式在人工飼養的長頸鹿中也可被觀察到,成年的雄性會脫離小群體,表明這些動物是母系社會;這些社會單位存在於一個更廣泛的、流動變化的群體中。
穆勒解釋說:"這篇論文整理了所有的證據,表明長頸鹿實際上是一個高度複雜的社會物種,具有複雜和高功能的社會系統,可能與大象、鯨類和黑猩猩相當。”
長頸鹿是長壽的動物,雌性長頸鹿大約可活到30歲,但它們的最大已知生殖年齡大約為20歲。這意味著它們一生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不能生育的成年人。像這樣的物種——包括大象、虎鯨和我們人類——外祖母幫助撫養下一代,可以極大地提高幼崽的存活率。
研究人員懷疑長頸鹿也是這種情況,但這還沒有被相機記錄下來,需要進一步調查。他們還指出,像他們在這裡提出的複雜的合作社會系統需要複雜的溝通能力;然而,就像許多其他方面一樣,長頸鹿的 "溝通系統知之甚少"。
這些哺乳動物並不特別吵鬧,而且仍然是唯一不打哈欠的脊椎動物物種,儘管它們會咳嗽、吹口哨、咕噥,甚至在夜裡會令人毛骨悚然地相互哼唱。它們還用耳朵和姿勢進行視覺交流,這可能都是它們交流方式的一部分。
穆勒說:"長頸鹿已經進化出非常成功和複雜的社會,這有利於它們在艱難的、充滿捕食者的生態系統中生存。”
可悲的是,長頸鹿的數量現在正在持續減少——自1985年以來下降了40%,它們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脆弱物種。
"認識到長頸鹿有一個複雜的合作社會系統並生活在母系社會中,將進一步促進我們對其行為生態學和保護需求的理解。”
這項研究發表在《哺乳動物評論》上。
https://www.sciencealert.com/giraffes-have-been-deeply-misunderstood-they-re-actually-as-complexly-social-as-eleph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