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裡有一種大集,叫做趕山,是過年之後才有的。大一點鎮上就會有。那個時候趕山除了買東西的賊多,最好玩的就是馬戲團了。一個大大的帳篷裡面,門口有售賣門票的,門票一毛二。裡面有唱歌跳舞的,騎馬的,耍猴的,好不熱鬧。他們會趁著趕山,一個鎮一個鎮的出演,賺取可觀的門票費。這是我對趕山最大的印象之一了。
但是,還有一個傳說更讓我著迷。就是沙埠山的傳說。傳說已經無從考證了,只知道是老一輩口中流傳下來的:沙埠山,大反天,十年九反。
沙埠是一個鎮,流傳,在趕山的那天,如果碰到惡劣天氣,寓意著今後的一段時間很冷,大家都要買棉服,賣棉服棉被的就會很賺錢。如果碰到晴好天氣,寓意著這一年會死很多人,賣棺材一類的生意會很好。(為什麼這麼說,我也不知道,問老爸,老爸也不知道原因)歷史以來,趕山那天的天氣,很少是晴天,基本都是惡劣的天氣。而且在北方,過完年一般都會冷上一段時間,以表示對冬天尊重,再迎接溫暖的春天。
在我爺爺的那個年代,我爺爺的表哥是木匠,有一年的沙埠山,萬里晴空,暖和極了,是少有的北方天氣。那次趕山之後,爺爺的表哥就開始在家制作棺材了,後來的後來,沙埠真的死了好多人,棺材全賣出去了。那個年代很少用棺材下葬的,一個是沒有錢;另一個是,棺材製作時間較長,出殯通常最多三天,所以時間不夠。只能匆忙用草蓆裹住下葬。而且一般只有老人才會給自己提前預訂一口棺材。那一年,果不其然印證了傳說。
這次回家,聽我老爸說起今年的沙埠山,天氣也是極好的。老爸回去和工友哀嘆道:看來今年沙埠要死好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