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自ID系列上市以來,在近半年的時間內,市場銷量仍處於爬坡階段。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智慧化水平不足成為限制其銷量的短板。再次收購位於合肥的江淮汽車工廠,能否補齊ID系列在智慧化方面的不足?
再購江淮工廠為擴充產能
9月14日,有媒體報道稱,經知情人士透露,大眾汽車正與江淮汽車進行談判,目的是加強大眾集團對國內合資公司,大眾(安徽)的控制。
據中車網瞭解,早在2020年,大眾集團就獲得了提高其在華合資股比的機會,使其在江淮大眾合資企業中的控股權達到了75%,並改名為大眾(安徽)。隨後,江淮汽車以作價7.7億元的乘用車二工廠完成了對大眾(安徽)的增資。
同時,據路透社報道,為了擴大電動車產能,大眾集團去年收購了江淮汽車在合肥的一家工廠,目前正在談判收購另外一家工廠。
而大眾集團向路透社表示,該投資不會直接與大眾在華的其他合資公司競爭,而是互補性的,並且預計2030年,國內市場總額將達到3000萬臺左右,其中1200多萬輛為新能源汽車。
大眾(中國)CEO馮思翰在近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目前大眾正全力推進位於安徽合肥的MBE工廠建設,其中包括從江淮汽車接手的廠房車間改建等工作,預計明年8月,新車預批次生產下線的工作將準備就緒。
而對於處在測試階段的新款車型ID.5而言,不少媒體對其投產進行預測,或將在大眾(安徽)位於合肥的工廠內進行生產。
汽車分析師張翔對中車網表示,大眾收購江淮汽車的工廠主要目的是擴充大眾在國內電動車的產能,位於合肥的工廠改建完成後,大眾汽車可能會將部分ID系列的產品放到合肥生產,從而擴充其在華的產品佈局。但在智慧化方面的研究,大眾仍然將其放到了德國總部。
全系OTA補齊智慧化短板
在大眾集團新能源汽車板塊,自今年3月份將ID系列引入國內市場後近半年的時間裡,其銷量並不如意。而日前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公佈的8月銷量報告中,一汽大眾ID系列8月銷量為3516臺,環比7月增長25.5%;上汽大眾ID系列8月整體銷量為3507臺,環比增長16.55%。
此前,中車網與多位汽車分析師對ID系列在華“水土不服”的情況進行探討時,瞭解到ID系列在售價方面,與特斯拉、小鵬等部分車型售價相當,但在智慧網聯方面與傳統燃油車類似。同時,也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ID.4僅支援L2級輔助駕駛系統,包括ACC自適巡航、主動剎車等功能與目前市場內傳統燃油車基本無差異。
儘管大眾ID系列單月銷量與國內市場中特斯拉、“理小蔚”等造車新勢力相比顯得捉襟見肘,但從銷量趨勢上看,今年2月-8月,ID系列整體銷量處於逐漸抬升的情況。上汽大眾相關人士對中車網表示,上汽大眾比較看重ID系列在國內市場中的整體銷量,基於目前國內政策紅利以及消費者的接受程度,ID系列的銷量在下半年實現了連續地環比增長,也從側面證明了上汽大眾在改變銷售模式方面的效果開始顯現。
與此同時,一汽大眾官方也表示,其在購車服務、生態佈局、銷售渠道等方面對營銷策略進行的轉型,也初見成效。
大眾汽車自然也意識到了ID系列在智慧化方面存在的劣勢,9月13日,大眾汽車官方宣佈,將使其所有ID系列可透過移動資料傳輸接受常規軟體更新。該“ID. Software 2.3”會提供新功能並最佳化現有功能,可將整個ID車隊互聯,從而使大眾汽車能夠為,以客戶為導向的新商業模式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