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權為FitEmpire健身領域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章型別:健身科普文章
今天來探討一個前兩年曾經特別流行的話題:念動一致。
什麼是念動一致?即訓練時專注於目標肌肉,透過高專注度認為提高肌肉的緊張程度。估計每個健身博主可能都針對這個概念寫過專門的內容。641也出過一期影片,講如何運用這個技巧,達到“舉輕若重”的效果。
但念動一致的概念,產生的時間其實遠早於運動科學的誕生,早期的健美運動員靠這個信念練大了肌肉,但我們還是有必要重新審視一下:
-這個曾經、且仍然被大量健美運動員和愛好者奉為圭臬的法則,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
-關注肌肉發力感一定是你的最佳選擇嗎?
-找不到發力感,訓練還有效嗎?
●念動一致的科學依據
這是2017年針對念動一致(Mind-muscle connection)做的專門的肌電圖研究。實驗召集了18名8年以上訓練經驗的男性測量臥推時,測量專注肌肉發力感對肌肉啟用度的影響。
具體的肌電圖如圖所示, 一個峰值就是一次肌肉收縮。當受試者專注胸肌做組的時候,胸肌啟用度會明顯上升,肱三頭的募集能力會下降(發力峰值不那麼聚攏),專注肱三頭也是相反的效果。(Calatayud,2017)
所以和健美祖師爺們的直覺性經驗相同,念動一致、強調肌肉泵感確實是有道理的,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指哪打哪的效果。
——但是,這種指哪打哪的效果,並不是所有情況都應驗:
1.和你的訓練經驗有關。
還是這項研究,研究人員發現,臥推時能不能選擇性啟用肱三頭肌,是和受試者訓練經驗正相關的(即使所有受試者訓練經驗都在8年以上)。不過也很好理解,健身房拉個新手去臥推,你很難指望他們能找到肱三頭的主動發力感。
2.和你上的重量有關。
2015年的研究,同樣也是胸肌訓練,實驗人員發現,這種透過強化專注度提高肌肉發力感的技巧,只能在80%1RM以下的重量範圍內有用,即,只能在輕到中等重量中體現效果。(Calatayud,2015)
看折線圖,發現做臥推只要提高專注度(無論是針對胸肌還是肱三頭),對胸肌的刺激都會比普通臥推刺激更大。但一旦到達80%1RM以上的重量,這種因為專注度產生的肌肉刺激優勢就消失了——因為舉起大重量需要充分募集所有可能調動的肌肉。
3.和目標訓練肌群有關。
實驗證明,最能夠透過“念動一致”,其實是腹部的肌肉組織,比如腹直肌和腹橫肌——所以日常被各種教練掛嘴上的“收緊核心”,確實不是無稽之談,它真的是你最能夠透過意識來啟用的肌群。
其次是背闊肌、胸大肌、肱三頭和肱二頭。
最後是下肢肌群。比如很多女性關注的臀部孤立訓練,想要透過念動一致來改變啟用的程度——倒不是不可行,也有實驗證明在伸髖時可以有意識地預先啟用臀大肌,從而減少膕繩肌發力(Lewis ,2009),但整體來說,所有相關的運動學研究,都認為,在下肢肌群日常進行的大重量訓練裡,“念動一致”(即專注自身肌肉發力感)對力量和肌肉增長都不是最佳選擇。
●專注內部肌肉發力感不是唯一選擇
從這麼多實驗裡可以總結出的結論是,強調念動一致,對於上肢的健美式訓練方法是非常有幫助和有必要的。但是當問題來到下肢,孤立訓練的效益可能就低了許多了。
關於運動時注意力應該放在哪裡的問題,除了強調“念動一致”對EMG肌肉刺激的加成,更多的研究說明:如果你是為了增加力量、維度、肌耐力……你還應該學會向外看。(Grgic ,2021)
“外部關注焦點”對於肌肉維度和力量增長同樣非常有意義。
什麼是外部關注焦點: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硬拉時,你想的是專注於盡快將地面推開,而不是專注於伸展臀部尋求發力感。
多篇研究證明:下肢訓練時將專注焦點放在外部,比放在內部的優勢要明顯很多
因為相較於上肢訓練,下肢訓練往往需要更多協調性,這時候強調孤立訓練的發力感,對充分調動肌肉共同工作的幫助就非常有限了。你可以用坐姿腿屈伸器械來修飾腿型,但顯然很難只靠這一臺器械就把腿練粗——還得靠深蹲和硬拉。
●總結
關注肌肉發力感是訓練的重要技巧,也不是唯一的技巧。這個技巧對於新手和練胸練手臂愛好者尤其有用。
此外,“念動一致”對於我們普通訓練者的意義,在於訓練時不斷提醒自己,保持專注,有必要最好還能找個小夥伴,不斷提醒你專注目標肌肉發力感。
總之,只要在健身房裡保持專注,不看小姐姐不坐臥推凳上玩手機,絕對是利國利民利人利己的一樁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