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聯網2月18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道,根據17日釋出的一項大規模綜合研究顯示,在追蹤一年、多達數百萬份健康記錄後,研究人員發現,新冠肺炎康復者即使是輕度病例,患一系列精神健康疾病的風險也會顯著增加,包括焦慮、抑鬱、藥物濫用和認知障礙。
據聖路易斯郵報(St.Louis Post-Dispatch)報道,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退伍軍人事務醫療保健系統流行病學中心主任阿里(Ziyad Al-Aly)領導了這項研究。阿里的團隊在研究中使用了退伍軍人管理局強大的電子健康記錄系統。他們確定了150000多名在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間患有新冠肺炎的患者,並對他們進行了追蹤。該研究已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發表。
研究發現,焦慮症的風險增加了35%,抑鬱症的風險增加了39%,壓力相關疾病的風險增加了38%,睡眠問題的風險增加了41%。使用阿片類藥物的風險增加了76%,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增加了80%。
10月,世界衛生組織將此定義為後新冠肺炎條件。它通常在新冠肺炎感染後三個月左右出現在個體中,持續至少兩個月,並且不能用另一種診斷來解釋。常見的症狀是疲勞、呼吸急促和認知功能障礙,但也可能包括一系列問題,如頭痛、關節痛、胃腸問題和皮疹。
聖路易斯兒童醫院的華盛頓大學傳染病專家奧舍恩(Rachel Oscheln)博士說,長時間的新冠病毒感染症狀與慢性疲勞綜合徵,是一種在各種感染髮作後長期存在的狀況。疾病後也會出現皮疹和關節痛等自身免疫反應。
阿里表示,他非常清楚新冠肺炎不僅僅是一種呼吸道病毒。這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可以導致心臟問題和腎臟問題,對一些人來說,還會導致糖尿病。他呼籲醫生和衛生系統更多地認識到長期新冠病毒感染症狀的複雜性。(應永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