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 通話和 FaceTime 通話之外的下一步是什麼?使用增強現實將自己從一臺裝置實時傳送到另一臺裝置怎麼樣?這就是一家名為Beem的初創公司背後的前提,該公司今天宣佈推出其首款消費者應用程式,獲得 400 萬美元的種子資金,以及成為未來 AR 眼鏡通訊技術的長期計劃。
今天的消費者透過與 Snapchat Lenses 和 TikTok Effects 的互動、透過 Pokémon GO 等手機遊戲以及透過視覺化他們正在考慮購買的產品(例如他們放在房間裡的傢俱,或者他們透過 AR 過濾器虛擬試穿的化妝品)來了解AR 技術。但是,正如 Beem 所打算的那樣,將 AR 用於遠端呈現並不是一個常見的用例。
令人驚訝的是,這家初創公司的想法來自一位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太多技術接觸的創始人。Beem 執行長 Janosch Amstutz 將他的父母描述為“嬉皮士”,他們住在澳大利亞的一個海濱小鎮拜倫灣,在那裡他們養牛和養雞,使用太陽能,收集雨水,甚至沒有電話——只有雙向社群將分享的廣播。
“我們非常重視面對面的交流,”他解釋說他的替代童年環境缺乏現代技術。
與此同時,通訊繼續從家庭電話發展到手機,再到 Skype。“但後來我們有點停了下來,”Amstutz 說。“Beem 的前提是,人類數字交流方式將不可避免地邁出下一步,這比進行視訊通話更可信、更身臨其境。”
Amstutz 最初透過在鋼鐵行業從事實物商品交易來反抗他的成長經歷。但他覺得這份工作並不令人滿意。他最終意識到他想做點別的事情——特別是,他想解決現代通訊不斷髮展的問題。
創始人組建了一個由計算機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來研究這個概念,其中包括產品主管Damian Hickey,他曾是 AR 先驅Blippar的產品負責人;Denis Islamov,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他的背景是應用數學和物理學。
Beem(前身為 HoloMe)在 2017 年正式成立後,並未完全瞄準消費市場。相反,它為品牌、企業和其他組織開發 AR 專案和活動,包括Vogue、Carolina Herrera、Hermes、Louis Vuitton、H&M、Forever 21、華納音樂、LADBible(與 KSI 和 Craig David 合作)、英國陸軍、 TEDx 和其他幾個。
在此期間,Beem 的技術被用於在 AR 中流式傳輸藝術家的音樂,在 AR 中為使用者家中提供現場會議,建立“虛擬走秀”併為其客戶建立其他型別的 AR 體驗。
Amstutz 表示,這種體驗很好 Beem 在測試和推進其技術的同時保持生計,但該公司從未打算成為開發工作室——它希望提供消費者體驗。
Beem 移動應用程式於上個月在其最新版本中軟啟動,其目標是將這種實時增強現實——或類似 3D 的體驗,如果你願意的話——交到消費者手中。
為了工作,使用者下載適用於iOS或Android的 Beem 應用程式,並透過安裝手機以捕捉他們的全幀或讓朋友記錄它們來將自己定位在相機的取景器中。Beem 使用其專有的計算機視覺演算法和雲基礎設施拍攝影片,將影片中的人物從背景中分割出來,實時處理資產並將其打包給觀眾。
接收者會收到連結,然後在他們的移動瀏覽器中開啟該連結,他們會被定向到一個微型站點,該微型站點針對每個不同的 Web AR 樣式互動進行旋轉,然後在通訊完成後重新旋轉。在這裡,Beem 訪問手機的加速度計,它允許伺服器上的計算機在您自己的空間中扭曲和變形傳送者的影片源,給您一種三維的錯覺。
接收者舉起他們的手機,透過點選地板上的一個點將“直播”的人放在他們自己的空間中——就像你使用其他 AR 工具所做的那樣。
最終的結果似乎是你房間裡那個人的全息圖,與你實時交談。您可以捏合和縮放人物並四處移動,但您無法從各個角度檢視他們,因為原始影片中沒有捕捉到這些內容。質量不如現在在 TikTok或谷歌搜尋的 AR 動物上流行的那個可愛的 AR“綠人” ,但它很聰明,因為它是活的。
“我們不需要超級技術……我們需要觀眾的頭腦相信他們所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人,這就足夠了,”Amstutz 說。
Beem 使用者可以使用該應用程式舉辦“會議”,例如 AR Zoom 通話,他們可以透過雙向音訊向多達 25 能傳輸自己的全息版本。他們還可以向更多觀眾推出單向直播,或傳送預先錄製的影片資訊。
Beem 已經為其引擎的基礎設施申請了專利,併為其不同技術部分申請了特定專利,例如影片分割、其專有的網路體驗以及在“實際上”不是 3D 這種情況下建立類似 3D 體驗的方法。到目前為止,已經授予了兩個。
迄今為止,該應用程式已被包括Lev Cameron、Jake Joseph Everett-Rose和Michael Fallon在內的一些 TikTokers用於內容創作。在英國,Beem 還與一個預科學校協會合作,該協會試用該技術進行師生交流,並計劃推廣 750,000 名學生。在情人節那天,Beem 使用者傳送了超過 1,500 條 AR 訊息。
該公司表示,Beem 現在每天大約有 500 條訊息的節奏,並且在過去六週內已經看到了大約 1420 萬次“beems”瀏覽量。
然而,現實情況是,Beem 的消費者用例仍然有些繁瑣——你必須安裝手機或讓別人拿著它,記錄自己,在記錄訊息時,它在處理之前會有幾分鐘的延遲您的連結可以共享。
不過,Amstutz 表示,Beem 的理想用例不會是手機。
“實現雙向遠端呈現的理想情況是戴上一副增強現實眼鏡,並且在你的房間裡放一個跟蹤網路攝像頭,”他解釋道。“所以你基本上可以透過語音控制眼鏡......然後跟蹤網路攝像頭會知道是什麼時候跟蹤和記錄我,將我傳送給你,我會同時在我的空間看到你,反之亦然。”
該公司表示,Beem 有一個 AR 眼鏡體驗原型,它正在為一組 AR 眼鏡開發,該眼鏡由一家未公開的 FAANG 公司和主要晶片供應商開發。但最終,Beem 想在未來將這個系統帶到任何地方 AR 眼鏡上。
除了推出消費者應用程式外,Beem 還宣佈從 5 Lion、Ascension Ventures、Grouport Ventures、Inertia Ventures、Lior Messika 和其他戰略天使投資者那裡獲得 400 萬美元的種子資金。這筆資金將用於發展團隊並進一步開發其產品,擴大消費市場的 AR 眼鏡做好準備。
“AR 創新正在為各種不同的市場創造巨大的機會,而 AR 的影響潛力是巨大的,”Beem 投資者 Lior Messika 說。“Beem 的技術建立了基礎設施,透過該基礎設施,AR 可以真正變得可訪問——並且病毒式傳播。全球向數字化的轉變正在迅速發生,而 Beem 處於最前沿,”他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