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陵園中的跪姿雕塑,很多人都會想到在嶽王廟前跪著的四個鐵像,秦檜、王氏、万俟卨、張俊,有道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然而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是,在我國西南還有一座烈士陵園中,裡面也有五尊跪著的軍人雕塑——他們都是穿著軍裝的日本人。
一、青山有幸
這座烈士陵園就是我國雲南省騰衝市國殤墓園,又叫滇西抗戰紀念館,位於雲南省保山騰衝市西南方疊水河畔的小團坡,1945年抗戰結束即落成,在此紀念抗戰後期中國遠征軍第二十軍團的陣亡將士。
整個陵園埋葬的第二十軍的將士,都是在1944年騰衝保衛戰中犧牲的英烈。既然是為了紀念抗戰英雄,那又為什麼會出現幾個日本人的跪姿雕塑呢?
這幾尊雕像在倭冢。這裡是整個國殤墓園地勢最低的地方,埋葬的是當時和中國遠征軍對陣的日本人屍體,他們分別是日本侵華第56師團148聯的隊長——藏重康美大佐、以及桑弘大尉和代理聯隊長太田正文大尉。他們之所以會跪在這裡,要從這場仗開始說起。
二、二戰尾聲
1944年已經是抗日戰爭的第7個年頭,整個二戰即將收尾,在歐洲戰場,德國進入了雙線作戰的態勢,而日本也因為珍珠港事件,導致美軍參戰,太平洋戰爭打響。
然而,這時的日本在南太平洋和印度等地還有重兵駐守,一方面為了爭奪當地的石油、橡膠等資源,另一方面也為了保持在太平洋海戰中的優勢戰略地位。但是,日本人戰線拉得太長,南太平洋等地和東南亞地區的駐軍,已經成了孤軍。
為了挽救頹勢,日本人想要在中緬邊境開拓一條大陸交通線,挽救被困在東南亞一代的孤軍。而此刻,國民黨的政治勢力已經遷都重慶,而整個二戰中,同盟國在南太平洋一代的決戰剛到中場。由於各大巨頭的相互牽制,以及對各自戰後利益的分配還不明朗,英美依然還未下定決心全面決戰。
而另一方面,英國在亞太的勢力逐步衰落,駐印度的英軍士氣不振,幾乎完全被日軍壓制,導致東南亞及印度洋一代的戰局堪憂。
我國一方面為了表示對戰日本的決心,另一方面也為了改善長期以來的弱勢地位,在己方戰局不堪的情況下,展開了兩次遠征,援助已經不堪重負的英印聯軍。
三、騰衝戰役
1944年5月,中國遠征軍第20集團軍強渡怒江,騰衝戰役打響。由於當地處於雲貴山區,易守難攻,日軍第56師團148聯隊主力憑險死守,經過9日激戰後,日軍終於潰退,我軍佔據高黎貢山頂等險要。
不甘心失敗的日軍且戰且退,很快又組織了一波反攻,22日血戰後,我軍攻下騰衝北部的橋頭、江苴等地,並沿龍川江南下,與另一支隊伍掃清龍川江兩岸,並有會和之勢,計劃合圍騰衝城。此時,佔據著騰衝城的日軍守將是148聯隊長藏重康美大佐。注意,他就是那五尊跪姿雕像中的一個。
我軍率先攻佔來鳳山,7月末,在空軍力量的配合下,以優勢火力攻打來鳳山諸多碉堡。歷經三日血戰,來鳳山日軍兵力潰散殆盡,騰衝城已經是甕中之鱉。最終戰果斐然,打下騰衝,殲敵將官100餘人,士兵近六千。然而我軍傷亡也很慘重,我方將官傷亡1234人,士兵一萬七千餘人。
四、跪姿雕像
為了紀念我軍勝利和捨身為國的烈士們,國人興建這座國殤墓園,佔地約80餘畝,其間建有陣亡將士烈士塔、忠烈祠等。這些跟普通的烈士陵園沒有兩樣,但唯一區別很大的是上文提到的倭冢。
倭冢埋葬的是在這場戰役中被消滅的五名日本軍官,他們的屍體在戰役結束後清掃戰場時發現。然而中國人並沒有因為他們參與了可恥的侵略戰爭便對其辱屍暴屍,而是也將他們殘骸收拾乾淨後下葬。當然,人死並不如燈滅,他們雖然被安葬,但是下葬時依然雙手反綁,跪姿入葬。
有人說這是一種侮辱,其實並非如此,因為在當年日本侵華時期,日本軍人屠殺中國普通百姓時,都是用的這種手段。中國人只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公平對待罷了,更何況,日軍屠殺的是平民,而我軍則是對參與戰爭的軍人施以葬禮,可算是一種禮遇了。
除了安葬外,倭冢上還修建了幾尊雕像,就是模仿當初入葬的幾個日本人的著裝樣貌,用意就是要讓他們永遠跪在烈士英靈前,懺悔己方的罪過。每當後人憑弔之時,就能看見他們,也能透過這幾尊雕像,遙想當初古城烽火碧血黃煙瀰漫的場景,珍惜幸福平靜而又安全的現實生活。
五、歷史之爭
雖然國人都覺這幾尊雕像合情合理,日本的侵略戰爭原本就應該在恥辱柱上永遠反省下去,但是很長時間以來,日方都不斷與中方交涉,希望能將倭冢中的屍體帶回國內。這個要求中國一直沒有答應,也永遠無法答應。
中方表示,如果拆除這些雕像,日本需要答應中國三個條件。
首先,日本先要以國家名義,向所有受侵略的國家和人民道歉。這一條,日本人一直沒有做到,戰後德國首相曾經為了不義之戰在紀念碑前下跪謝罪,然而日本則對侵略戰爭的事實百般迴避。
其次,日本需要拆除所有紀念戰犯的神社。日本是一個信奉神道教的國家,二戰期間出國參戰而死亡計程車兵將官,但凡能找到屍骸的,幾乎都被運回國內,並安葬在神社中受到後人拜祭。如果讓這些魔鬼受到尊重,那麼反省戰爭追思己過根本無法談起。這條日本人也根本無法做到,連首相都時常參拜供奉戰犯的神社。
最後,日本需要停止篡改歷史。正視歷史首先要正視真實,可惜日本右翼勢力將手伸向了日本歷史學教材,不但不承認侵略的罪行,反而在美化和掩飾一系列發動戰爭的罪過,這讓日本後人根本無從知曉自己的原罪,也更加無法理解其他國家的貧弱,那麼還談什麼承擔責任呢?
結語
日本一直沒有正式80年前的那場戰爭,那就讓這些雕像永遠跪在中國英靈的墓前,代他們懺悔謝罪吧,也讓我們國人永遠地記住曾經的恥辱和痛苦。商女不知亡國恨,隔岸猶唱後庭花。歷史不會重來,但是經常押韻,讓我們時時警醒,亡國曆歷在目,後庭花不唱也罷!
編者簡介:宋小樂,一位90後奶爸,普通家庭出身,專職寫作5年,靠自媒體寫作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與多家新媒體公司有合作。如果你對自媒體、寫作、賺錢感興趣,想每個月都能靠下班時間做副業、兼職,可以微信搜尋關注我的公眾號“今日人物誌”,一起探討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