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安頓好自己
——我在中國教師報這15年
我已經40歲了,在即將步入中年的時候,藉著報慶的光,有機會回望一下自己這平凡而又短暫的職業生涯,是一件不錯的事。否則,我不會有膽量寫“回憶錄”的。
出了大學的門,就來到了中國教育報刊社,參與《中國教師報》的前身——《中國教育資訊報》的籌備創刊工作,一直在北京市海淀區文慧園北路10號中國教育報刊社大樓的701辦公,轉眼17年過去了。
這樣簡單的工作履歷,按說生活該是一成不變的,弄不好就如一潭死水。但事實上,17年裡,伴隨著中國教育的變革,中國教師報的發展始終“變”字當頭,尤其是近幾年來,歷經數次的改版調整,除了報頭沒變,其他可能都變了,當然也包括人——創刊時的小夥伴只剩下4個了。跟隨著報紙發展的起起落落,在不可更改的皮囊之下,我的精神世界曾經泛起不少驚濤駭浪,原來的我早已不見了蹤影。
從上小學開始,我一向成績好,各種考試,所向披靡。村小——鎮中——縣中,我所受的教育是標準的傳統應試教育。
多少年來,教科書就是我的世界。在教科書裡,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一切都是那樣明瞭,一切已然都是定局,沒有任何東西需要思考、批判、質疑、反思,更不需要你去創造什麼、改變什麼,記住並且按照既定的規則去做就可以了。
所有的學習都圍繞著標準答案展開,因為考試就需要標準答案,有了它,就能得高分,沒有人關心你對什麼感興趣,你自己怎樣思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記住已然寫在教科書上的正確答案。
非常遺憾,在十幾年的求學生涯中,幾乎沒有一個老師讓我的視野拓展到教科書以外的領域,因為他們覺得,看被他們定義為“課外書”的讀物是罪過——於考試無益處。看什麼書?聽老師講就是了。還記得當年上高中,我曾經因為懷疑老師有道題講錯了,而被老師狠狠地批評了一頓。
我的12年的中小學生活,教科書、作業、試卷、分數、獎狀等內容扮演著重要角色,面對它們,我的感受、興趣、習慣、見解、理想、見識、愛好、特點幾乎被所有人都忽視了,包括我自己。
一間教室裡,坐著幾十個人,其實只有一個腦子——很多時候老師也只是傳聲筒,傳的東西不知道來自誰的腦子。這樣的學習狀態下的成績,不代表更多的知識、開闊的眼界,也不代表思考能力和創造力,只有記憶和模仿,以及怎麼去找到正確答案的技能。而伴隨著這個過程,我失去的是培養和鍛鍊各種能力的機會,包括閱讀、寫作、批判、質疑、反思能力,也包括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還包括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的能力……這才是一個人生活所需要的。
真正的學習,必須啟動自己的大腦,更是一個理性地判斷、選擇、理解、構建的創造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我上學那麼多年,從來沒有發生過真正的學習,我所受的教育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我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是在大學期間。大學裡沒有課後作業,沒有老師的督促,考試也不再是寫出標準答案,而是要有自己的見解,分數不再那麼重要。我發現有些同學跟我不一樣,他們見識廣,愛讀書,會學習,有想法,會選擇,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而出了校門走向社會,我發現社會對一個人的考量更是全方位的。成績一點也不重要,學校裡學到的知識似乎都是沒用的。生活不是做題,做題容易模仿,但生活的模仿全部都是東施效顰,弄巧成拙——你不可能做誰,誰也不可能是你,你只能成為你自己,你的獨特,便是你的最大價值。
表面上看,我是一個傳統教育的得益者,因為我考上了名牌大學,但同時,又是受害者,因為我失去了自己。哪個更重要?有人認為是前者,這些人是傳統的應試教育的擁護者,為數眾多。
其實,應試教育沒有“成功者”和贏家,那些在考試重壓之下拼殺出來的學子,別以為考上大學就是成功,其實,你原本可以更優秀,你的發展原本可以更全面,原本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這樣的切身體會促使我開始對當下的教育進行反思。利用工作的便利,我走進學校,走進教室,走近師生,以旁觀者的身份看教育,我看到了很多低效甚至無效的課堂,看到了鮮活的生命被囿於校園、教室、教材和練習冊中,我們的教育是那樣的遠離真實的世界,我知道在這樣的教育下出來的孩子將來會遭遇什麼,對此我有切膚之痛。
我開始思考,教育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開始反思考學、分數和真正的教育之間的聯絡與區別。2003年,一篇《七中現象的遠慮與近憂》算是我對此反思的一個結果,在當時也引起了許多共鳴和強烈的社會反響。
這些年來,中國教師報與1600萬教師同行,力推中國基礎教育的變革。這場變革從課堂教學改革出發,主張從“教中心”走向“學中心”,從“教師主體”到“學生主體”,要求教者成為和學生平等的“學習者”,其最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成長與發展——真正的教育要從“尊重學生的已然存在”出發,最終目標是讓每個人最大程度地在所有可能的方向上得到個性化發展。
當我們提出學生也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時,一些老師總是不以為然,總以為教育只有在“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下才可能實現,認為讓學生自己做自己的老師是不妥當的。其實,自我教育始終是人類獲取知識最主要的,而且也是最有成效的方式。孩子的知識獲取與能力培養也應參照這一方式。
校園裡的“老師”和“學生”,一旦走出校園的門,他們都是一樣的人,他們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其他社會角色。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培養一個“好學生”“好孩子”,而是培養一個身體健康、人格健全、能力全面的面對未來世界的獨立的人。
假如這樣想,也許,教科書、作業、試卷、分數、獎狀等,這一切都不會那麼重要了,而重要的是孩子的感受、興趣、習慣、見解、理想、見識、愛好,特點……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師生都把自己迴歸到“人”的層面,教育才可能有好的效果。
老師不能安頓好自己,就會去折騰孩子。
當和學生髮生了衝突和矛盾,好老師會反思:是我哪裡做的不好、不對?教育,是師生雙方相互作用的過程,學生犯了錯,作為老師,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謂,學生的問題都是老師的問題,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這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係,他的行為是對你的行為的反應。
去年,我的孩子上小學了,對此的體會和理解更加深入。當按著這樣的原則要求和審視自己時,也許很多問題都會有另外的答案。比如說,孩子拒絕寫作業時,也許你不會那麼計較和生氣;當孩子玩遊戲時,你可以多一份理解和接納;當別人都在把孩子送往課外班時,你也許會淡定地給孩子更多玩耍的時間;當你得知孩子的分數並不高時,並不盲目地焦慮和擔心。因為,只要我確信,孩子的生命在正常的成長軌道中,那些外界的衡量標準都不必計較。
感謝中國教師報,讓我有機會重新成長一次,完善自己。育人即育己,育人先育己,安頓好自己,爭取做一個有能力陪伴和支援孩子的人,並和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和我的親愛的同事們以及教育同行共勉。
轉自:讀寫大隊
來源: 新父母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