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陣陣,春雨潤澤,迎來了新生的一季。雲南的春天不僅是個美麗的季節,還是吃貨們期待的季節,各種野花、野菜紛紛搬上了餐桌,錯過可就要再等一年了!
不會吧!不會吧!你還不知道這些野菜是美食!讓我看看有多少人沒吃過這些嫩尖尖!
雲南人發現美食的本事真是無人能比,在農村長大卻沒挖過野菜、撿過山貨的娃,就不算擁有一個完整的童年!這些野菜你小時後都上山採過嗎?
一、香椿
香椿算得上雲南真正的“三無”產品!無新增、無農藥、無公害,綠色健康又美味。
香椿樹抽芽時,就有一股濃郁的香味鑽進人們的鼻尖,也鑽進了雲南人的心尖,這是美味待成的訊號啊!
1、香椿炒雞蛋
一簇簇香椿芽紅嫩透,生機勃勃,俗話說“香椿炒雞蛋,魚肉都不換”,滿滿春天氣息的一道菜,口感鮮香軟嫩,獨特的味道讓人愛不釋口。
2、涼拌香椿
香椿除了炒雞蛋,涼拌也是雲南人偏愛的一種做法,吃這種純天然的美食,不需要多餘的調料,醬油、辣椒麵、少許鹽足以,吃的就是原汁原味,清新爽口,下飯可真是太好吃了!
3、香椿涼米線/米幹
雲南人本身對米線就情有獨鍾,加上香椿的獨特香味,更讓人慾罷不能。冰涼、爽滑的米線,一碗下肚所有的不開心也都煙消雲散了。
鮮嫩的香椿還可以炒臘肉,那滋味吃過一次便再也忘不了,論吃雲南人還真沒輸過。有人說香椿帶有亞硝酸鹽,可能會對身體產生傷害,但是雲南人處理香椿自有一套辦法,焯水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所以根本就不用擔心這些問題,盡情享用美食就對了!
二、刺頭包
在雲南有一種渾身帶刺的嫩芽,也頗受雲南人喜愛,我想很多雲南的朋友對此一點也不陌生,它就是刺頭包。
刺頭包一般是在清明前後採摘,以嫩芽為食,雖然看起來沒有太大的殺傷力,但是長大後的刺頭包真的是個“刺頭”,連李時珍都為它取名“雀不踏”。又因它跟香椿長的有點像,很多不熟悉的人會把它誤認為香椿。
刺頭包口感清香脆嫩,新鮮的刺頭包一般用來炒雞蛋、炒肉或者涼拌,有的也會用來做成醬菜,儲存時間久,也別有一番風味。
刺頭包味道微苦,焯水是很有必要的,去除苦味,口感更佳,但是體虛胃寒的人儘量少吃喲~
三、臭菜
臭菜,很多人聽名字就覺得它不好吃,其實你想錯了,它跟臭豆腐有異曲同工之妙,聞著臭,吃著香。
臭菜又叫金合歡,主要分佈在雲南西雙版納、紅河、德宏等地,也深受鄰國的喜歡。以嫩芽、嫩葉、嫩梢入菜,最常見的就是臭菜煎雞蛋、臭菜煮魚等。
1、臭菜煎雞蛋
黃綠相間的臭菜炒雞蛋,比香椿炒雞蛋還要驚豔,鮮嫩可口,各種滋味難以言表,有機會一定要自己嘗試一下!
2、臭菜煮魚
羅非魚用油炸後,重新起鍋燒油放入花椒、蔥蒜爆出香味加水,放入炸好的魚,再放入辣椒、鹽調味,煮開後放入臭菜再煮一小會兒就行。魚肉酥而不爛,鮮而不鹹,又有臭菜獨特的香味,吃起來太舒服了。
四、蕨菜
一到吃蕨菜的季節,小夥伴們就會相約上山挖蕨菜。剛出土不久的蕨菜葉子捲曲,越嫩的蕨菜口感越好!脆嫩爽滑、鮮美可口的蕨菜吃法也多種多樣。
1、涼拌蕨菜
最簡單、最經典的做法就是涼拌,用醋、醬油、辣椒麵、花生碎、大蒜一起調料,紅的綠的,脆的嫩的,那是無盡的享受啊~
新鮮蕨菜還可以炒肉,也可以用酸醃菜炒蕨菜,超下飯!
處理新鮮蕨菜焯水是必要的,可以去除苦澀味和黏液感,味道更好喲~
2、幹蕨菜燉紅燒肉
雲南人對美食的追求是很徹底的,新鮮的蕨菜吃夠了,那就把它曬乾慢慢吃。而且燉紅燒肉非常香,相較於新鮮的蕨菜,幹蕨菜又獨具風味,太好吃了!
五、刺五加
刺五加既有藥用價值,也有食用價值,雖然身上帶刺,但這也擋不住它的美味呀!
刺五加的吃法頗多,可素炒、炒雞蛋、炒肉、煮湯、涼拌,味道各有千秋,但都能在舌尖上留下深刻的記憶。
刺五加還可以當作茶飲,具有清熱消火的功效,燥熱的天氣來一杯,無比暢快!
在一些傣族地區,還把刺五加用做撒撇的調料,辣味、鮮味、苦味不斷衝擊著味蕾,一口下去神清氣爽,會吃的人一碗接一碗,根本捨不得放下筷子!
六、薺菜
薺菜在雲南的田間地頭就很容易發現,野生的薺菜帶有青草的芬芳,入口清香,吃起來脆生生的,風味獨特。
薺菜的食用方法很多,清炒、做薺菜丸子、薺菜餡餃子、涮火鍋都非常美味。
1、薺菜豆腐卷
將雞蛋攤成皮,包裹上薺菜豆腐餡,蒸5-10分鐘,切開後金黃翠綠,既有雞蛋的清香,又有豆腐的滑嫩,還有薺菜的清脆,十分可口。
2、薺菜丸子
薺菜丸子,不管是燉湯還是油炸都帶有薺菜的清香,好吃不膩。
七、野花
雲南這個多彩的地方,不僅野菜香,野花更香!各種時令鮮花搬上餐桌更是讓人大開眼界!
1、大白花
大白花是雲南杜鵑的一種,因其花大潔白而得名,入菜時有股雞肉香,讓人食髓知味,素炒、炒肉都能唇齒留香。
2、金雀花
金雀花也是雲南春天吃花的佳選,金雀花的口感有點像豆角,但清香怡人,食之微微泛甜,是不可缺少的一種美味。
最普遍的做法便是金雀花炒蛋,花與蛋的結合相得益彰,花的清香融入雞蛋中,軟糯的口感夾雜著鮮花的脆嫩,滿口生香。
金雀花汽鍋雞又是一大創新美食,利用汽鍋,將雞和金雀花融合,吃的就是這股子原汁原味,清香又營養。
3、棠梨花
吃花的季節怎麼少得了棠梨花!每年二月初便綻放出雪白的花朵,給春天的山野帶來一抹絢麗的美。棠梨花秀色可餐,它可是雲南人舌尖上的春天。
棠梨花帶有一股苦澀味,食用前要焯水,再漂洗幾次,去除苦澀味後,美食之路就此開啟。別看清洗工序繁瑣,依舊有多不勝數的食客為它前仆後繼。
棠梨花炒韭菜、棠梨花炒酸醃菜、涼拌棠梨花、素炒棠梨花,這些都是常見的家常做法,這些接地氣的吃法牢牢拿捏住了雲南人的味蕾。
這個季節走進菜市場,最吸引人的莫過於這些嫩泱泱的野菜、野花,想把它們統統搬上餐桌!大家還記得小時候都挖過哪些野菜嗎?歡迎留言討論,一起看看屬於我們的童年時光!
樂於分享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就轉發+收藏+點贊支援一下吧!您的每一個贊,都是我繼續努力的動力,感恩支援,感恩陪伴!
本文由千貝愛美食原創,抄襲必究!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