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再人多活幾個月,現代德國就會從地圖上消失,你能相信嗎?
如果我告訴你,我們所知道的德國之所以存在,只是因為大約 300 年前,有一個人的人在合適的時間死去,你會相信嗎?
弗雷德裡克二世是大多數人所說的“暴發戶”。 他是 18 世紀中葉霍亨索倫王位的繼承人,統治著歐洲中部一個相對較小的王國。 一個叫做普魯士的地方,當時普魯士土地很小,在世界上沒有很大的影響力。 直到弗雷德裡克上場。
現在弗雷德裡克有很多的名頭, 作家、藝術家、官僚、偽德國民族主義者和可能是同性戀者。 但他首先是一個軍事天才。, 弗雷德裡克很早就掌握了領導一個國家軍隊的訣竅。 這有助於他繼承龐大的軍隊和發揚極其軍國主義的文化。 弗雷德裡克迅速將普魯士軍隊變成了歐洲最強大的軍隊之一。 不幸的是,弗雷德裡克仍然是人類,他確實犯了一個非常大的錯誤,那就是他開始了七年戰爭。
簡而言之,在 1756 年,弗雷德裡克發現自己基本上同時與所有歐洲超級大國作戰。 俄羅斯、法國、奧地利(當時還是一個帝國)和瑞典。 然而,儘管人數眾多,弗雷德裡克仍然設法抵擋了他所有的敵人。
可悲的是,無論軍隊訓練有多麼精良,總有一個轉折點將扭轉局勢。 在 1760 年,這個轉折點到來了。 弗雷德裡克面對俄羅斯帝國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的軍隊。
彼得羅夫娜堅決反對普魯士,在她的盟友被弗雷德裡克的策略擊退後,她讓自己的軍隊向弗雷德裡克的王國進軍。 現在,沒有一個俄國領導人能與弗雷德裡克的天才相提並論,但他們在人數上彌補了這一點。 經過幾場激烈的戰鬥,到 1761 年,俄國人佔領了柏林,弗雷德裡克面臨著俄國人的猛烈進攻,已經瀕臨絕境。 拯救弗雷德裡克並防止他的王國被外國勢力瓜分確實需要奇蹟。
但是奇蹟真的出現了,1762 年 1 月 5 日,伊麗莎白女皇在健康急劇下降後去世,由她的繼承人彼得三世繼位。 彼得碰巧是普魯士的忠實粉絲(據說德語比俄語更流利)。 令他的每一個盟友都感到驚訝的是,彼得選擇與弗雷德裡克和解,甚至在撤出了與即將瓦解的普魯士軍隊對峙的俄國軍隊。 弗雷德裡克在和解後重新發起進攻,並在一年後的戰爭結束前堅持了下來。 他能夠獲得相對的軍事勝利,但迄今為止他最大的成就是將普魯士置於地圖上,並且壯大。
這裡要說明一下普魯士的重要性, 普魯士之於德國就像英格蘭之於英國其他地區一樣。 後者的存在歸功於前者。 七年戰爭之後,這種影響更加明顯。普魯士建立了一個由日耳曼人統治的王國。
這是弗雷德裡克的王朝,霍亨索倫家族將日耳曼語民族團結為自己的國家。
一百年後,普魯士領導了德國的統一。當今的德國之所以存在,只是因為普魯士王國腳踏實地,向世界大喊“我們在這裡”。 它幾乎因此而被摧毀,它之所以被拯救,是因為即將征服它的女王在勝利前夕去世。
這點考慮一下吧。 如果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在 1762 年多活幾個月,會發生什麼? 她本可以輕而易舉地征服普魯士,粉碎弗雷德裡克,並在該地區為所欲為。 她本可以吞併它或將普魯士分配給她的盟友,就像在短短几年內對波蘭所做的那樣。
想想如果弗雷德裡克被擊敗並且他的王國被摧毀會發生什麼。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普魯士不再作為一個實體存在。 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獨立德意志王國,中歐的大部分權力就會讓給俄羅斯或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
沒有普魯士,德國的民族主義就永遠找不到堅強的後盾,德國本身可能永遠不會存在,或者任何可能的統一都被推遲得更久。
沒有弗雷德裡克,霍亨索倫家族永遠無法獲得與其他歐洲君主國同等的權力和聲望。 他們不能像俄國或英國君主制那樣搖擺不定。 他們不會變成幫助帶領德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人。
但這些都沒有發生。 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去世。 弗雷德裡克倖存下來,他帶領普魯士走向榮耀。 普魯士崛起成為中歐的主導力量,並最終證明對建立德國至關重要。 剩下的就是歷史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一位皇后在她可以在摧毀他們的國家之前就去世了。
弗雷德裡克的盟友腓特烈大帝播下了美國革命的種子! 七年戰爭 弗雷德裡克在那段時間碰巧有一個大盟友, 大不列顛。
由於普魯士相當孤立,英國被迫主要透過海上行動對抗法國等海上對手來提供支援。 這場衝突的影響蔓延到了剛剛起步的 13 個殖民地。 除了在美國,它被稱為“法國和印度戰爭”。
所以英國和法國在世界各地打架,在美國它變得激烈。 邊境大屠殺、戰鬥和伏擊,最終導致英國在北美獲得統治地位的代價高昂的勝利。 這是一場大獲全勝的勝利,但要付出驚人的財務成本。
因此,為了償還與弗雷德裡克結盟對抗法國所欠的債務,英國對殖民地徵稅。 殖民地不接受這個。 抗議和最終的騷亂最終導致美國的革命。
因此,綜上所述。 感謝弗雷德裡克不僅為現代德國奠定了基礎,而且還間接的影響了美國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