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觀察者網援引臺媒“自由時報”訊息2月16日報道稱,解放軍一架直升機當天以超低空飛行態勢,再現臺海兩岸,臺媒對此聲稱,不排除該型直升機系解放軍直-10武裝直升機。據悉,去年10月下旬,直-10武裝直升機與米-17運輸直升機首現臺海周邊空域,進行相關巡航任務,從而引發臺媒高度緊張及相關猜測。
2021年10月26日,臺海西南空域所謂“防空識別區”上空,迎來我軍機巡航編隊。灣軍在隨後釋出的宣告中稱,除3架運-8特種作戰飛機與2架殲-16戰機參與巡航外,還首次發現直-10及米-17運輸直升機的身影。
訊息一經公佈後,曾令島內媒體高度緊張,他們紛紛在報道中猜測稱,直10與米-17的首度現身。除遂行臨臺巡航作戰任務外,還與演練水面兵力投射、登島作戰等相關課目離不開關係,更有甚者,還將目光投向東沙島,言下之意則指解放軍正為“模擬攻佔東沙”而做準備。如今直10二度現身,並以超低空飛行態勢進入臺海西南空域,除含有一貫的警告用意外,實戰意味可謂是極其濃厚。
何為低空超低空突防,一般而言,航空兵器在空中距地(水)面1000米的高度飛行時,被稱之為低空飛行;距地(水)面10米~100米的高度飛行時,被稱之為超低空飛行。超低空飛行的難度極高,尤其是在山區和複雜地形時進行長時間的高亞音速超低空,還需要機載雷達和飛控系統進行地形跟蹤飛行。因此,能夠超低空飛行的飛機很多,但能夠進行具有戰術意義的超低空飛行的飛機卻不多。
作為航空兵作戰的基本模式,低空超低空突防擁有著多項優勢。一是可利用雷達盲區,避開敵人雷達監視。以往的演習結果表明,在陸戰場上,航空兵器的飛行高度為1000米時,地面雷達發現目標的機率為100%,高度為100米時,雷達的發現機率則驟降至30%。而在海戰場上,航空兵器在採用超低空突防時,艦載對空雷達對其發現的距離僅為中空突防時的1/6,低空突防時的1/3,發現的機率均比中、低空突防約低36.7%。
二是可減少地空導彈及大中口徑高炮的威脅,提高生存能力。由於採用低空超低空突防的航空兵器飛行高度低,對於地空導彈及大中口徑高炮來說,射角較小,射擊時間短,因此難以發揮火力,對其遂行有效攔截。而為減少地空導彈及大中口徑高炮對自身的威脅,航空兵器通常還可利用雲層、樹叢、地形、地物等為其掩護隱蔽,從而接近目標,具有更大的突然性,使得對方防空武器來不及射擊準備。
三則是航空兵器採用低空超低空突防時,有利於飛行員觀察、識別及攻擊小型目標與偽裝目標,此外則是提高空投、空降以及偵察的準確性。
在1991年1月17日,8架美國陸軍航空兵的AH-65“阿帕奇”武裝直升機,以超低空突入伊拉克,使用“地獄火”反坦克導彈打掉了伊軍的米波預警雷達站,打響了海灣戰爭100小時地面戰的第一槍。之後在100小時的地面戰中,阿帕奇直升機擊毀了大量的伊軍坦克裝甲車輛,並殺傷了大量伊軍有生力量,甚至創造了武裝直升機俘虜地面伊軍的奇蹟。
在2014年2月下旬~3月中旬的克里米亞危機期間,俄羅斯除出動快反部隊透過空降先期抵達克裡米亞半島外。與此同時還出動多型多架次直升機,採用超低空突防作戰模式,迅速高效地控制住分佈在島內的各處關鍵地點、軍事基地及相關設施。令北約及烏克蘭方面措手不及,只能眼睜睜地靠著克里米亞半島被俄羅斯收回,而俄羅斯也透過此次軍事行動向世界再次證明,超低空突防作戰模式在現代戰爭環境中所展現出來的巨大作用。
儘管低空超低空突防擁有多項優勢,但也有不容忽視的劣勢,一是與地面或其他障礙物相撞機率增大。航空兵器在採取低空超低空突防時,航線相對固定,飛行高度低,從而與地面相撞的機率增大。此外則是敵方會在對方航空兵器採取超低空突防的航路上,使用各種空漂物、如阻塞氣球、空中飄雷、空中鋼索等阻擊遲滯低空超低空突防行動,或是使用煙幕或氣溶膠,形成空中遮障,防止超低空突防航空兵器的突襲與偵察等。
二是航空兵器在採用低空超低空突防時,耗油率激增,從而使得續航時間及航程縮短,作戰半徑也顯著減少。三則是氣流顛簸加劇,使得航空兵器機動能力受限,此外則是飛行員容易產生錯覺,從而導致機毀人亡的慘劇發生。
除廣泛運用適於低空超低空突防的航空兵器及加強低空超低空突防飛行訓練外,還應從航空兵器的開發設計下手,使其滿足低空超低空突防的作戰需求,此外則是要選擇正確的航線、最佳的突防高度及有利的航行剖面等。
儘管直-10的總體設計中規中矩,但從座艙結構及機身構型等方面而言,科研人員就已在設計之初將低空超低空突防的作戰需求融入進其中。如直-10的座艙採用了階梯式雙獨立座艙罩結構,後座比前座高了近0.5米、除為飛行員及武器操作手提供良好的視野外,還因前後座隔艙這一設計,使得生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直-10機身構型相較於世界同類產品,則採用了與眾不同的設計。即以機身中部的折線為界,上半部機身向內傾斜、下半部機身向外傾斜,由此構成了一個類似六邊形的機身截面。這一設計除提高機身縱向結構強度及增加機身內部容積可利用率外,還有於控制機身雷達截面積,以此減少雷達訊號。使之在低空超低空突防作戰中,不論是先期對敵偵察打擊,還是掩護己方兵力物資輸送,使之更具突然性及提高戰場生存率。
而此次直-10以超低空突防態勢遂行臨臺巡航作戰任務,除有測試灣軍反應的意味蘊含其中外,還有驗證相關演訓課目的用意,此外更不排除直-10是在尋找相關抵近航線及突防高度,因而此舉對於灣軍來說,可謂是一個極其不利的訊號。
試想在未來兩岸戰端一啟,以直-10、直-19、直-20等多型直升機所組成的作戰編隊,以低空超低空突防態勢向臺海對岸撲去的話,屆時將會對灣軍的防空體系及應對措施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及壓力,而這同樣也意味著祖國統一程序的加速!
對於,解放軍直升機超低空飛行巡臺,臺媒體和“名嘴”很震驚:“飛這麼低很危險誒”。臺主持人徐俊相驚呼:這種飛行高度只相當於10層樓高,原來可以飛這麼低啊。臺“名嘴”黃創夏還聲稱:“飛這麼低是很危險的”。對此,網友諷刺說:“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擔心過頭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