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美國空軍採購部門秘書長威爾·羅珀博士在“虛擬空天和網路會議”上宣稱,美國空軍已經開始了“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計劃,原型機已經進行了首次試飛,並且打破了多項紀錄。訊息一出,便引起了各界廣泛的關注。
在此之前,網路上就已經開始流傳一組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到一架造型奇特的飛行器。很多人認為這組照片中出現的飛機就是美國空軍聲稱的NGAD,但事實上,這組照片去年就已經出現,被認為更像是傳聞中的TR-3偵察機,該機型的存在始終不被美國空軍承認。
此前,美國空軍的官員就表示,美軍的下一代戰鬥機可能會模仿“F-100系列”,每隔幾年就推出一個新型號,專門用於滿足某一項效能,透過少量採購的方式迅速更新戰鬥機隊。相關人士還表示,NGAD的首架原型機從設計到生產只用了一年。
自1997年F-22戰鬥機首飛以來,第五代戰鬥機成為了空軍新的寵兒。超機動性、超音速巡航、超感知和隱身能力賦予了第五代戰鬥機壓倒性的戰鬥力。而F-22也在世界最先進戰鬥機的寶座上穩坐了近20年。
根據美國空軍的演習結果,F-22戰鬥機面對第四代戰鬥機,可以輕而易舉的“以一敵百”,擊落上百架四代機才會損失一架F-22戰鬥機。在這樣壓倒性的優勢下,舊型號的飛機似乎一夜之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但20多年過去了,第四代戰鬥機依舊在世界的各個角落活躍,以F-22、F-35為代表的第五代戰鬥機也已經有了“遍地開花”的趨勢。不僅中國、俄羅斯的五代機已經進入現役,英國、法國、日本、韓國這些地區強國也開始了自己的五代機研發。美國空軍引以為豪的“代差”優勢,已經很難再保持下去了。
就連印度也開始做模型了(圖源:Wikimedia Commons)
其實早在2008年,美國海軍就提出了第六代艦載戰鬥機F/A-XX的計劃,並且與美國空軍合作開始了研發工作。但或許是在戰忽局的努力工作下,美國人相信中國和俄羅斯短時間內不可能完成下一代戰鬥機的研發,因此不僅沒有給六代機撥款,還把F-22的生產線給關閉了。
但到了2013年,美國逐漸發現發現事情不對勁,必須開始下一代戰鬥機的預研工作了。很快,DARPA就找上了美國空軍和美國海軍,探討合作研製下一代戰鬥機的計劃。
在計劃中,美國空軍提出了一系列關於第六代戰鬥機的要求,包括“網路中心戰”能力、人機整合系統等“新概念”,還提出了大航程、高機動性等指標,明確指出六代機必須有能力應對區域拒止/反介入(A2/D2)作戰體系,目標直指中國。
但直到今天,美國也沒有正式公佈關於第六代戰鬥機進一步的任何訊息,有的只是宣傳圖片和影片中的概念模型。相比其他美製軍事裝備的“高調”不同,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始終是高度機密,不少人甚至認為這個專案已經胎死腹中。
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
無論如何,美國人已經對中國科研機構的“超能力”有了足夠的警惕:只需要一張照片,用不了多久中國就能造出差不多甚至更加強大的東西出來。為了防止被“摸禿了毛”,美國的新一代武器裝備,如B-21、NGAD都已經開始嚴格保密,不給中國一點機會。
如今,我們已經沒有能夠“摸著過河”的石頭了。
對於美國的第六代戰鬥機首飛,網路上已經有很多人從各個角度分析,認為這只是一架技術驗證機,並不是原型機,也不可能短時間量產服役。按照時間表,美國空軍也將六代機的服役時間安排到了2030年。還有很多人相信所謂六代機不過是騙錢的把戲,是為了換取科研經費憑空編造出來的。
在這裡,筆者覺得有必要給大家潑一盆冷水。
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航空大國,美國在航空技術上的積累是任何一個國家無法與之相比的。新世紀以來,我國在軍事技術上追趕美國,甚至在某些領域反超美國。這樣的成績固然是好的,但背後的原因並不是中國的實力已經超越美國,而是美國自己停下了發展的腳步。
毫無疑問,美國的航空技術依舊遠超中國,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仍然會長期保持領先。很多人認為六代機的“標準未定”,美國無法研製出真正意義上的下一代戰鬥機,但美國人顯然不會把自己的研究結果拿到檯面上向公眾展示。
因此本著料敵從寬的精神,我們有必要相信,美國的六代機已經快要成型了。
幸運的是,在中國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下,面對美國的六代機,我們再也不用重演“殲-8打F-22”的辛酸歷史了。根據已經公開的資訊,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也已經開始了下一代戰鬥機的研發。雖然未必能夠先於NGAD完成,但決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來源:珊瑚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