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劍天涯
赤劍發現很多讀者由於一些誤導,對我國的第二代主戰武器誤解頗深,各種不切實際,不顧當時客觀條件的責難,甚囂於塵。
我國的第二代主戰武器譜系裡都有些什麼大家耳熟能詳的裝備?陸軍方面,自然是戰後第二代主戰坦克,69系列以及在它基礎上發展出來的79/80,85,88系列、海軍方面由於當年軍費拮据,同時期僅有035“明”級常規潛艇,65型“江南”級護衛艦,至於我國第二代驅逐艦的開山之作——旅滬級驅逐艦,受限於國家的當時的實際情況則是很晚以後的事了,而空軍方面自然就是戰後第二代戰機標準的殲-8了。
這些裝備都有其濃重的歷史特色,比如拋開蘇聯第一代援助的59式坦克,米格-21戰鬥機,里加級護衛艦,科特林級驅逐艦,R級(羅密歐級)潛艇照搬圖紙造蘇式武器的範疇,變成了有自己獨立的理解,能對上一代原圖紙武器的不足做出符合當時條件的改進,並且一點不怕外方封鎖,我們自己能獨立生產。
這裡面不乏有傳奇二代型號的出現,比如陸軍的69式坦克,早期的目標是蘇聯戰後第二代主戰坦克的T-62,後期隨著我們不斷的改進——提高——再生產——再改進——再提高,後期的79系列,85系列,88系列,後面的96系列,別說蘇聯戰後第二代的T-62了,面對戰後第三代的T-72我們都有“一搏之力”。
空軍海軍其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80~90年代,我們的第二代主戰武器,陸地上的目標朝著早期T-72(80年代中東戰場那個層級,1門L7 105毫米炮能洞穿裝甲),天上朝著早期F-16(80年代F-16A的版本,不裝雷達或者不具備發射中距空空導彈能力,僅能發射近程紅外空空導彈,90年代中後期F-16A/B做過中期延壽升級後才具備發射中距彈的能力),海面上朝著追趕佩裡級,追趕伯克級的道路狂奔。
可以看出,我們的第二代主戰裝備很好的履行了其使命,在特殊的歷史時期,以二代的底子,止住了敵人三代裝備“狂囂”的勢頭,雖然冷戰後,在國際範圍內第三代主戰武器技術水平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當時我們自研的第三代主戰武器已經面世,T-72坦克在91~2020年這30年間改得再瘋狂,也跳不出我們99式坦克的手掌心,同樣三代的F-16在這30年間後期改得再跳脫,我們的殲-10都能與之“針鋒相對”。
我們國產的第二代譜系武器,在復刻的一代蘇式武器打不過國際上主流的二代武器,新出來的三代武器的情況下,為我國三代武器的面世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和國防安全環境,在我國從仿製——自主研發——到實現同代追趕和超越的戰略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走出了獨立自主,創新,從0到1最關鍵的一步。
要知道當年我們搞這批65~69系列二代裝備的時候,大多時候卡的是69年建國二十年大慶這個節點(明級潛艇69年開工建造,殲-8戰機初始版本1969年7月首飛,還有64年設計,74年定型的69式坦克),當時我們面對的國防工業情況是什麼?整體底子很薄。
當時我們如果純粹追求技術指標,都搞個不依賴現有成熟技術的全新型號,同時展開的分專案必然很多,會陷入研製—攻關—研製—攻關的怪圈(上圖的三液坦克就是這樣下馬的),把研製週期拖長,最終形成研製成功就落後的局面。還不如立足“研製—生產—改進—提高—再研製—再生產—改進....”的方針走,先搞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一批研製團隊也成長了起來,再一步步的尋求改進,逐步的提高效能,最終實現最初指定的目標。
我們的69系列坦克,殲-8戰機,甚至後面的殲-10,殲-20都走了這樣的路子,“初始形態”“過渡形態”“改進形態”“最終形態”穩步改進,逐步提高效能,保衛祖國。(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