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我國國學中的精粹,但也是很受爭議的一部經,因為古代的字與我們現代的字有很大的差異,如果純粹從字面或我們現在的思想去解讀,很多人可能對這部經典啼笑皆非。
另外,《道德經》還是一本哲學書,只是以讀古文的方法理解,也是理解不透的,所以,很多人都沒有仔細理解。
今天,我們來聊聊這些“晦澀”詞的真正含義 。
01無為不是“無所則為”,而是“功成不自居”
道德經中屢次強調“無為”、“無就是有”等詞,但我們很難理解,包括我在沒有仔細閱讀《道德經》之前,也以為“無為”就是“不要有所作為”的意思,這樣,不就是混日子了嗎?其實,“無為”並不是讓我們無所作為,而是不要違反自然的意思。
“自然”又是什麼意思呢?它在《道德經》中講的是天、地、水等無償為人們提供生存的空間、資源,不求人們回饋的現象。道法自然,我們每個人的生存規律與自然一樣,“無為”可以真正理解成“功成不自居”。
當然,很多生存在底層的人會覺得,如果自己做了事不求人回饋,不是要餓死嗎?這話講出來不是搞笑嗎?所以,我們還是要理解《道德經》的創作背景。
其實,《道德經》是一種帝王術,它以前是專門針對帝王、大臣們來講的,裡面講了很多治國方略,拿到當代來說,就是期待成功或者已經走向成功或者官員來說的,它不適用於所有人以自己當前的處境來判斷。
02無欲則剛是指內心有慾望,就會有恐懼,它會阻礙你的成功
無欲則剛,這看上去好像也沒什麼科學性,因為現代人都在鼓吹成功學,一個不想獲得成功的人怎麼能成功呢?又怎麼會付出行動呢?
“無慾”其實是一種境界,因為你對某件事有慾望,就會有相同的恐懼,這種恐懼的情緒會阻攔你成功。比如,年薪30萬的你,想在今年之內賺100萬,你在同時就會有怕賺不到100萬的恐懼,只有你在內心徹底地相信自己能賺100萬,才不會有恐懼。
當代風靡的吸引力法則都教我們每個人想要成功就要想象自己已經成功的樣子,雖然這看似在一小部分教科書級別的人士中已經實現,但是大部人都不可能做到,為什麼?
因為大部分人在想象自己賺到錢、成功的同時,都在擔心、害怕自己不能成為成功的樣子,都在內心否定自己,真正的“無欲則剛”應該是胸有成竹,無所畏懼。
03“不分善惡”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聖人不分善惡”在常人看來也是不能接受的。《道德經》第四十九章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意思是:一個人不管他善不善良,我都對他善良。
而孔子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兩種說法到底哪種正確呢?其實,這也是因為背景不同而造成的。道是對最高的階層講的,而孔子是對中層、常人來講的,要求不同,說法也就不同。
老子對不善之人也善良,這在《老子傳奇》中也有體現,巫師祝洐做惡多端,騙取村民錢財,還害過老子,但祝衍在即將要被村民燒死的時候,老子卻設法解救了他。後來,祝衍良心發現,對天發誓會改過自新,他也真的變得很善良了,後因救人報信而死。
“不分善惡都對他好”,這裡有兩層意思,第一,聖人認為善與惡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會變化的,一個人此時善良,不代表他時時善良,壞也如此,都是相對的。
第二,聖人認為每個人的心原本都是善良的,只是被塵世汙染了心靈,如果有人對他們進行聖導,他們還能回到本源,找到真正的自己。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道德經》中三個詞的解讀了,如果您有更好的意見,歡迎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