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看朋友圈時,看到一位朋友在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寫的是對一段文字的感悟,一個小小的知識點。她已經開始運營自己的社群,至少比很多普通人已經先行了一步。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困擾,實體經濟在貿易摩擦、電商和疫情的多重打擊下,不是十分景氣。作為一名普通的打工者,新的一年,沒有漲工資,甚至還面臨隨時有可能被裁員的風險。不禁讓我思考,普通人和優秀的人的差別到底在哪裡?
一、不是因為看到才相信,而是因為相信才執行。
我的朋友曾經也是一名打工者,去年疫情期間,一直困在小區中不能外出上班。正是在那些日子裡,她不斷地思考著自己未來究竟該如何走?在一本書中,她讀到:閱讀和寫作是這個時代,作為普通人,最好也是最公平的方式,實現自己的財富自由。她開始一點一滴地記錄自己的讀書感悟。即便是在一開始沒有很多人看,沒有很多人關注。但是她相信隨著自己的積累,一定能夠實現一定的收入,代替現有的工作。年底的時候,她辭去了原有的工作,現在的收入已經比原來的工作收入多了一倍。可以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希望專心閱讀寫作,追逐自己的夢想。
對於普通人而言,一般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希望能夠儘快地看到結果。一旦努力一段時間後沒有結果或者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就會放棄。而優秀的人呢,是堅信自己能夠做到,即便是一開始沒有關注,但是相信自己選擇的方向沒有問題,會繼續努力下去。
二、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不斷地正向積累。
在讀一本書時,你是如何讀下來呢?是不是在讀完後寫一篇讀書筆記?發表在某個平臺上,然後閱讀量比較慘淡,就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閱讀和寫作這件事不適合自己?而優秀的人呢,會把一本書的感想寫成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小感悟文章。
首先是不斷地給自己正向的積累。很多人看不起也看不到這些小的感悟分享,認為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似乎只有那些牛人寫的幾千甚至上萬字的乾貨文章才是最厲害的。可是自己又做不到那樣,即便是吭哧吭哧花幾天的時間寫出來一篇,也是鮮有人會讀。
其次讓自己不斷地試錯。從一個個小的文章入手,能夠發現哪個點比較吸引人,哪個點是自己最擅長的,哪個點是自己最薄弱的。然後再反思總結,將自己擅長的和讀者喜歡的相結合,不斷地找到一個又一個的亮點。
最後是最快速地得到正向反饋。正向反饋能夠鼓勵我們不斷的走下去,不斷的積累。一本書一本書的看完再寫文章,確實很牛。在不考慮時間成本下,看完一本書,再認真研讀,分析作者的思路,梳理出自己的思路,再去寫出讀書感悟。這樣子確實能夠更好地吃透一本書。這樣得到反饋的時間會被拉得很長。更何況對於普通人來講,本身閱讀的時間就有限,一年下來,可能也就讀十幾本書,甚至還讀不完。獨立、自由的閱讀寫作之路離自己似乎越來越遙遠。看到身邊的朋友不斷地成功,自己卻還沒有開始。
三、複利效應助力我們閱讀寫作。
複利效應本是經濟學領域的一個重要概念。後來越來越多的跨學科領域的人的出現,將經濟學中的概念也引進知識學習領域。複利的計算公式是:F=P(1+i)^n。其中,F是未來收益,P是本金,i是利率,n是持有年數。其實複利效應的本質就是做事情A,會導致結果B,而結果B,又會反過來加強A,不斷迴圈。
隨著閱讀的增多,寫作的素材會越來越多。寫作素材的增多又會讓我們的寫作更加充實,文章得到更多的認可,又會激勵我們閱讀更多,寫出更充實,吸引讀者的文章。這樣一個正反饋的機制就會形成。而想要這個迴圈能夠開始運作,便是不斷地讀寫。
寫在最後的話
優秀的人在每個人的眼中的標準是不一樣的。但是符合下面三個特點的人相比普通人而言,可以稱為優秀的人:
- 相信自己的選擇,並積極開始實踐;
- 不看重眼前的結果,而是更關心長遠的成長和結果;
- 及時得到反饋,並總結反思,調整自己未來的方向。
2022年,讓我們一起改變,努力成為我們自己心目中的優秀的人。對於優秀的人與普通人還有哪些差別,歡迎大家留言評論,寫出你心中優秀的人應該是怎樣的,自己如何成為心中優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