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人在不同的部隊中,表現是否會有不一樣?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抗美援朝的50軍就是最直接的例子。
50軍就是在長春起義的國民黨第六十軍,在國軍戰鬥序列時與解放軍有過幾次戰鬥,但結果都以失敗告終,投降光明選擇起義後,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後來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創下多個“第一”,尤其是最早攻入漢城,讓甲午戰爭之後的中國人又一次踏入了這裡!
傑出的戰績不僅讓彭德懷大加讚賞,也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評價:“你們50軍在朝鮮戰場打得蠻漂亮嘛!”
人還是那些人,有了思想、明白自己為何而戰之後,就完全不同了。
不止是50軍,當年很多國民黨起義士兵都是一樣的情況,其中有一位優秀的代表叫徐惠滋,他在瀋陽被解放軍一名連長俘獲,本想就此回家退役,被連長說動後才加入解放軍。
結果他屢立戰功,多年後他成了軍長,而俘虜他的連長則是副軍長,這個際遇也是夠傳奇!
1948年10月底,解放軍在遼西會戰中殲滅廖耀湘兵團後繼續趁勝東進,很快就包圍了瀋陽。
當時的瀋陽是東北最大的城市,也是國軍東北“剿總”的總部所在,東北“剿總”總司令衛立煌早早將本溪、撫順、鐵嶺等地的國軍調來,結合原駐瀋陽的部隊共有13萬餘人,看起來似乎有一戰之力,但國民黨上下已經沒了信心。
衛立煌在戰役打響前已經撤往了北平,把瀋陽的防禦事宜都交給了第8兵團司令官周福成。
周福成此刻面臨著什麼局面呢?東野第1、第2縱隊已抵達瀋陽西郊;12縱隊、獨立第10師以及其他獨立師已進逼瀋陽東郊、北郊;獨立14師則挺近瀋陽南郊,宛若一個鐵桶,讓城內的國軍插翅難飛。
11月1日,解放軍發起了總攻,13萬失去戰心的國軍根本無法抵擋,很快城就破了,時任2縱6師16團尖刀連連長的黃達宣帶著兩個排在城內穿插搜尋,一路猛衝之下被他俘虜了兩個國軍中將周福成和蘇炳文,受到了縱隊首長的表揚。
同時黃達宣還俘虜了很多國民黨士兵,按照我軍的規矩,俘虜凡是願意加入解放軍的就留下,要回家的也給發放路費,於是這群國軍俘虜很快就分成了兩隊。
當然,我軍也不是什麼人都要,如果那種病懨懨的、沒精氣神的、一看就是老兵油子的,想留下都不會被允許,換句話說,我軍補充俘虜也是隻要精英俘虜!
黃達宣左看右看,結果在想回家的那堆俘虜裡看到了一個神氣十足的大個子,頓時眼睛一亮,他走過去對著大個子左看右看,認定這是塊當兵的好料子,因此就把他拉到了參加解放軍的俘虜堆裡。
做完這件事後,黃達宣就先去忙別的,結果轉了一圈回來後,發現大個子又自己回去了,黃達宣只好再次去拉,他問大個子名字叫什麼、之前是什麼兵種、為什麼不願意參加解放軍,大個子回答:我叫徐惠滋,是機槍手,我想回家種地,東北都已經解放了,我還當兵幹什麼?
隊伍中正好缺一名機槍手,黃達宣更不願意放走他了,於是告訴徐惠滋:東北是解放了,關內還沒解放呢!還有那麼多老百姓在等著我們,你也應該參與進來。然後一陣好說歹說,徐惠滋最終留在了尖刀連。
徐惠滋加入革命隊伍後,成長得非常快,隨即就參與了平津戰役,之後的衡寶、廣西等重要戰役中他的身影也異常出彩,榮立大功、小功各一次。
因為部隊進行了改編,徐惠滋與黃達宣就分開了,後來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徐惠滋踏上了異國的領土繼續為國作戰,他打滿了第一到第五次戰役,之後還參與了一年多的陣地戰。
徐惠滋1954年回國先是擔任團政治處俱樂部主任,之後又步步升遷直至39軍下面的一個師長,說來也是緣分,這時39軍的副軍長就是黃達宣,兩人又在一起共事了。
到徐惠滋快55歲時依然還是39軍下的師長,按照當時的規定,如果在55歲前不能從正師升到副軍就得退下來,領導已經找過徐惠滋談話,他自己也做好了退役的準備。
不過1983年發生了很神奇的事,某天鄧總設計師前往39軍視察,本來要去做彙報的師長因生病未能到場,因此徐惠滋被臨時“抓了壯丁”,他在臺上口齒伶俐、思路清晰,給鄧總設計師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因此在幾個月後一紙調令將徐惠滋升為39軍軍長,這樣一來反而讓徐惠滋成為了黃達宣的上級。
兩人後來還時常在一起聊天,黃達宣最開始跟徐惠滋說:“徐軍長,以前的事我們就別提了。”
徐惠滋連忙道:“老連長,這怎麼能不提,已經發生的就是歷史啊!如果不是你,我現在還在家種地呢!”
兩人都不是小氣之人,說完就哈哈大笑,那些身份轉變帶來的微妙瞬間全無,由此也能看出徐惠滋不是忘本之人。
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1988年徐惠滋被授予了中將軍銜,1994年又被授予上將軍銜,從一名俘虜小兵到軍中上將,徐惠滋的經歷堪稱傳奇!
很多時候,人的際遇就是這麼奇特,走錯一步後半生就會不同!徐惠滋將軍雖然很有能力,但最重要的是他遇到了貴人,否則他就會回家務農了。
兩人用一段非凡的經歷,給我們後人留下了一段軍中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