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一位看樣子六十來歲,農民打扮的老漢來到了河北保定38軍駐地。老人快走到部隊門口時略微有些緊張,在停留了一會後,他還是走上前去。
在軍隊政治部接待室,一位姓謝的幹事接待了老人。老人激動地握住了謝幹事的手,欣喜地說道:“可算是見到你們了!”
謝幹事對老人的話有點奇怪,問道:“您是……?”
老人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從隨身帶的挎包裡掏出了兩樣東西。一樣是一本殘疾證,另一樣是一本中學課本。
老人翻到印有《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文章的那一頁,指著一個人名說道:“我就是課本上犧牲的志願軍。”
圖 | 李玉安
謝幹事驚呆了,在38軍待了那麼久,他自然知道“萬歲軍”的歷史,也知道李玉安是什麼人。那是抗美援朝的“烈士”,是松骨峰一戰犧牲的“英雄”。
謝幹事立即把這個事向部隊首長報告,軍史辦公室主任李淼(miǎo)生也聞訊趕來。經過核實,眼前的這位老人就是課本上已經“犧牲”的英雄李玉安。
《誰是最可愛的人》我們都知道,上面明明說李玉安犧牲了,怎麼又活過來了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老人來到部隊又是為了什麼呢?
這一切都要從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講起!
(一)誰是最可愛的人
1950年6月25日,朝鮮半島由於領土爭端,爆發了戰爭。這本是朝鮮南北雙方的內戰,但是9月份的時候,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突然在仁川登陸,介入了朝鮮戰爭。
不僅如此,美軍還一度將戰火蔓延到我國境內,多次派出飛機轟炸我遼寧丹東,中國的領土主權受到了嚴重侵犯。同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出兵朝鮮,保家衛國。
戰鬥一旦打響,就不僅是軍事上的對抗,政治工作也很重要。在這樣的情況下,軍隊總政治部派出了一個小組前往朝鮮。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去了解美軍戰俘的情況,從而開展對敵人的政治工作。
1950年,魏巍(wēi)剛調入解放軍總政治部不久,朝鮮戰爭就開始了。他作為總政治部的一員文藝工作者,也是派往前線的小組成員。
他來到朝鮮後,跟很多的美軍戰俘都聊過。瞭解到他們很多人都是參加過二戰的老兵,他們跟德國打過、跟日本打過。本來以為可以好好休息了,卻沒有想到又來到了朝鮮。
從他們的言語中,魏巍聽到了很多美軍戰俘對志願軍戰士的評價。他們認為,志願軍戰士是他們見過最勇敢、最不怕死、也是最難對付的一支軍隊。
在完成了調查任務後,魏巍本可以就此回國,可是他選擇繼續留在前線。在這些日子裡,他在後方見到了很多美軍戰俘,聽到了很多對志願軍戰士的評價,他決定更近距離地瞭解我們的戰士。
他在前沿陣地採訪了三個月,他看見了很多戰士英勇無畏地衝上戰場,看到戰士們被敵人的炮火壓得躲在戰壕裡……這一幕幕,讓他記憶深刻。
當他來到松骨峰戰場時,他用筆記錄下了戰士們那浴血奮戰的時刻。
回國後,他寫下了那篇著名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1951年4月11日發表在《人民日報》上,一經刊登,立刻轟動全國。從此,“最可愛的人”成為了志願軍戰士的代名詞。
毛主席閱讀後批示:“印發全軍。”朱德看完後連聲說道:“寫得好!”
圖 | 毛主席
在這篇文章中,魏巍對松骨峰戰鬥印象深刻,他有這樣一段描述:
“假若需要立紀念碑的話,讓我把帶火撲敵及用刺刀和敵拼死在一起的烈士們的名字記下吧。他們的名字是:王金傳、邢玉堂、胡傳九、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趙錫傑、隋金山、李玉安……”
在文章中,魏巍將李玉安寫成了戰死沙場的烈士。可是在文章開頭的時候,他卻又在1990年出現了,這是什麼情況?魏巍當時就在戰場採訪,難道他寫錯了嗎?
事實究竟如何?還是讓我們來還原一下1950年的那一場極其慘烈的松骨峰戰鬥吧,看看李玉安到底發生了什麼?
圖 | 抗美援朝戰鬥場景
(二)血戰松骨峰
當時正是第二次戰役的時候,不可一世的美軍在戰場上被英勇的志願軍戰士打得屁滾尿流。他們一路沿著公路向南撤退,巴不得跑得再快一點。
而他們往南必須要經過的就是松骨峰,這是通往平壤公路的咽喉。要想阻擋敵人南逃,徹底吃掉這股敵人,松骨峰是最好的阻擊地點。
因此,1950年11月29日,志願軍38軍軍長梁興初打電話給下屬的112師師長楊大易:“楊大易,你立刻派部隊前往書堂站,佔領松骨峰,給我像釘子一樣釘在那裡!”
楊大易答道:“是,軍長,保證完成任務!”
圖 | 梁興初
掛掉電話,楊大易心裡也很著急,他明白趕到松骨峰是完成包圍最關鍵的一步。可是這個時候,他手裡只有兩個團了,還都在執行作戰任務。
正在他發愁的時候,335團回來了,他們完成了阻擊任務回來報到。楊大易很是開心,當即命令335團團長範天恩以最快速度趕到松骨峰。
1950年11月30日清晨,335團剛回來還沒來得及休息,就開始前往新的陣地。這一仗,比的就是速度,敵人有卡車、飛機,我們戰士們靠的就是兩條腿。
但是,我們還是先行到達了松骨峰。最先趕到的就是李玉安所在的一營三連,此時李玉安在三連擔任一個副班長。當他們還沒來得及開挖戰壕,遠處美軍第二師第九團就已經到了。
志願軍戰士就比他們快了那麼一點點,眼看敵人的汽車就要從路上開過去。三連所有戰士匆匆佔領路邊一個很低的光禿禿的小山崗,就開始反擊敵人,驚心動魄的松骨峰阻擊戰由此拉開序幕。
三連的戰士面對的不是什麼美軍的雜牌,美軍步兵第二師是戰鬥力很強的一支部隊,在之前的戰鬥中也是出盡了風頭。
松骨峰高地沒有任何的遮擋物,完全就是一個一百來米的小山包。敵人一旦發起衝鋒,很快就能衝上來。它的主峰有200多米,往東延伸100多米是條公路,公路旁邊有個轉彎地段,雖說有利於阻擊敵人,可也容易遭到敵人的打擊。
這場戰鬥從早上六點多開始,美軍為了活命,急於在松骨峰開啟一個生命通道。他們動用30多架飛機、10多輛坦克和大量的炮火,不惜一切代價向松骨峰高地發起進攻。而反觀我們的志願軍戰士,用來反擊的只有步槍、手榴彈,阻擊的難度可想而知。
敵人向高地發射了多次燃燒彈,整個山包上到處都是火苗。李玉安不停地撲滅帽子上、腿上的火苗,一邊還要拿起槍向敵人射擊。
敵人在進攻前,先用炮火向高地展開了猛烈的打擊,在認為轟得差不多的時候,才指揮士兵向高地進攻。三連一百多號戰士沒有任何膽怯,見到敵人衝上來就開始射擊。
子彈打沒了,戰士們就用刺刀、手榴彈和美軍幹,到了近處就和敵人展開肉搏。
圖 | 志願軍戰士在戰鬥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三連戰士在這裡堅持得越久,就為大部隊完成合圍爭取了更多寶貴的時間。
時間已經到了下午兩點,戰士們已經打退了敵人五次進攻。此時的陣地上,到處都是志願軍戰士和敵人的屍體,慘不忍睹。三連一百多人此時只剩下了李玉安、副連長、通訊員以及幾名戰士。
他們幾個戰士利用敵人暫時撤退的時間,趕緊收集陣地上的子彈、手榴彈,然後集中到一塊。剛做完這些,敵人又開始了第六次進攻,也是最後一次。
敵人幾次進攻都沒有拿下松骨峰高地,氣急敗壞。第六次進攻的攻勢來得更加猛烈,飛機大炮先進行了半個小時的狂轟濫炸。隨後,大批的美軍士兵開始衝鋒。
他們一路衝上了高地,李玉安連美軍咿咿呀呀的叫喊聲都聽得一清二楚。可他很冷靜,趴在炮彈坑裡一動不動,等敵人到達他不遠處時,他向敵人扔出了手榴彈。
這一下,又倒下了幾個美軍。只是,他扔完手榴彈後,感覺腋窩下有點痛,很快就失去知覺倒下了。
三連戰士終於等到了大部隊的到來,完成了合圍,我軍開始了對美軍的反擊,美軍被我們包了餃子。
三連一百多人就靠著步槍、機槍、手榴彈,對抗敵人十幾架飛機、幾十門大炮、幾十輛坦克的機械化部隊。在松骨峰血戰8個小時,打退了敵人5次反撲,殺敵600多人,敵我損失為6比1。
他們以近乎全軍覆滅的代價,為大部隊爭取了時間,完成了對敵人的合圍。一營營長在望遠鏡中看到,李玉安當時拿了手榴彈扔向美軍後,被美軍擊中犧牲了。
戰鬥結束後,112師師長楊大易提出前去松骨峰陣地看看。當時,魏巍正好在112師採訪,於是也一同前往。
圖 | 楊大易
魏巍被慘烈的戰鬥場景深深震撼到了,他用筆記錄下了這些志願軍戰士的英勇壯舉,寫下了那篇著名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李玉安的英雄形象也就作為烈士出現在了文章中。
(三)大難不死
其實李玉安當時並沒有犧牲,那他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李玉安當時只是昏迷了過去,等他醒來的時候,他看到漫山遍野的屍體,心裡一陣淒涼。他心想要活下去,於是掙扎著向山下爬去。
李玉安每爬幾步,傷口就疼痛難忍。他往前爬的時候,碰到了兩具屍體,仔細一看,他的眼淚就刷刷地往下流,原來這是他的副連長,還有一個是通訊員。
幸好後來李玉安碰到了一個朝鮮人民軍的司號員,他見李玉安受到了重傷,把他背下了山。將他安置在松骨峰南坡下的一個朝鮮老鄉家,當時朝鮮的老鄉都逃走了,只剩下一間空房子。
更幸運的是,恰好有一個其他部隊的志願軍戰士,在押送戰俘返回時,路過了這裡,發現了李玉安。這名志願軍戰士和朝鮮人民軍司號員用擔架抬走了李玉安,把他送到了後方的救治所。
經過醫生檢查,發現擊中李玉安的那顆子彈從右腋下射進,穿過脊樑,打斷了兩根肋骨,脊椎骨劈裂。醫生為他做了手術,可是在醫院休養了一個多月後,他依然沒有好轉,每天還是昏迷著。
1951年年初,李玉安被送回了牡丹江地區的一間醫院治療,後又轉到中南軍區陸軍醫院,先後做了8次手術。他的傷勢才慢慢好轉過來,得到了恢復。
在病情有所好轉後,李玉安要求立即返回朝鮮,繼續戰鬥。可是首長多次表示,你身上有殘疾,已經不適合上戰場了,還是復員回家吧。
因此,1951年9月,李玉安拿著一本《殘疾證》就回家了。
其實,李玉安以前就參加過很多次戰場。他從小就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16歲當了一名苦力。1946年的時候,他參加瞭解放軍,第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四平戰役中,他立下了一等功。在遼西作戰、還有參加平津戰役他都立下了大功。渡江戰役他再次立了一等功,一路跟著部隊打到了廣西。1950年松骨峰戰鬥,他又立了特等功。這一輩子,他立下了十多次戰功。
多年後,當提到這一段經歷時,李玉安說道:“我從來沒把自己當成英雄,我沒有把自己看得那麼重。在我看來,一箇中國人、一個共產黨員在面對外敵入侵時,為祖國流血犧牲是應該的。全連那麼多人都死了,就我還活著,我向祖國提什麼要求都覺得對不起他們。”
李玉安樸實而簡單的話中,透露出的是一個革命戰士對黨、對祖國、對人民一片赤誠的心。
(四)甘於奉獻,默默無聞
1952年7月,李玉安帶著一身的殘疾回到了老家黑龍江省巴彥縣興隆鎮,在糧庫當了一名普通工人。
在他的履歷表上,只是說了他以前打過仗,負了傷,至於有什麼功勞,卻隻字未提。包括對他的家人,對認識的人,他都沒有說過自己曾經的功勞,他甘於做一個普通人。
圖 | 李玉安(左)
在糧庫,他幹了幾十年,做了警衛員、監裝員、加工員、保管員,不管在哪個崗位上,他都能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
李玉安幹得最久的還是糧食檢斤員,那個時候一些農戶為了能佔一些便宜,有時會給李玉安送一些豬肉、粉條之類的東西,就是希望他在計算重量的時候“抬抬手”。
每當這個時候,李玉安都是兩眼一瞪,說道:“這些東西趕緊給我拿走,休想透過我佔國家便宜。”
由於他工作上一絲不苟,糧庫的領導和很多的售糧戶對他的評價都是:老李就是一杆“公平秤”。
圖 | 李玉安和妻子
由於他工作表現突出,他16次被評為糧庫先進工作者,多次被評選為糧庫優秀黨員。
在生活中,他還保持著一種樸素和低調的作風。
他們家8口人,每月就靠他五十多塊錢的工資度日。儘管生活艱難,但他也沒有向組織上伸手。1978年,單位開始調整工資,他作為幹了幾十年的人,自然是有這個資格的。可是他偏偏把名額讓給了另一位生活困難的同志。
他們家的房子住了很久,也是破破爛爛的。單位分房子的時候,也考慮到他是糧庫裡的老人,準備給他分一間,家裡人得知後都很開心。可是李玉安卻不樂意了,他給家裡人做思想工作,表示想讓給其他沒有房子住的人。
自己的房子雖然舊,但是還可以住,別人連房子都沒有。就這樣,房子也讓出去了。30年來,他們家就一直住在擁擠的草坯房裡。
直到李玉安的事蹟被大家所知道,魏巍想讓他住更好的房子。親自給他所在縣的領導寫信,讓他交給他們的領導。可是那封信一直就在李玉安的手裡,沒有交給任何人。
圖 | 李玉安參觀部隊
他的生活雖然過得很苦,可是他從沒有想過要拿自己的功勞去跟黨和政府換取好處。許多人後來知道他的事蹟後,都問他為什麼有功不享?
他卻說道:“要說功勞,犧牲的戰友功勞是最大的!”
(五)功勳揭露,世人震驚
在李玉安回家的這些年裡,他知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烈士”呢?
答案是肯定的。
1951年,魏巍那篇《誰是最可愛的人》早已傳遍全國,在後來更是進入了中小學的課本,又怎麼會不被人知道呢?
李玉安的小兒子李廣忠在上學的時候,就學過這篇文章。回家的時候還特地問父親:“爸爸,課文裡的李玉安是你嗎?”
李玉安每次都說那只是重名而已。
不僅是他的兒子,很多人都問過他,問多了,李玉安也感到好奇。就讓女兒給自己讀了一下那篇文章。
一聽才知道,那就是他自己,沒想到已經被寫成了烈士。當女兒問他的時候,他還是笑著說道:“重名的人多了去了,打聽清楚了再說吧。”
在1964年的時候,他去縣裡換自己的殘疾軍人證。他遇見了自己以前的戰友王久海,王久海見到他時,吃驚得一時說不出話來。
過了一會才說道:“你還活著真是太好了,大家都以為你死了,追悼會都開了。”
李玉安既然知道自己就是書上的那個人,那他為什麼不承認呢?
在後來接受採訪時,他說道:“我張不開這個嘴,我不想讓人家說我‘吃老本’。”
他還說道:“當年做的那些事都有已經寫到書裡去了,全國人民都知道了。黨和人民都沒忘了咱,這已經夠了。”
1990年2月,李玉安66歲。他的小兒子有參軍的願望,於是他就想把他送到自己原來的部隊,繼承自己的革命理想。
這才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後來由於李玉安兒子的入伍手續一時沒有辦出來,4月的時候,他再次來到了老部隊。這個時候部隊裡剛好在開慶功大會,李玉安作為英雄被邀請上臺,將他介紹給了部隊的各位領導。
1990年4月21日,新華社播出了一條李玉安還活著的獨家新聞。這個訊息一經傳播,立即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一時間,成為了轟動全國的特大新聞。
一個月後,《人民日報》5月21日刊登了李玉安同魏巍會面的訊息和大幅照片。國內各大主流媒體紛紛報道了他的感人事蹟,號召人民群眾向他學習。
1990年8月9日,原志願軍司令員楊得志特地看望慰問了李玉安。同年10月,李玉安前往朝鮮參加了志願軍赴朝參戰40週年紀念活動。1994年10月,建國45週年,他邀請參加國慶觀禮,還受到了眾多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圖 | 楊得志
李玉安平常的時候,不求名利。但是當人民群眾有困難的時候,他卻熱心幫助。
20世紀90年代,家鄉興隆鎮的主幹道破敗不堪,一到下雨天更是無法行走。家鄉的百姓受盡了委屈,對此頗有怨言。李玉安見狀也很不忍心,他不顧自己的高齡,以及受傷落下的殘疾,去求各個廠子、商人,很快籌集了數百萬的修路資金。
1997年2月10日,李玉安因病逝世,從全國各地趕來了上千的人,大家都來送他最後一程。
在他的遺言中有這樣的一段話:“家鄉還有3條路沒有修好,大家要繼續努力完成。我的榮譽屬於戰友們,軍功章和證書交給組織。我死後,幫我向魏巍這些老戰友打個招呼。”
樸實的話語中,透露著他這個人的性格。赫赫戰功不圖名,默默奉獻不圖利!
李玉安在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堅決挺身而出,為了祖國的安全與勝利,他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回國復員後,他甘於做一個普通的人,做著普通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幾十年,繼續發光發熱。
這一次,李玉安真的離開了,但他永遠是“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