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曉玲
第1095期
水陽鎮美得醉人
站在巍峨的水陽江大堤上,江水滾滾北去,圩堤偉岸如磐,如一葉綠荷漂浮於水陽江畔。圩內河渠縱橫,良田萬頃,蟹池相連,樹木蔥蘢,村莊錯落。“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工程——“村村通”、“組組通”水泥公路,如條條玉帶,蜿蜒伸展,四通八達。有了公路,交通無憂,但外來遊客和返鄉探親友人,都喜歡劃上一條小船,乘上一葉輕舟,在碧波盪漾的水面上,臨風蕩漿,詩意大發。啊,好一派令人慾醉的水鄉風光!
散垾灘、洋垾灘,總面積各有八九百畝,是圩中心奇特的天然小湖,水域深淺相間,凹凸有致,特別宜於魚蟹鱉蝦生長。史載:“碧波千頃,水族繁茂,蘆葦叢生,浩淼幽深。”
千畝如湖 潦塘一角 垂釣中心
雁翅潦塘,竟有著1000多畝的大水域,湖水瀲灩,水質清純,櫓聲咿呀,楊柳依依,大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與天色共長”的詩情畫意。
水陽鎮人民正在依託自己位於蕪湖、馬鞍山、南京、宣城四市中心的區位優勢和水陽江連線長江黃金水道前哨的“橋頭堡”位置,刻意謀劃著江南水鄉特色旅遊景區的新藍圖:水陽江休閒垂釣中心,潦塘休閒渡假中心,雙盈、朝陽農家樂垂釣中心,裘公臻龍山莊休閒垂釣中心,吳村金陽紅休閒垂釣中心等等,遊客自駕小舟一日遊,水陽江江中衝浪,潦塘、散捍灘垂釣,追尋丁奉遺蹟,採集華佗故事,探訪陳毅元帥、粟裕將軍行蹤,尋覓本埠名門望族家史賢人……這些都是江南水鄉金寶圩水陽鎮十分吸引人們眼球的魅力所在!
清晨圩民划船上街“趕集“
水陽鎮富得誘人
由於上游來水原皆從扁擔河、運糧河、水碧橋、小河口等水陽江支流注入固城湖,所以自金寶圩建圩1200餘年間一直未有破圩記載。直至明朝初年,因劉伯溫於高淳築東壩建節制水閘,從此截斷了水陽江水洩洪,致使上游來水受阻改道,取水陽江與清弋江匯流後直入長江,從此增加了金寶圩四面的防洪壓力,導致了後來歷史上的六次破圩。據史載六次破圩記載是:
一、“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汛期,因山洪暴發,高淳境內東壩關閘(當時建成活動石閘,下游乾旱放水,上游洪澇下閘),導致山洪下洩的捷徑受阻,河水位抬高數尺造成漫堤。水退後,圩民開始加高增厚圩堤至次年三月”。
二、“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五月二十三日,洪水氾濫,仇公渡(現裘公渡)丁家灣、徐村坊三處決口……”
三、“清道光三年(1823)梅雨連綿數日,山洪兇猛,圩堤七處被衝潰”。
四、“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數日暴雨傾盆,山洪直瀉,北埂楊家塘段(現叫大倒田灣)處潰破。
五、“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梅雨季節,暴雨頻頻,中小雨連綿,前後達四十五天,山洪暴發,洪峰異常,五月二日風助水勢,濁浪滔天,在西埂團灣處(現袁村團灣)潰破。
六、“民國二十年(1931)寧國、宣城山區暴雨、大暴雨連降,因“發蛟”導致地下水沖決地面(群眾稱之發蛟),水陽江水位徒漲,六月十五日在裘公丁灣的龍王廟附近潰破。
此後,由於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投入,金寶圩便沒有再發生過潰圩現象,只有1949年、1954年、1980年、1983年、1999年、2016年發生過6次比較嚴重的內澇……
經過歷史上六次破圩,內外洪水漫衍,百里濁浪滔天,圩內許多古建築如宗祠、廟宇、官倉、驛站、民窯等,幾乎蕩然無存。雖其間有所修復,但不足百年遭遇一次特大洪水肆虐就要破圩,這似乎已成為一道難以突破的魔咒,緊緊地勒住了人們的身心。後來共產黨來了,才徹底解除了這道百年魔咒,讓種田人真正過上了旱澇保收的生活。我們向現存很少、那些依稀可覓的古蹟探尋,它們每一處都在向後人傾訴著一千八百年來的波瀾壯闊、瑰麗神奇……
新中國成立後,從省市政府到區鎮政府,把金寶圩的防汛當作頭等大事來抓。現在的水陽金寶圩堤,平均高程達海拔15至16米,圩堤厚度均寬6至8米,可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1954年、1998年、1999年三次都是超過歷史水位的特大洪水,九萬幹群,眾志成城,金寶圩在洪水中猶如一葉綠荷漂浮水面,可金寶大堤卻巍然屹立,固若金湯。平常年景,可實現抗洪排澇,旱澇保收。皖南魚米之鄉,生產成果累積,精神文明彰顯,令人驚羨不已!
地方政府投巨資修築護坡河岸,確保汛期抗洪渡汛,旱澇保收
在宣城市區有這樣兩句順口溜:“宣城有錢的在水陽,水陽有錢的在雁翅……”此話的含義是指,在宣城,水陽人最聰明,頭腦靈活,市場經濟意識較強,敢於第一個“抓螃蟹、吃螃蟹”。一是在市區買商品房的“水陽人”居多;二是某個新開發的小區樓盤,臨街的門面房都被水陽搞大船的人用集體“採購價”成建制地買走。而在水陽鎮,造大船和從事水運暴富的人,又數雁翅社群人居多。雖然近年來水運市場行情欠佳,水陽人從事水運破產的人也不少,但前期致富的人大致如此。
全鎮萬噸級海運集裝箱船達10餘艘
曾經輝煌一時的水陽江造船工業帶
據有關統計資料,這裡的農戶,一般人家都擁有數十萬元的存款。全鎮兩萬多戶,80%的農民住進了新樓房,30—40%的青年都在務工就業的城市買了住房。百萬元資產戶多達數千,千萬元資產戶早已陸續呈現,上億資產的超富戶也可數上一二十個。水運大戶胡昌軍、程紅福、周天祝等,他們建造了多艘自航的集裝箱萬噸海輪,勇立潮頭,躋身於新時代海運事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海上奮力拼搏與遊弋!
在這裡,藍天下幾百年沒有乾涸過的溝渠、湖塘,魚、蝦、蟹等捕之不盡,而且大都是天然繁殖,野生長成,味道鮮美,食之難忘。5萬畝天然水面,曾經是鵝鴨的天堂,如今大多“切溝斷稍”、“分段劃塊”,攔上了柵網,養起了十多斤重的黃白鰱鱅魚。5萬畝新開挖的精養蟹塘和幼蟹培育池,“塘與塘銜接,池與池相連”,放眼遠眺,鱗次櫛比,阡陌縱橫,一望無際。全鎮農業種養業產業結構面向市場需求的有效調整,進一步煥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人均收入連年增長,“家有餘糧、戶有存款”,曾經是人們的“夢想”,可如今“小康生活”早已成為現實。
水陽鴨腳包、鴨翅膀
水陽鴨腳包、鴨翅膀是當地聞名江南乃至全國的著名特產。生產鴨腳包的安徽省著名商標企業徐立平水陽三寶食品有限公司、宣城市知名商標企業錢德明食品廠、曹家喜“童子瓜”、生薑、蘿蔔醬菜釅製品廠、水陽茶幹日產量最大的劉朝明乾子廠等,他們的產品暢銷各地,遐邇聞名。
水陽鴨腳包、鴨翅膀生產有近40年的生產歷史,由於其價廉物美,貧富可炊,在市場上十分暢銷。目前全鎮鴨腳包、鴨翅膀加工作坊和規模經營企業達10餘家,小的作坊加工產量三五百萬只,大的企業廠家年產量逾千萬只,鴨腳包、鴨翅膀加工銷售比約為7:3,年總產值近億元,
水陽茶干與臭幹
水陽茶幹、臭幹已有1000多年生產歷史。因其採用傳統加工工藝和古法人工操作,磨漿特別細膩而韌性強,成品乾肉表皮色澤油亮,掰開後乾肉呈絲狀,咀嚼起來,色香味俱佳,味道獨特鮮美,令食者難忘。目前全鎮五香茶乾和臭幹加工作坊與企業達百餘家,日均生產銷售量50萬塊以上(冬季高峰期生產銷售量達百萬塊)。他們均以各自的銷售方式和渠道,將乾子銷往全國十多個省份和100多個大中城市。年產值超過5000萬元,還解決了當地近千人就業增收。水陽曹家喜乾子作坊生產的“曹氏茶幹”還是中國豆腐乾文化美食節全國百名參評廠家產品金獎得主!也是安徽省唯一獲得金獎的得主!
楊泗“金水陽“牌豆漿鍋巴
楊泗是全市聞名的豆漿鍋巴之鄉。水陽江畔“鍋巴嫂”張紹蘭從“一條扁擔打天下,兩口鐵鍋定乾坤”起步,如今已帶領楊泗社群200餘名”水陽嫂子”,先後辦起了四五十家“豆漿鍋巴”加工廠, 日產豆漿鍋巴3—5萬張,年產值2000萬元,在人們不經意之間,已做成了水鄉一個引領致富的朝陽產業。
水陽羊糕是當地聞名江南的地方著名特產。水陽羊糕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它切成0.2至0.4公分厚,大小呈5至6公分長、3至4公分寬,表面光滑,晶瑩透亮,羊肉、鱖魚肉、蒜花、豬蹄汁等均勻分佈,成塊凝結,看起來透明少肉,吃起來滿嘴生香。用竹筷夾起或用拇指和食指拈起,狀如膏脂,輕抖不散,富有彈性,咀嚼辛香,咽食生津,回味無窮。再配以小碟辣醬,澆上醬油麻油,上桌供客人蘸食,因其味道鮮美,口感純正,一直在市場上久譽不衰。
水陽羊糕
據初步統計,全鎮入冬加工“水陽羊糕”對外出售的約有六七十家。在水陽,飯店酒家大多銷售自已加工的羊糕。水陽飲服業下崗職工楊家發夫婦,紅白案通曉,單位解體之後,他們自起爐灶,也仿效他人摸索著賣起了瀘牛肉、烤板鴨、鹽水鴨和水陽羊糕。他加工製作的“楊氏羊糕”,終於在“羊糕之鎮”眾多製作者中脫穎而出,獨佔鰲頭,年產銷量居全鎮之首。據其介紹,他加工的水陽羊糕,當地帶皮本羊肉約佔75%,豬蹄肉汁約佔15%,蒜花、白糖、味精、精鹽、水份等調料約佔10%。春節期間,“楊氏羊糕”每天銷量可達二三百斤。總之,每年十至十二月三個月,“楊氏羊糕”大約銷售2萬餘斤。加上其他酒店餐廳和銷售者在內,整個冬季,全鎮每天可加工銷售“水陽羊糕”三四千斤,一季總量超過三十餘萬斤。按平均每斤50元計算,加工值超過1500萬元,純利潤500餘萬元,競形成了一個鮮為人知的菜品產業!更重要的,是解決了一部分人季節性就業增收,這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近年來,“水陽三寶”、“水陽羊糕”、“水陽茶幹”、“水陽蒸蟹”、“老蟹火鍋”等菜品已陸續成為外地人到水陽鎮慕名必嘗之菜,酒店老闆反映“回頭客”特多。可見水陽古鎮不僅產品美,人熱情,“水嫂”好看,而且菜品口感也好,許多外地客慕名而來,大快朵頤一頓之後,十分稱心滿意而歸。
金寶圩還是聞名全國和全省的“幼蟹之鄉”、“水運之鄉”、“造船之鄉”。金寶圩幼蟹產量與規模,被上海水產大學王武教授譽為“是‘華東唯一,全國第一’的‘中國蟹苗第一鎮’”。全鎮培育幼蟹、精養成蟹規模達到8萬畝,每年可產幼蟹10億隻,產成蟹2500餘噸、魚蝦近萬噸,水產品直銷蘇浙滬,空運粵港澳,純收入約達2個億!同時,也曾是全國最大的“造船之鄉”、“水運之鄉”,全鎮每年曾可造7000噸級以下鋼駁船百餘艘,總產值3個多億!該鎮還擁有千噸以上、萬噸以下大小鐵船600餘艘,運力百萬餘噸……
水陽鎮更是一方投資熱土
近年來,每年招商引資2、3個億。江蘇、浙江等地外來投資數千萬元,加工生產各類服裝皮鞋,遠銷蘇浙滬和海內外,加工產值逾億元。
還立足本鎮特點,盤活土地資源,內外招商引資,在船廠一帶規劃建設了水陽鎮食品工業園。目前落戶園區、建成投產的企業近10家(其中投資超過5000萬的水陽鴨腳包、鴨翅膀生產企業3家,水陽乾子生產企業2家),總投資逾3億元,百畝鎮級食品工業園漸趨雛形……
漸趨雛形的水陽鎮食品工業園
1994年,水陽鎮被列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0年,被評為“全國建立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2009年,被確定為“安徽省強鎮擴權試點鎮”;2010年,被中國漁業協會命名為“中國幼蟹之鄉”;2015年,獲安徽省“特色旅遊名鎮”;2017年獲“宣城市衛生鎮”、“宣州區綜合治稅先進單位”、“宣州區民生工程先進集體”、“宣州區招商引資先進單位”、“宣州區建立全國文明城市先進集體” ;2018年獲評“全國千強鎮” ;2020年,被評為“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等。
水陽江滔滔北去。
金寶圩氣象萬千!
水陽鎮人民,正承先啟後奮進不息!這裡的人們將傳承於古人,創新於當下,並期望著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系水陽鎮政府退休幹部、宣城市散文家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