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70多年前,廣袤的黃淮平原上,60萬人民解放軍戰勝80萬國民黨軍主力,進行了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略決戰,為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勝利基礎。
我們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為什麼能創造奇蹟,譜寫輝煌?站在淮海戰役紀念館裡,那一幅幅真實的老照片告訴我們:決定戰爭勝負的未必是武器和兵力,軍隊的戰略戰術運用、將士們的信心和勇氣、人民的支援和幫助,往往是更為重要的因素。
勝利之本,系乎民心。抗戰結束後,中國面臨兩種命運的抉擇。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民主聯合政府,國民黨政府則堅持獨裁和內戰的反動方針。在兩種命運、兩種前途的大決戰中,人民緊緊跟隨共產黨,用實際行動展示出人民的選擇。
淮海戰役中,人民群眾全力以赴支援前線,解放軍打到哪裡,人民群眾就支援到哪裡。據統計,戰役中共出動民工543萬,平均每一個參戰解放軍戰士的身後,就有9個民工在支援保障。莒沂縣運輸隊在長途跋涉中吃完了所帶的給養,最後兩天只吃了一頓飯,仍忍飢不吃運輸車上的糧食,將11萬斤麵粉全部送到部隊。莒南縣擔架隊有2700多名擔架隊員,其中1200人沒有棉褲,1300多人沒有鞋子,但無一人動用運送擔架上的軍鞋和被裝。因此,有人評價我們取得的勝利是“人民對我們黨有最大的信賴”“只要我們真正依靠人民,跟人民講清道理,人民……都是相信跟著黨走是對的”。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淮海戰役中僅糧食一項最多時每天就需要500多萬斤,能否保證糧食供應,至關重要。時任魯中南區支前委員會主任委員高克亭回憶說:“那期間,真是全黨動員、全民動員,從地委到區鎮,從村莊到各家各戶,組織民工擔架,籌集糧草物料,為支援淮海戰役積極行動起來。”當時,解放區人民剛剛翻身分得土地,家中並無存糧。加之連年災荒、糧食歉收,人民依舊缺衣少食。但他們忍受一切艱難,克服一切困苦,傾家蕩產,支援前線。一位叫馬德舉的軍需戰士回憶起那段歷史時,寫下了這樣的肺腑之言:地方支前萬歲。人民軍隊取得淮海戰役的勝利,靠的就是人民群眾。粟裕曾在《關於組織戰鬥》一文中指出:“戰爭不僅是軍事力量的對比,也是政治、經濟力量的對比,是各種力量的總決賽。要保障戰爭的勝利,一定要把人力、物力、財力等各方面的力量組織好;戰爭的哪一方能多動員些力量,哪一方就多一層勝利的保障。”
勝利總伴隨著犧牲。66天的激戰,3萬多烈士血灑疆場,除去戰場休整時間,平均每天犧牲人數達700人,每2分鐘就有一位烈士犧牲在戰場。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1947年,山東海陽縣農民青年馬鳳坤在母親動員下參了軍,成為華野13縱112團的一名炮兵。村口,母親和唯一的兒子告別,母親含淚囑咐,兒子一步三回頭。誰也沒想到,這一別竟成永別。年輕的馬鳳坤來到淮海戰役前線,在一次戰鬥中壯烈犧牲,長眠異鄉。千里之外的母親,在他走後,常在村口眺望。當村幹部遞給她一份烈士犧牲通知書時,母親顫抖著手,把犧牲通知書緊緊貼在胸口,沒有流淚,只邁著小腳往家挪。鄉親們來看母親,母親總是說:“誰說俺沒了兒子,前線的戰士都是俺的兒子。”打那後,母親日夜趕做軍鞋。後來,母親去世了,彌留之際,留下兩個遺願:找到兒子的墓,每年替她燒一炷香;讓自己的墳墓向著南方,兒子犧牲的地方。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時光遠去,烈士們以熱血忠魂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的堅定信仰和不怕犧牲的精神,將永遠銘刻在後人心中,而淮海戰役留給我們的,是太多值得思考的東西。延安時期,毛澤東在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談話時指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力量。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於反動派,而是屬於人民。”淮海戰役的勝利,充分體現了在我們黨領導下人民群眾的強大力量,充分體現了人民才是革命勝利的源泉,才是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依靠人民,我們將戰無不勝。 (董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