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峽 遊——石寶寨
遊輪日夜兼程,前往石寶寨前行,大家心裡很是企盼嚮往,還有幾分不盡興,明天就要結束這愉快而難忘的旅行了。 遊輪不停地往前行駛,人們的心也緊緊跟隨,眼死死地盯著前方。好久,好久,遠遠的,遠遠地見到一片密密濛濛的綠,漸漸近了,綠也越來越濃,石崖上的綠海中高聳著亭樓。葉華勳說那就是石寶寨。大家的心跳激烈,只差沸騰了。到了!到了!心沸騰,沸騰了,情澎湃,澎湃了。寨樓在一座懸崖上,周圍樹木挺拔,花草茂密,鬱鬱蔥蔥。我們迫不及待,爭先恐後地下船往前奔去。好一陣來到石寶寨塔樓下欣賞,拍照。領隊不斷地大聲催促“,快,快!往前走,後面的跟上,逗留一個小時。轉來再照相!轉來再照!”好不容易才踏上石級,石級陡峭、長,起碼有六七十度的傾斜。
好不容易進了石寶寨。石寶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江三峽30個最佳旅遊新景觀之一,美國探險頻道中國七大奇觀之一,世界八大奇異建築之一。石寶寨位於重慶市忠縣境內長江北岸邊,被稱為“江上明珠”,距忠縣城45千米。此處臨江有一俯高十多丈,陡壁孤峰拔起的巨石,相傳為女媧補天所遺的一尊五彩石,故稱“石寶”。此石形如玉印,又名“玉印山”。明末譚宏起義,自稱“武陵王”,據此為寨,“石寶寨”由此而來。石寶寨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經康熙、乾隆年間修建完善。塔樓倚玉印山修建,依山聳勢,飛簷展翼,造型奇異。整個建築由寨門、寨身、閣樓(寨頂石剎)組成,共12層,高56米,全系木質結構。
石寶寨,原建9層,寨頂有古剎天子殿,隱含“九重天”之意。頂上3層為1956年修補建築時所建。2009年,歷時3年多、耗資近1億元人民幣搶救性保護工程全面完工重新對外開放。重新亮相的新石寶寨,在巨型圍堤環繞下,成為長江上一處大型江中“盆景”,享有長江“小蓬萊”的美稱。
石寶寨。
石寶寨景色明末農民首領譚宏起義,會據此為寨,故名石寶寨。石寶寨峰頂的天子殿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2-1619),由忠州知州尹喻建立,距今四百多年。清代康熙中、乾隆初曾多次維修,最近一次重修為清咸豐八年(1858年)。寨樓的建造晚於天子殿,始建於乾隆初年,嘉慶二十四年(1795年)貢生鄧洪願等重修。
石寶寨塔樓依玉印山而建,飛簷展翼,極為壯觀。閣樓共12層,通高56米。寨頂有古剎天子殿,臨巖築牆、殿宇巍峨、蔚為奇觀,還有文物陳列室、鴨子洞和流米洞等。
石寶寨以奇特的建築和許多有趣的傳說聞名於世。被列為“世界八大奇異建築”之一。1979年對外開放以來,年接待中外遊客近22萬人次,被中外旅客譽為“江上明珠”。
石寶寨是一座拔地而起四壁如削的孤峰 清乾隆初年,藉助架於石壁上的鐵索在山頂修建了一座寺廟,嘉慶年間又聘請能工巧匠研究如何取代鐵索上山,於是便依山取勢修建這座九層樓閣從此,香客及遊人可免攀援鐵索之苦,上樓直達山頂,1956年又加以修建改為12層, 如今這裡已成為遊客眺望長江景色的“小蓬萊”了。
寨門為磚石結構,高6米餘,上題有瓷嵌“小蓬萊”三字。寨門正反兩面,有“五龍捧聖”、“哪吒鬧海”等浮雕,精巧細緻,栩栩如生。
寨內有三組雕塑群像,其一為巴蔓子刎首保城的故事,其二為張飛義釋嚴顏的三國故事,其三為巾幗英雄秦良玉的故事。寨頂有古剎一座,名“蘭若殿”;寨下有古樸雅緻的石寶街。
石寶寨,巧奪天工 建築奇觀。她是我國現存體積最大、層數最多的穿鬥式木結構建築。2003年三峽蓄水發電之後,長江水面將上升道寨門口,木寨周圍將形成一個120多畝的水面湖泊,石寶寨將由山寨變成“水寨”。
三峽大壩後成了“水寨”。據重慶市忠縣文物局局長黃建華介紹,石寶寨保護工程已經完工,其中的文物古蹟得到了很好儲存,忠縣將於4月17日重新開放石寶寨景區,票價最高定為50元。該景區估計每年可以吸引海內外遊客40餘萬人,實現旅遊收入3000萬元左右。 坐落於重慶忠縣長江北岸的石寶寨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是我國現存體積最大、層數最多的穿鬥式木結構建築,被稱為“世界八大奇異建築”之一,也享有長江“小蓬萊”的美稱。
為了解決山門前滑坡地帶形成大量滲水這一難題,他們在滑坡地帶向下深挖了30米,加上地面的20米,一共修築了50米高的水泥擋牆來形成貼坡圍堤。2009年4月17日,歷時3年多、耗資近1億元人民幣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市忠縣石寶寨搶救性保護工程全面完工,景點重新對外開放。重新亮相的新石寶寨,在巨型圍堤環繞下,成為長江上一處大型江中“盆景”。2009年4月17日重新開門迎客。
石寶寨全寨共分兩部分,山下9層和山上3層錯落有致,從遠處眺望 12層樓重簷高聳,渾然一體,宏偉壯觀,共高50米,閣內每層石壁上均有題詠。山頂為平坦石壩, 有古廟天子殿,創建於康熙、乾隆年間,是此寨最高點。登殿憑眺,滾滾長江,碧空帆影,無限景色,一覽無餘,美不勝收,很令人久久回味。
我在石寶寨中同帶隊領導,我的老搭檔葉華勳相遇,我倆很是興奮,邀約在一副壁畫——石寶寨全景畫前留影一張。在標有四川省80年立的“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石寶寨”碑文的背後我同阮曉峰和楊扶著刻有“石寶寨”的石碑留影一張,七個膠捲用光了。一個多小時候,我們才依依不捨地告別了石寶寨。
晚上,夏令營開了一個總結會,評選優秀領隊和優秀員營。大會由葉華勳主持,透過各隊提名,介紹事蹟,然後無記名投票,我和玉屏小學郭老師,張老師等四人當選,我隊阮曉峰和楊紅評為優秀夏令營營員。獎現金30元,15元.
幾天裡,營部利用晚上,還組織了故事會,搶答題,猜謎,歌詠等活動三場。
每天發兩瓶礦泉水,兩袋可口可樂,我全部留著回家當禮物送人了。
第七天下午5點多完成了三峽七日遊,凱旋了。
我和同學們都滿載而歸,見聞,知識,小禮物,七個膠捲的照片。
彭陽項鍊就買了十幾條。金燦燦的,很是令人喜歡,羨慕。我見他愛不釋手的可愛的模樣,開玩笑說:“賣一條給我嘛,給你師母啊!我沒有呀!”
“我才不幹呢!我給我媽媽的禮物。”
“我加倍嘛!”
“不賣!加二十倍我都不賣……”
“哎呀……賣一條給老師嘛,咋這麼小氣喲,小氣鬼!”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
“誰都不賣,這是給我媽媽的禮物!誰都不賣,誰也別打它的主意,休想買去!”
“我不會要你的,我試探你大不大方。”我笑著說。其實,他是我表妹的兒子,我的確是試探他。
第二天我便馬不停蹄地給岳父,二嫂,內弟,姨妹家送禮物去了——兩瓶礦泉水,兩袋可口可樂。內弟和姨妹家的女兒還有三峽石的造型。我家的是《全家福》。這全家福是由九塊三峽石組成的。一塊兩寸橢圓的三角石做底座,一塊長三寸的石豎立著做靠背,一塊長兩寸的石做爸爸的身子,一塊蛋形石做爸爸的頭,腦袋斜靠在媽媽的頭上;媽媽是三塊石組成,孩子是兩塊石造型。孩子和媽媽緊靠在那塊長三寸石上。爸爸穿西服,白村衫,系領帶,媽媽穿花裙,孩子著童裝,三寸豎立石上書寫著俊美而醒目的行書字型“全家福”三個大字。造型精緻,小巧玲瓏,惟妙惟肖;寓意耐人尋味——國策,幸福美滿。很是討人喜歡。
後記:此遊記是28年後續寫,參考網路資料完成。但事情及經過都是真實可信的。再次宣告,事隔多年,難免有不盡人意,請諒!
(圖片來自網路,如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