琺琅這個詞讀著奇怪,寫著也奇怪,這是因為它其實是音譯的。
在隋唐時期,西域的一些地區被人們音譯為佛菻。一些古籍中也將東羅馬帝國稱作佛菻。
因此,當時東羅馬帝國與西亞地中海沿岸諸國製造的嵌釉工藝品流入中國後就被泛稱為了佛菻嵌,有時也被稱作拂郎嵌,或者直接簡稱為佛菻、發藍,最終演變成琺琅[fà láng]一詞。
於是,在中國乃至整個東亞地區,這種在金屬外附著釉料燒製成器具的工藝被稱作琺琅工藝,琺琅則指代這種材料本身,同時也指用琺琅工藝製造的器具。
琺琅碗
來源 | 某拍賣企業宣傳頁面
琺琅器的製作工藝在元朝傳入中國,到了明代,琺琅器由宮內設定的“御用監”生產。
明朝景泰年間琺琅器在北京被大量製造,興盛一時,尤其是銅胎掐絲琺琅工藝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清朝建立後,朝廷也設定造辦處專為宮廷提供琺琅器具。雍正時期,我國工匠解決了琺琅釉料依賴進口的問題,研製出國外已有的九種顏色,同時還增設了多種國外沒有的顏色。乾隆時期琺琅的工藝、技術和產量達到了頂峰。
來源 | 某拍賣企業宣傳頁面
眼尖的小夥伴可能發現了一個小細節——景泰年間!這與景泰藍又有著怎樣的淵源呢?
由於明朝景泰年間的琺琅器製造十分興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加之青藍色在琺琅器中十分常見,因此後世也將琺琅器具稱作景泰藍,有時候景泰藍也特指製作精良的銅胎掐絲琺琅工藝品。
要澄清的是,景泰藍並不特指景泰年間出產的琺琅器,景泰藍這個詞也並不是在景泰年間被創造出來的。
事實上,景泰藍這個稱謂出現的時間很晚,基本上是到了清朝之後人們才普遍將琺琅器稱作景泰藍。
弄清楚琺琅一詞的由來以及琺琅與景泰藍的關係,下面我們來看看搪瓷是怎麼回事。
來源 | 某商家宣傳頁面
從工藝上看琺琅和搪瓷十分相似,都是在金屬外面燒結一層釉質,不過琺琅器多用銅胎或銀胎,搪瓷則常以鐵為胎。另外,釉質起到的功能也不一樣,琺琅外的釉質主要用於裝飾,而搪瓷主要用於防鏽。
近代,鐵製品防鏽的技術和工藝還不成熟,搪瓷因其輕便、抗刮、耐腐蝕、易清潔等特性成為當時日用品中最常見的材料之一。此外,它也常用於一些醫療器具中。
歷史影片中經常出現醫用搪瓷器具
來源 | 某商家宣傳頁面
那個時候我國正趕上動盪的年代,由於早期國家標準的不完備,搪瓷和琺琅並沒有嚴格的定義。1918年到1956年,搪瓷和琺琅在含義上處於共用期。
隨著國家標準的更新與完善,搪瓷與琺琅“分道揚鑣”,它們各自在材料、工藝、檢驗標準上都有著不同的標準。
另外,在生活用語中,搪瓷多指代金屬外附有釉質的日用器具,而琺琅和景泰藍特指用琺琅工藝製造的工藝品。而當下流行的日式琺琅鍋之所以不叫搪瓷鍋,主要受到了翻譯上的習慣和宣傳因素的影響。
來源 | 某商家宣傳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