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沒煩惱。上文中蟠桃作為玉帝和王母的私產,籠絡控制群神的重寶,竟然會讓一隻猴子去看管,而且完全沒有任何針對孫悟空的監管機制。這一切都不合常理。難道整個天宮,玉帝就找不出一個比孫悟空更適合管理蟠桃園的人了麼?咱們來看看猴子之前的所作所為。
首先,孫悟空這野性未訓,極難管理。
他闖東海,武力搶走定海神針鐵,並勒索四海一套裝備;大鬧地府,勾銷生死薄;受招安當個弼馬溫吧,他還嫌官小反出天庭;天庭問罪,他棒打巨靈神,打傷小哪吒。
其次,孫悟空資歷不足,政治表現極為幼稚。
在管理蟠桃園之前,孫悟空只當過半個月的弼馬溫,而且很快就撂挑子走人了。他完全沒有管理這麼重要部門的經驗,外行管理內行,很容易被基層工作人員忽悠排擠。
最後,孫悟空他是隻猴啊!不吃桃的猴子不是一個好猴子,玉帝竟然讓一隻猴且野性未訓的猴去管理蟠桃園!
除了上述任命很反常,孫悟空接手蟠桃園後,蟠桃園工作人員的表現也極其不合理。下面咱們看看猴子是如何偷桃的。
猴子道:“汝等且出門外伺候,讓我在這亭上少憩片時。”那眾仙果退。他們就這麼走了,留下一隻猴在桃園裡,悲劇就此發生了。而且猴子遲二三日,又去設法偷桃,盡他享用。孫悟空每隔兩三天就來一趟蟠桃園,每次來了就以自己要在園內睡午覺為理由把園內工作人員都趕走。這種做法,竟然沒有任何一個工作人員質疑嗎?而且,孫悟空偷吃了不止一次,到七仙女來摘桃的時候,先在前樹摘了二籃,又在中樹摘了三籃,到後樹上摘取,只見那樹上花果稀疏,止有幾個毛蒂青皮的。園裡的土地和天天在蟠桃園養護桃樹的力士竟然全都沒有發現。
那猴子究竟偷了多少桃子呢?
孫悟空偷桃之前,“老樹枝頭,桃熟大半”。等他偷完後,“花果稀疏,止有幾個毛蒂青皮的”。僅老樹而言,孫悟空不僅把熟桃都吃了,剩下的能吃的他都給吃了。咱們保守估算一下,後樹共一千二百株,每株樹上能吃的桃子算上三十顆不過分吧,這麼算下來,後樹能吃的桃子一共三萬六千顆。就算猴子一天吃一株樹,一天三十顆,那也得連續吃上一千二百天。那猴子從受招安到偷老君仙丹逃回花果山,總共多久呢?半年光景,這半年裡,他前半部分每天無所事事到處溜達。後半部分時間看管蟠桃園,也是三五天一去,但還沒開始偷吃。正兒八經偷吃的時候,也是三兩天去偷吃一次,每次偷吃時間並不長。滿打滿算,猴子偷吃蟠桃總共歷時兩個月,兩天偷吃一次,也就偷吃了三十回,這麼算下來的話,猴子每次偷桃必須偷吃一千二百顆。
這可能麼?換成豬八戒的話我覺得有可能。那麼,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呢?在猴子接任之前,蟠桃園已經出現了巨大的虧空,想要抹平虧空,就得設法找個人來當背鍋俠。找誰?猴子啊,難道還有比猴子更合適的人選麼?
玉帝借蟠桃下了一盤大棋,在漫長的歲月中,蟠桃的供應日趨緊張,早已入不敷出,馬上臨近蟠桃大會,這個虧空正好可以轉嫁到猴子身上,完美轉移矛盾,不是我不發啊,是猴子偷吃了,此為其一;沒有蟠桃的供給,這五百年一次的天災是無法靠外力去躲避的,只能硬抗,這勢必會對道教一派造成沉重的打擊,所謂認為財死鳥為食亡,在生死攸關面前,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更何況是神仙,道教內部必然會出現相互傾軋的結果,蟠桃供應不足,會大幅削弱道教在天人兩界的實力,此為其二;道教實力削弱,必然會導致新興勢力的崛起——佛教,玉帝借蟠桃危機,將佛教從幕後扶植到臺前,順勢將道教對自己的不滿轉移到佛教身上,此為其三。
此一石三鳥之計可謂完美,但道祖可不是吃素的,想要拿捏我,不存在。針對玉帝的謀劃,老君給予了反擊,雖然老君不清楚玉帝的具體意圖,但也能大致猜測出一二,於是就上演了一出計中計。猴子從七仙女口中聽說蟠桃會竟然沒有請他,頓時怒從心頭起, 惡向膽邊生,定住眾仙女,奔赴瑤池,打鬧了蟠桃會,藉著酒勁,亂撞到了兜率宮。這裡大家注意了,“但見丹灶之旁,爐中有火”,證明猴子進來之前至少爐子旁邊是有人在看著的。王母娘娘的蟠桃盛會可是馬上就要開始了,按理說老君肯定會先去赴宴,可老君卻和燃燈古佛在三層高閣朱陵丹臺上講道,眾仙童,仙將,仙官,仙吏都侍立左右聽講。一個人去還不成,門下所有人都跟著去了,留下一座空宮,給猴子偷丹創造了便利條件,於是猴子把爐左右安放的五葫蘆丹藥吃了個精光。
猴子丹滿酒醒之後,自知闖的禍比天還大,若驚動玉帝,性命難存,於是自己跑回花果山老家。猴子跑了,那玉帝得知猴子偷吃丹藥的反應是什麼呢?書中寫到,早有四位大天師叫到:“太上道祖到了。”玉帝連同王母娘娘相迎。老君朝禮畢,道:“老道宮中,煉了些九轉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會’,不期被賊偷去,特啟陛下知之。”玉帝見奏,悚懼。悚懼,整個西遊裡只見到過一次,這也是玉帝最失態的一次。之前蟠桃被盜、宴會被鬧、聽說猴子假傳聖旨等訊息時,玉帝的反應也只是疑惑、大驚、大惱等字眼,而唯獨聽見仙丹被盜時,玉帝表現出了悚懼,由此可見玉帝對丹元大會的重視程度,也能表現出玉帝對老君的懼怕。
從文中描述來看,丹元大會是玉帝籌辦,老君出錢,借老君的金丹來拉攏人心或者密謀重要的事情。從玉帝的重視程度來看,金丹要比蟠桃金貴得多,能生死人肉白骨,也能讓吃丹者煉就金剛不壞之軀。玉帝借老君之手籌辦丹元大會,得益者為玉帝,但老君屬於出力不討好,對於老君來說不開最好。之前玉帝和老君的關係很微妙,都在彼此能接受的度中相互試探,可猴子偷丹之後,老君的態度很明確了,我攤牌了,不裝了,撕破臉了。蟠桃被猴子偷了是吧,我的金丹也被猴子偷了,你不是想開丹元大會麼,不好意思,沒了,反正明面上是沒了。玉帝和老君之間的那層窗戶紙被捅破了,這造成玉帝目前被動的局面,也是因為仙丹被盜,玉帝對猴子起了必殺之心。
點關注,不迷路,如果各位看官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