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網上有很多,但其中也充斥著大量的謠言。比方說去年微信朋友圈傳得很火的“2021年糖尿病診斷標準改變,老年人血糖值提升了”等謠言。其實,糖尿病診斷標準一直都沒變過。
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說糖尿病診斷的生化標準。以下標準指的是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mmol/L)
空腹 |
糖化血紅蛋白 |
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餐後2小時) |
|
正常 |
<5.6 |
≤5.6% |
<7.8 |
糖尿病前期 |
5.6~6.9 |
≥5.7%~6.4% |
7.8~11.0 |
糖尿病(非孕期成年人) |
≥7.0 |
≥6.5% |
≥11.1 |
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通俗講就是醫院抽血測的血糖濃度。而我們日常使用的家用血糖儀測的是毛細血管全血葡萄糖濃度。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用血糖儀測的結果和醫院的不一樣。
在空腹狀態下,毛細血管全血葡萄糖濃度和靜脈全血葡萄糖濃度是相同的,而靜脈全血葡萄糖濃度比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低12%~15%。換而言之,使用家用血糖儀測得的空腹血糖濃度比醫院抽血測的結果低12%~15%。也就是說在家使用血糖儀測得的空腹血糖值÷(85%~88%)就可簡單推算出你的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
使用家用血糖儀測量空腹血糖所得結果÷(85%~88%)以後的結果才可以用來和上面的診斷標準進行比較。舉個簡單的例子,家用血糖儀測量空腹血糖結果為5.5mmol/L,那麼5.5÷(85%~88%)=(6.25~6.47)。(6.25~6.47)和上面的診斷標準比較的話,這個血糖值就屬於糖尿病前期了。當然一次的結果不能作為最終結果,需要隔日多次測量。偶爾的一次血糖值超標並不能說明什麼,還需要多次測量才能下最終結論。
測量空腹血糖時,必須要禁食8小時以上,並且測量時間最好在早上7:00~8:00,最遲不得超過9:00。
關於大家關心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應該控制在什麼範圍內合適,今天也一併告訴大家。
糖化血紅蛋白 |
<7.0% |
餐前半小時血漿葡萄糖 |
4.4~7.2mmol/L |
餐後2小時血漿葡萄糖 |
<10.0mmol/L |
血壓 |
<140/90mmHg |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標準指的是靜脈血漿葡萄糖濃度而不是毛細血管全血葡萄糖濃度。在家使用血糖儀測量時,結果不需要÷(85%~88%),因為餐後動脈的葡萄糖濃度要比靜脈葡萄糖濃度高,而毛細血管全血是動脈和靜脈的混合,因此不需要換算。血糖儀測得的結果可以直接和標準進行對比。需要注意的是空腹血糖是需要換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