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痛苦,就說明你對生活還抱有希望。
——路遙
希望就像一顆可口的糖,吸引無數的人奔著它前行,哪怕頭破血流,哪怕遍體鱗傷。
對美好的嚮往,對幸福的憧憬,對未來的渴望,閃動著每個心中充滿希望之光的人。
努力充滿艱辛,生活滿是苦痛,淚水流乾,心中滿是傷痕,笑容依舊不改,因為這樣,才會有更絢爛的生活。
1、父母的缺失,給孩子未來的路埋下暗礁。
《雲邊小賣部》中的劉十三,從小被父母遺棄,跟著外婆生活。他把母親留給他的紙條當做人生目標去努力:
“考清華北大,去大城市工作,找一個愛你的女孩子結婚。”
別的孩子休息,他學習;別的孩子玩耍,他學習。數學題弄不明白,他就背下來。
他用自己認為可行的辦法在努力著,沒有媽媽的指點,沒有父親的陪伴,只有外婆的疼愛。
小小的身影每天都在忙碌,只希望透過這樣的努力可以見到媽媽。
很辛苦,卻沒有正確的方法。放棄玩耍的時間,也沒有換來理想的成績。
在希望與失望的交織中,劉十三的自信心在一點點消逝。他害怕失去,害怕定下的目標不能實現。
在本該獲得鼓勵的年紀,自己默默承受一切希望的幻滅,一顆未經世事的心越來越脆弱。
遇見難題除了選擇退縮,除了委屈求全,他別無他法。
牡丹手上多了個銀色戒指,他細緻追問或者每當她夜不歸宿,從不知名的車上下來時,他詢問一下,也許他早就知道她出軌的事實。
他的心裡也許早已感覺牡丹並不愛他,他害怕自己的逼問會讓自己再也不能站在牡丹身邊。
他選擇沉默,選擇漠視,選擇陪伴,內心特別希望牡丹能看在自己對她好的份上,能夠留在他身邊。
2、一個人只有善良會讓自己傷痕累累。
小的時候,善良可以讓自己少卻很多煩惱,不去想那麼多細節,不去刻意討好誰,不去用心維護誰,吃好,玩好。
長大後,人和人的相處有了利益夾雜在其間,別人和你要好,你能帶給別人什麼?別人又能給你帶來什麼?
總以為自己不對別人提要求,就是對別人最大的善良,不讓別人為難,是對別人最真的心。
沒有需要就是缺乏思想,沒有思想就是缺少敏銳,沒有敏銳就相當於沒有價值。
人和人之間,說到底就是相互取暖,彼此相扶,彼此成就。你什麼也不能為別人做,像你這樣單純、善良的人一抓一大把,和不和你在一起就不那麼重要了。
劉十三步入社會,進公司實習,對別人除了善良還是善良,大家看他的眼光除了瞧不起還是瞧不起。
在工作單位,自己拿不出業績,就沒有可以站穩腳跟的資本,灑出的善意在別人眼裡就沒有了價值。
金子般的心,在不懂的人眼裡就是笑話。沒有人同情,沒有人幫助,沒人鼓勵。
3、生命是有光的。
在痛苦中掙扎的人,看到更難的人,更容易感同身受,願意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成全那個人。
劉十三看見智哥被逼迫得頭破血流,他將自己捱餓都捨不得用的兩千元錢幫他墊付了賠償款。
擺小攤兒的人,知道他沒有錢吃東西,依然為他做。
劉十三對自己已經絕望了,仍然想著用最後的兩千元錢,給小攤主安上了電燈。
程霜身患絕症,卻因為他的友善,他的善良,願意為他付出一切。
人活著,不要總想自己的陰暗面,無論是在角落裡,還是在陽光下,都有看不見的光在散發著。
雖然微弱,不知道會溫暖到誰,不知道會幫誰照亮前行的路,不知道會成為誰站起來的勇氣。
人活著,專注自己在意的,別人的嘴長在別人身上,我們左右不了,我們能左右的只有自己。保持努力的心,收穫總有一天會來到。
4、平靜地接受在意的人離開。
人和人在人生的路上相互陪伴,一起行走,是一種緣分。沒有誰能和誰永遠相扶。
每個人都是彼此人生路上的一段風景,都是生活長影裡的一個小人物。
在劉十三事業將要有所起色的時候,外婆突然離開了他。大雪寒天,他為了給外婆點燈照路,凍暈在山上。
程霜在他失去至親後離開,回新加坡做手術,無音訊。
球球因她父親出事,被送到福利院。
曾經,中秋節的時候還是親密無間的四個人,幾個月的時間,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個人坐在院子裡。
物是人非,大概就是這個樣子吧。
誰都無法預料明日會是什麼樣子,當意想不到來臨時,不管你能不能接受,都要承受。
親人的故去,朋友的離開,人生就是在這樣的分分合合中品嚐人生百味。
寫在文末
生命是有光的,我熄滅以前,希望能夠照亮你一點,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
我愛你,你要記得我。
這是程霜最後留給劉十三的。
只要生命在,光就在。踏踏實實做好自己該做的,認認真真完成自己該完成的,在努力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屬於自己的光就會逐漸散發。
現實殘酷且無情,哭著、爬著都要站起來。自己的路只能自己堅挺地走下去。習慣了堅強,哪裡都風景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