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時代拋棄一個人的時候,總是靜悄悄的。
在風平浪靜的工作日,也許就有人被職場拋棄了;在闔家歡喜的團圓夜,也許就有人被生活拋棄了;在風起雲湧的競爭中,也許就有一大批人被拋棄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相信我們都會接觸到“拋棄”這個詞。
對此,很多人都會疑惑,不是說生活越來越好嗎?怎麼會出現拋棄的情況呢?
其實,生活越來越好,那是不可否認的。只不過,生活的好,並非是普通人的好,而是精英的好。我們只要看看“二八法則”就明白了。
比如說一塊大餅,你的老闆切了百分之八十,而只留給員工百分之二十。可是,員工越來越多,那終究會有員工連“餅乾渣”都分不到,從而被職場淘汰了。
很多時候,生活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簡單,殘酷且現實,才是它的本質所在。
就拿我們熟知的“叢林法則”來說,弱者被強者吃掉,或者說弱者被強者淘汰,那就是很現實的事兒了。
可以說,人到中年,正處於“被淘汰”的風口上,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了。
02
一位中年人感慨,我奮鬥半生,竟淪落為外賣員,實在狼狽。
前段時間,同行的劉先生被單位辭退了。年已45歲,且是工商專業出身的他,並沒有過硬的一技之長,所以一直處於失業當中。
他向很多企業都投了簡歷,可是,一切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沒有收到任何的回覆。
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問了做HR的老同學,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說人到中年,連去工作的價值也沒有了嗎?
做HR的老同學說:“你已經45歲了,怎麼那麼幼稚呢?職場不看價值,還能看什麼呢?你這個年紀,只能是老闆看了都想辭退,哪怕你學歷再高,也不會有人要你。沒辦法,這就是赤裸裸的職場年齡歧視。”
聽到老同學尖酸刻薄的話後,劉先生只能到處打零工去生活了。
由於他自己有一輛小車,所以他去開網約車賺錢。後來,他覺得開網約車的成本太高了,便直接送外賣去了。
在送外賣的過程中,劉先生才發現,原來有很多跟他同樣年紀的人在送外賣,其中還不乏一些創業失敗的老闆。
那一刻,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不只是自己被淘汰,而是大部分人,都需要面臨被淘汰的危機。
03
我們不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自然界總是會出現“優勝劣汰”的情況呢?
很簡單,每個人都想擁有更多的資源。這個時候,勢必就有人要退場。所以說,你取代我,他取代你,一直迴圈下去,才是世道執行的真相。
有這麼兩個新聞。
一位51歲的銀行銀長,由於辭職後創業失敗,只能去送外賣,活得特別狼狽。只是,迫於生活,他不能不低下高貴的頭顱。
一位81歲的企業家,中年的時候開始發跡,然後一直做大做強,擁有了好幾千萬的身家。可是,他卻在六十多歲的時候破產了,如今只能流浪街頭。
上述這兩位,理應是行業的大牛了,為什麼都會面臨被“淘汰”的結果呢?
還是那句話,時代拋棄你的時候,不會在乎你是誰,也不會在乎你的以往有多輝煌。
就拿如今盛傳的“35歲職場定律”來說,35歲或者40歲後便失業,甚至不會有公司聘用,這不就是一種悲哀嗎?
以上帝視角的角度來說,其實這並非是悲哀,而是“物競天擇”的體現。人類,終究是一浪蓋過一浪。如此,取代,就會成為現實。
04
你終究會明白,未來幾年,這些人會被時代靜悄悄地拋棄。
第一類人:跟不上時代發展的人。
時代發展轟轟烈烈,如果我們跟時代脫節,甚至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相信我們都會被時代所拋棄。落後就得捱打,這是千古不變的定理。
第二類人:盲目跟風的人。
在大眾心理學中,有一個“羊群效應”。普通人總是喜歡跟風,然後成為別人的韭菜。而韭菜的命運,除了被割,貌似再無出路。
第三類人:體力勞動者。
人工智慧快速發展,它所能適應的崗位越來越多。這個時候,體力勞動者有很大的機率會被淘汰。也就是說,淘汰我們的,不僅是人,還有非人的人工智慧。
第四類人:缺少一技之長的人。
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在社會上生存下來呢?並非是高學歷的考試機器,而是有一技之長的人。單有學歷,而沒有一技之長,很容易被淘汰。反之,既有學歷,又有一技之長,那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
所以說,人,還是需要審時度勢,然後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關鍵的時候抓住時機,多面開花,才能安穩一生。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