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吳岱陽
耳朵作為五官之一,對一個人的顏值有著重要意義。耳朵外形的缺損雖不會威脅生命安全,但旁人異樣的眼神、嘲諷的言語卻能給人造成心靈傷害。台州有個年輕人,因為耳朵殘缺,即使遇見心儀的女生也不敢上前打招呼。
小潘(化名)年僅24歲,卻整日鬱鬱寡歡、沉默寡言。因為他的右耳耳垂一帶,明顯缺少了一部分耳廓。
小潘的右耳並非天生畸形,而是幾年前一次車禍所致。由於當時經濟問題,家裡也沒想過耳朵對一個人影響有多大,認為只要耳朵能正常聽見聲音就可以了,沒想過給耳朵做整形。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潘卻經常因為這次經歷留下的傷疤被身邊人各種譏諷。家裡長輩眼瞅著小潘到了談婚論嫁的歲數,耳朵畸形確實影響容貌,於是他們到處求醫,希望能給小潘的耳朵做個整形,恢復正常的耳朵形態。
去年,小潘一家到台州恩澤醫療中心(集團)恩澤醫院求醫,遇到了手足外科副主任醫師易利奇。
易利奇評估後,認為可以修復。
耳朵再造成形術是一種針對耳廓缺損或全耳缺損進行重建修復的手術,在整形修復領域,屬於手術難度最高的手術之一。
耳朵結構之複雜,決定了手術重建中對細節把控的精確度,耳廓血管纖細,也要求醫生必須具備高超的超顯微技術。耳廓斷離、斷耳再植術已是難上加難,更何況耳廓丟失後採取的耳廓再造術。
耳廓再造的關鍵之一是軟骨支架的應用,最常用的軟骨支架首選患者自身的肋軟骨,而肋軟骨的軟硬程度及鈣化程度又影響著其作為耳廓軟骨支架的雕刻難度。如何將肋軟骨雕刻成符合要求的形狀,不僅考驗著醫生的技術,對操刀者的經驗以及審美也有著極高的要求。
恩澤醫院手足外科團隊討論後,決定此次手術分為兩期進行。第一期先在患者耳後乳突區植入面板擴張器,擴張面板後再進行第二期手術。第二期手術是耳廓成形的“重頭戲”,易利奇選用患者右胸第7肋軟骨作為移植耳軟骨材料,根據術前製作的膜片及3D列印的耳廓模型,雕刻後重建耳廓,又利用擴張後的面板修復重建缺損的面板及耳垂。
5個月後,小潘被車禍“割走”的耳朵“重獲新生”。
【來源:台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