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小夥伴們,有沒人覺得長時間戴入耳式耳機會耳朵疼?雖然半入耳的耳機佩戴感會好些,但總歸是鬆鬆垮垮的容易脫落,在降噪、運動等場景效果並不是很好。索尼釋出了一款堪稱全新形態的耳機產品LinkBuds,它既沒有入耳式耳機對耳道的擠壓,又比半入耳式耳機佩戴牢靠,體積更輕便,絕對是我的理想耳機。
這款耳機我也在第一時間上手進行了體驗,來一起看看吧!
還是老慣例先來看開箱,索尼LinkBuds延續了Sony的環保理念,包裝盒用的是環保可降解紙,沒有塑膠,內部盒子也是紙質的,環保做的很到位。
開啟索尼LinkBuds電池倉也不由得令我大呼一聲意外,這耳機真的是太小巧!隨機一共配備了5個不同尺寸的弧形撐架,可以適應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據統計,索尼LinkBuds的耳機盒比WF-1000XM4體積減小了約26%,內部的耳塞體積也比1000XM4減小了51%,可以更方便的裝在口袋裡了。
我們仔細看LinkBuds耳機盒和機身,能看到磨砂質感的外觀有些亮晶晶的反光顆粒,這也得益於採用了環保的回收ABS材料,既不易沾染指紋,又能增加摩擦力和手感。
從盒子裡取出LinkBuds時我發現兩個耳塞也是有磁吸設計的,收納盒和耳塞結合處設計了一個自動鎖釦,這樣能最大限度防止耳機盒意外摔到地板後耳機被彈出丟失的風險。而且鎖釦的阻尼也是恰到好處,用手指輕輕一掰就能取下來,把耳機盒蓋子蓋上就可以自動把耳塞固定穩妥。
這裡來著重體驗和介紹一下LinkBuds的外觀造型。如果你第一眼看到這個東西,會認為它是一款耳機麼?這真的是有點“顛覆”人們對耳機外觀造型的印象。LinkBuds透過特殊的聲學結構設計,讓中間這個透氣的圓圈來“發聲”。也就是說,你既能透過它聽到耳機內部發出的聲音,又可以完全無阻擋的挺清楚周圍環境發出的聲音。這個設計真的是絕了!
那麼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來了:音質能好嗎?聲音的私密性好嗎?戴著耳機跑跳不會掉嗎?這個情況我也一一做了體驗。
這裡來給大家講解一下這款耳機的佩戴方式。如圖步驟,先將耳機調整為上圖的位置,這時能感覺耳機已經固定好在耳廓裡了,然後按照下圖的方式把弧形撐架放好,這樣我親測,無論如何搖頭狂甩耳機都不會掉,的確靠譜!
上圖:佩戴好的示意圖。
下圖:不正確的佩戴方式以及容易脫落的原因。
首先談下LinkBuds的音質。
通話音質上自然是不用說了,外形小巧、而且佩戴是在耳廓內,再結合通話降噪技術,在戶外有風的情況下接打電話聲音非常清晰。
外形小巧且採用開放式設計,這本身就對音質是個挑戰。索尼針對LinkBuds新開發了一套環形驅動單元,採用了高柔性振膜,振幅更寬,在開放式設計下依然可以實現豐富的低音細節。同時高效能釹磁鐵可以實現清晰的中高音,可使耳機能獲得從低頻到高頻的平衡音質。
其次,類似1000XM4的整合處理器VI能提供更高的信噪比和低失真率,從硬體上保證了更清晰的高音質。
在實際聽音方面,我驚訝於如此小巧和特殊造型的耳機居然也能發出不遜於高階入耳式耳機的音質效果,三頻銜接緊密,低頻上,受限於結構,雖然量感一般,但在表現鼓點的節奏感上能做到收放自如,夠快,加上中高頻的人聲上更偏還原風格,整體音質太有特點了。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獨特的物理結構,在中低頻上完全沒有傳統耳機的那種對鼓膜的轟炸感,長時間聽歌不會覺得耳朵發悶難受,更接近於自然環境聽歌的效果。
第二點關於聲音的私密性,我也做了測試。本以為開放式的耳塞因為中間有個圈圈,可能漏音比較多。實際上索尼的聲學造詣果然是世界級的,得益於優秀的聲學結構,即使在音量比較大情況下,測試者也僅在距離我大約20cm範圍內能隱隱聽見一點聲音,這比半開放式耳機隱私性要強太多了。
對於穩定性,我也做了體驗,只要選擇適合自己耳廓大小的弧形撐架正確佩戴好,戶外跑步是完全沒問題的。我也嘗試戴著耳機躺在床上聽歌,完全不會對耳道產生擠壓感,也無懼來回翻身,掉不出來。不過為了保護聽力 ,還是不建議大家戴著耳機入睡。
我們來看看手機app『Headphones』的介面(截止發稿前該APP為內測版,實際介面以實際為準),第一次配置無需去進入藍芽介面操作,直接開啟app和電池蓋,即可自動彈窗提示配對這點很方便。可以看到app主介面選單分別為“狀態”、“聲音”、“系統”、“服務”。
其中系統選單介面可以看到有一個“自適應音量控制”按鈕,它正式索尼LinkBuds的核心黑科技技術,能根據周圍環境音噪音來動態調節音樂的聲音,能讓你始終以挺清楚音樂為首要目的。
此外,索尼和騰訊小微合作,享受快捷播放QQ音樂,無需再拿出手機——解鎖——找到app開啟的繁瑣操作了。
另外,智慧免摘功能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選項,在耳機檢測正和別人說話的時候,音樂會自動暫停,停止說話後音樂又會繼續播放。
來談索尼LinkBuds的黑科技“自適應音量控制"(AVC)功能,開啟該功能後,當乘坐汽車或火車時,周圍噪音的音量如果變大,那麼音樂的音量會根據噪音大小自動調節,但考慮到對聽力的保護,音樂音量的提高不會超過一定規格。是不是感覺相當的黑科技?感覺索尼AVC是面向更專注於音樂而不是環境音的使用者開發的功能。這點和很多支援自適應降噪功能的耳機的理念有些不同,我更傾向於接受LinkBuds的這種設計,畢竟環境音降噪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為了保證聽歌更清楚更舒適而存在的。
這點不光是聽歌,在接電話、聽書等場景也很有意義。從某種程度來說,使用者場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廣,使用者可以自由穿梭於內外世界,讓產品整體的可用性得到了顯著提升。
從過年到現在差不多半個多月的時間,我幾乎每天都要戴著LinkBuds聽會歌、刷刷劇看看電影,由於它是開放式驅動單元,有一個很不錯的優點就是不會有聽診器效應,比如戴著耳機吃飯時不會聽到自己的咀嚼聲,走路跑步時也不會聽到地面傳來的震動,要知道很多入耳式的降噪耳機或多或少會有這個問題。所以這是一款全新體驗的耳機。
甚至上個月在媒體溝通會上聽到有媒體反饋說個人很喜歡在做瑜伽或冥想時戴上它,LinkBuds可以平衡氣息的同時,讓人保持內外世界的互通,很有嶄新的體驗感。
最後給LinkBuds來做一個體驗總結吧。說實話我第一次見到這款耳機的時候,經歷了從驚訝它的造型、到懷疑它的音質表現、再到戴上感覺很滿意不愧是大法的思想轉變,可以說這次索尼依舊展示了自身的科技實力,而這款耳機也給業界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給那些飽受耳塞入耳帶來折磨和不適感的使用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選擇,它佩戴舒適,幾乎可以實現早上上班出門到下班回家,全程不用戴上摘下絲毫不影響一天的工作,是一次全新的聆聽體驗,從這方面來說堪稱革命性的產品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