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兩年前,有人就斷言過深圳房價會下跌。
原因有二,一是決定深圳經濟體量的是一河之隔的地方;再就是,深圳房價已經“非人類”很久了。9成新深圳人,工作一輩子也不會買得起一套房。
這樣的房價收入比,房價不降,簡直沒有天理。
今年春節,樓市最大的瓜,就是來自深圳。央視財經訊息,以往較為火勢的“春節行情”裡,儘管地產商做了送家電、打折售等努力,仍然業績寥寥,成交量“幾乎為零”。
不僅是深圳,全國各地地產商期待的“返鄉置業”潮遲遲未見,售樓處和天氣一樣冰冷。中指研究院的監測資料也罕見地出現了“大面積空白”。
比如深圳和武漢的春節期間(1月31日—2月6日),重點監測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1%。
從2018年起,“返鄉置業”逐漸成潮,開發商為迎合這一難得時期,紛紛在春節期間開展促銷活動,一度,外出打工人“用在一線城市掙到的錢,買四線城市的房”成了二三線以下城市開發商的救命草。
為啥今年春節“返鄉置業”就涼了呢?
一是,受疫情影響,限制了人口的大規模流動,影響了“返鄉置業”的參與人數;
另一方面,很多在外打拼的年輕人返鄉置業的意願也在逐年降低。去年以來,國內一二線城市紛紛出臺政策,甚至讓出購房補貼,吸引“流動人口”購房,加上大城市在醫療、教育、就業等方面優勢巨大,也讓部分具有消費能力的年輕人不願意返鄉置業。
可以預見,返鄉置業潮的總量會越來越小。
更為重要的是,從去年下半年蔓延的樓市下行趨勢,也讓消費者變得更加謹慎。
政策發力,和市場調整都需要時間,而“返鄉置業”期正值其間,造成了今年中指院資料極其慘淡。
當下,一系列包括降息在內的樓市利好資訊正在釋放,3-5月是樓市傳統的“小陽春”,那就看看這些政策刺激,對地產銷售產生了多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