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國足球員薪水太高,還要頒佈限制薪令。足協這次準備把限薪令下調到稅前300萬,也就是說到手可能只有170萬左右。陳戌源的理由是中國球員薪水已經比韓國日本球員薪水高,水平卻不如日韓!如果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國足球員薪水是高,但很多人士表示球員的薪水不是足協頒發的,這樣會破壞市場!
一邊是市場,一邊是足協規定,該怎麼選擇呢?其實這也是國足的問題所在,很多人認為國足差是因為市場化太嚴重,也有人說是體質問題。但國足真正的原因是“四不像”,因為現在中國足球,不僅僅是國足,甚至中國所有的運動基本都是這樣“四不像”,叫體質不是體質,也不是市場化,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樣子。首先要清楚何為市場化?並不是沒有資本的介入,而是完全資本化才是市場化!假如中國足球完全市場化會是什麼樣子?沒那麼可怕,就是像歐洲那樣,球星都出身於青訓營。這才是市場化,沒有體校,有才能的希望踢足球的都可以參加各支球隊青訓營!
這就是市場化,沒有什麼體校選拔機制,完全交給市場,無論是誰,任何孩子只要喜歡足球都能參與俱樂部的選拔!但是中國球員的選拔卻是體制內的,這就很矛盾了,選拔是體制內的,而工資卻是市場化。這樣就杜絕了梅西這樣的人才,因為體制內,梅西的身高在中國,絕對不可能分在足球這個專案中!那假如完全體制內呢?那也不錯,在體制內發工資,像當年02年那樣,沒有市場化的球員,中國足球也不至於這麼差勁。問題是現在是體制內和市場都有,才造成這樣的現象!
所以國足要麼完全市場化,取消體校,要麼就是完全體制內,取消俱樂部的市場化,這樣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