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程式猿”如何考上公務員——網際網路大廠瘦身記

每經記者:丁舟洋 畢媛媛 溫夢華 每經編輯:董興生,宋紅

“程式猿”如何考上公務員——網際網路大廠瘦身記


虎年新春剛剛上班,知乎裁員就登上熱搜;B站一名員工不幸倒下後再沒醒來……疲憊的網際網路大廠人,從去年底到今年初都處於輿論的漩渦中。

聽到在美團做程式設計師的師姐離職去大學當老師的訊息,王謙謙由衷羨慕。在騰訊做運營崗的他,將離開“網際網路大廠”、考上公務員或事業編視作“上岸”。

隨之,王謙謙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享了一個帖子,一名某網際網路公司工程師寫的“如何考上公務員”。在程式設計師交流APP上,這篇經驗貼的熱度居高不下。“說明現在很多網際網路人對轉型到體制內,端一個穩定的飯碗,是很期望的。”

一度,拿下網際網路大廠offer,是“王謙謙們”人生中的高光時刻。2020年入職的王謙謙雖沒趕上阿里、騰訊、快手上市持股員工“一夜暴富”的那波浪潮,但和上一份中小型遊戲公司工作比起來,網際網路大廠的優勢,他能清晰感受到——寬鬆的企業文化、豐富的學習資源、體面的薪資待遇,還有說出“我在騰訊上班”時的那一圈光環感。

不過,上述吸引力很快被撲面而來的焦慮感淹沒。2021年以來,王謙謙接連目睹頭部公司裁員,網際網路行業從極速擴張、加薪挖人到降本增效、“去肥增瘦”。行業擠泡沫,非核心部門的人員隨時都可能成為被最佳化掉的那一個。

“程式猿”如何考上公務員——網際網路大廠瘦身記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160441

從潮起、沸騰到蟄伏,不到30年,中國網際網路商用化的歷史近在眼前。看歷史的人就是歷史中人,大家對網際網路世界迅速生長、急速枯榮的一草一木均不陌生。轟轟烈烈的勢頭不會永遠保持,放諸大背景中,目前的“大廠過寒冬”只是時代執行軌跡中的一個片段,而對於身處其中的個體而言,則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就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裁員情況,每經記者向位元組跳動、快手、愛奇藝等方面發去採訪訴求,對方均表示:“沒有更多訊息。”

高薪挖來的“人力資源”變成了“人力成本”

網際網路暫時容不下這麼多人了

一年後再見到劉曉東,她的狀態比剛剛入職位元組跳動時緊繃了不少。

“春江水暖鴨先知,現在水冷了,也是鴨先知。”劉曉東對每經記者感嘆道,“一線員工最能感受到行業生態的變化,我們部門表面上沒受影響,但現在的做法是讓資源更集中,以前同樣的業務由不同的部門來做,大家相互競爭,現在要歸攏、整合,每個人負責的盤子更大、做的事情更多了,歸根結底是為了節約成本。”

當“降本增效”落到實處時,曾經被大廠篩選或用高於同行薪資挖來的“人力資源”,就成了需要被裁撤掉的“人力成本”。

2021年底,李若北成功應聘愛奇藝設在地方城市的新工作,正式入職前,一批新員工進行崗前集中培訓。“培訓幾天後,負責人突然召集我們開會,沒有任何書面說明,就口頭通知我們,因為公司內部業務調整,十幾個正在培訓期的新員工全部被勸退。”李若北說。

“程式猿”如何考上公務員——網際網路大廠瘦身記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146033

張安感到“水溫變化”的時間更早。2021年,她覺察到環境急轉直下。“上半年還是好好的,到下半年先是取消了‘大小周’,原來週末加班是雙倍工資,每月加兩天班,就可以拿四天工資。取消大小周後,名義上可以雙休了,但大家還是照樣加班,相當於變相降工資。”張安告訴每經記者,緊接著就是裁員,“雙減”政策後,位元組跳動佈局的線上教育業務全面壓縮,張安所在的設計崗成為被整體裁撤的物件。此外,位元組跳動戰略投資部也成為被大刀闊斧壓縮的板塊。

“2021年一直在‘去肥增瘦’,很多大領導的目標管理計劃明確寫著‘去肥增瘦’。”位元組跳動前員工孫林對每經記者表示,“大規模的裁撤部門、關停並轉也是從2021年開始的,教育板塊基本全部解散。除此之外,還有像企業組織發展、內部培訓等部門,也被相繼調整。”

“這是整個行業面臨的震盪。”孫林稱,網際網路公司的共同情況是,沒有那麼充沛的資金,現在的方案就是保持主營業務穩定,裁掉與主業無關的部門或需要長期投入、未看到清晰回報的專案。“就像騰訊不會砍掉微信,位元組不會砍掉抖音,所謂‘去肥增瘦’就是這麼個邏輯,保住最大的優勢,把資源集中起來聚焦‘主航道’。”

愛奇藝曾在2018年釋出戰略稱,已不能用一棵蘋果樹來形容公司的商業模式,現在已經變成蘋果園,中間最大的一棵樹是影片,其他還有文學、直播、遊戲、漫畫、電影票、輕小說等新業務。但據愛奇藝2021年三季報,上述新業務仍被歸為“其他業務”行列,影片業務仍是絕對的主業。換言之,愛奇藝的上述非主營業務都沒能取得實質性突破。

“之前招的人是為未來招的,針對未來要擴張的業務。而曾經擴張佈局的那些非主營業務,到現在就成了‘業務過剩’,對應的是‘人員過剩’。”一位網際網路從業者對每經記者說,“所以愛奇藝裁員最為明顯,因為過剩的蘋果樹被砍掉,相應的業務人員上至總監級別也只能離開。這些人並不是因為變得不好而被裁掉的,而是網際網路暫時容不下這麼多人了。”

70餘個專案僅透過兩個

長影片平臺大幅削減腰部內容

“夢想又實現了一步,期待爆款,很開心二次合作。”配上某影視專案正式啟動的海報,2021年11月,一位曾做出爆款甜寵劇的製片人李楊在微博上這樣寫道。

在網友的期待中,李楊無疑是看好這部影視劇的。該專案被立為A級,他有信心奔著S級去。但一個月後,這部原本在去年12月開機的平臺定製劇,因為資金問題,突然被按下暫停鍵。

這樣的結果並不在預料之內。畢竟,早在去年10月份平臺第一次縮減預算,他們就已經進行了成本的壓縮。“當時平臺覺得36整合本太貴,所以我們按照要求調整成了30集。”李楊對每經記者說。

“程式猿”如何考上公務員——網際網路大廠瘦身記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900936

後來看,那時的預算縮減更像是前兆。

在李楊的回憶中,當時沒有過會的專案全部停掉,而像他們這部已經過會、正常籌備的劇是可以拍的,但這個專案還是沒能躲過被放棄的命運。採訪中,他幾次表示理解,“平臺也是實在沒辦法了,不到萬不得已肯定不會停這個專案”。但真金白銀的損失還是讓他猶豫,究竟要不要在這個行業堅持下去?

據悉,由於該專案是平臺全投資的定製劇,前期需要承製方先墊資,因此算上前期的墊資和後續違約損失,“算下來,我差不多虧了千萬元”。

“早在2021年3月我就覺得這個行業已經很難做了。說實在話,現在平臺定製劇基本上已經沒辦法操作了。”李楊坦言。

上述專案的夭折僅僅是個縮影。2021年底以來,網際網路行業生態變遷、最佳化整合已蔓延到至今無法實現盈利的長影片平臺上。降本增效背後,眾多影視專案和影視公司的命運也悄然發生變化。

一位影視公司高管對每經記者表示,某大型影片平臺近期的內部專案決策會上,70餘個專案僅透過兩個。“過會率壓得如此之低,這在一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整個行業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無論是預算縮減,還是人員被裁,最大的問題實則是長影片平臺收入變少了,沒錢了。相關財報顯示,在過去十年間,愛優騰三家長影片平臺燒掉了超過1000億人民幣。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影片網站的日子尤其不好過。熱劇和熱綜頻出,但大爆款寥寥無幾。同時,超前點播被取消、廣告大環境收縮,偶像養成系綜藝和耽改劇被叫停。

愛奇藝最新財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總營收達到76億元,歸屬於愛奇藝的淨虧損為17億元,相比上年同期虧損擴大41.7%。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愛奇藝的訂閱會員規模達到1.036億,上年同期為1.03億,會員增長陷入瓶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VCG111351572366

“去年娛樂圈出現多起重大負面風波,導致行業寒潮再次來襲。所以在內容投入上平臺會集中資金更加聚焦頭部,腰部內容愈發不好做。”一位從業十幾年的資深行業人士告訴每經記者。

有行業觀察指出,2020年開始,從發行模式上看,市場上的“腰部劇”“中部劇”正在逐漸消失,預開機新劇主要為影片平臺自制劇+頭部版權大劇。

李楊對此深有體會,他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定製劇已經越來越做不動了。“行業已經不太需要定製劇,未來的方向應該是平臺自制劇加分賬劇,沒有處於中間的定製劇這個品類了。”

短影片平臺如同當年四大入口網站

迫切需要找到下一個增長點

部分網際網路企業把35歲作為一個職場門檻,給了從業者一定壓力。卡在中間的尷尬,是螢幕內的影視劇,更是螢幕外的眾生相。

1月11日晚上,360創始人兼CEO周鴻禕談及“大廠35歲被淘汰”的問題。“我不知道為什麼,中國人到了35歲好像就老了,我不太理解這種說法,在矽谷很多主力程式設計師都超過了35歲,一個人如果沒寫過10萬行程式碼,就不會成為一個優秀的程式設計師。人過了35歲雖然不一定能熬夜了,但可以讓自己的經驗發揮得更充分。”

“程式猿”如何考上公務員——網際網路大廠瘦身記


周鴻禕 圖片來源:周鴻禕微博

有人在這份焦慮到來前先行離開。可在一線城市,這份轉換沒那麼順利。更高的生活成本,使得能給高薪的網際網路公司成為他們難以割捨的選擇。

一位在阿里工作的北京本地人小亮,沒有租房壓力,但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對學區房的渴望不斷驅動著他。他知道,自己沒法輕易說離開。

小亮還沒到35歲,但對35歲的話題特別敏感。“這把刀還沒有落在我身上,但是它一直懸在我頭上。”他對每經記者表示。

“程式猿”如何考上公務員——網際網路大廠瘦身記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217608(圖文無關)

小亮自嘲說:“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讓我有了一個優點:我會預判。疫情對各行各業、實體線上都有影響。千萬別說網際網路公司不受影響,抖音、快手廣告少了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核心是賺廣告費,品牌商家沒有錢了,公司自然也就沒有錢了。”

“除非你是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能在行業裡獨當一面,不然35歲還在做執行,焦慮感會非常強烈。年紀更小的年輕人不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時刻提醒著你:你老了。”

“毀滅你,與你何干。”《三體》裡的一句話讓小亮心有慼慼焉。“這句話解釋了為什麼網際網路行業的人沒有安全感,一旦別人找到一個‘殺手級’的應用或場景,毀滅你是分分鐘的事。”

“當年的四大入口網站(新浪、網易、搜狐、騰訊)多牛,大家一度覺得網際網路的競爭大局已定。但電商出來後,既定格局立刻被打破。2012年,位元組的演算法橫空出世,電商流量時代成為過去時……”小亮說,“而現在的短影片就是當年的四大入口網站,流量增長眼看著見頂了,迫切需要找到下一個增長點,否則很快也會從‘浪潮之巔’的位置上退下來。”

“程式猿”如何考上公務員——網際網路大廠瘦身記


曾經,在網際網路大廠上班,令人豔羨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小亮的“流量焦慮”,很大程度上概括了二十多年來中國網際網路行業的迭代邏輯。這是一片急速變化的天地,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崛起和巨大的人口紅利,把握住時機的弄潮兒締造了一幕幕財富神話。一輪泡沫破滅後,自然有新一輪領域,只要掌握流量密碼,就不愁變現的空間。

“這種迭代邏輯的問題就在於,流量增長的天花板太低了,無論哪個細分賽道,很快就會遇到增長瓶頸。網際網路的門檻沒有想象中那麼高,就像穿上了那雙停不下來的紅舞鞋,哪怕滿腳是血也只能繼續跳下去。”劉曉東說,“這時候再遇到外部因素,如監管層對遊戲、線上教育的整治,大平臺反壟斷的措施,資本市場熱錢收緊等,狂熱的故事一下就講不下去。”

每經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瞭解到,和2000年美國網際網路泡沫破滅比起來,他們普遍認為中國這輪網際網路大廠的擠泡沫會相對溫和地軟著陸。

到今天,驅動網際網路大廠實現資本原始積累的底層價值已經變了,習慣了燒錢圈地、無邊擴張的“大廠們”,需在適應變化和淘汰出局之間找到一個最恰當的姿勢。

2021年前三季度部分網際網路上市公司營收及負債情況:

“程式猿”如何考上公務員——網際網路大廠瘦身記


過去網際網路盛行的砸錢、做流量、做大營收,再去資本市場套利的遊戲規則講不通了。“有很多大廠的市值是虛高的,資本和市場不再相信這樣的故事了。”孫林告訴每經記者,整體經濟環境脫虛向實,以後網際網路大廠可能會更專注做主業。

獵聘的一份報告稱,近年來,網際網路行業由於發展太快,導致在某些方面野蠻生長,也暴露了一些問題。而監管和國家法律法規的完善和健全,都在更好地規範產業數字化,減少發展泡沫,降低執行風險。

北京達曉律師事務所中國合夥人林蔚表示,網際網路行業裁員短期來看確實會造成一些衝擊,長遠看有助於企業提高效率和提升有質量地發展。“國家也注意到了相關情況,在貨幣政策上已經有體現,以幫助企業共克時艱。”

(應採訪物件要求,文中接受採訪的網際網路公司現任和前任員工均為化名)

記者手記 |

時勢造英雄,下一個十年屬於真正的科技創新

十年前,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大廠的offer是令人豔羨的資本;十年後,“逃離大廠”正在變成一種主流“焦慮”。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把“科技創新”等同於“網際網路創新”,而在網際網路行業增速放緩後,一個新的認知浮出水面:中國的網際網路創新不再有所謂的模板,複製矽谷不是出路。當靠創業創新崛起的網際網路公司,變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壟斷巨頭時,曾經的創新動力就變成了創新阻力。

叢林法則、贏者通吃的思維,在早期為中國網際網路創業公司贏得了發展空間。但這種思維顯然與當下的時代發展格格不入,中國的網際網路經濟要依託於自己的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用科技創新、科技服務為人們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

時勢造英雄,風口總會再來。當大廠“黃金時代”遠去,渴望轉型升級的網際網路行業又將去向何方?

記者:丁舟洋 畢媛媛 溫夢華

編輯:董興生 宋紅

排版:董興生 王蜀傑

視覺:蔡沛君

每日經濟新聞

分類: 科學
時間: 2022-02-12

相關文章

華中科技大學李鵬飛副教授:基於動態自適應反應的煤粉無焰燃燒燃料氮轉化機理研究

華中科技大學李鵬飛副教授:基於動態自適應反應的煤粉無焰燃燒燃料氮轉化機理研究
[能源人都在看,點選右上角加'關注'] 燃燒過程的組分分佈在不同反應區域差別很大,因此無需在模擬全程使用相同的化學反應機理.動態自適應機理簡化演算法可將詳細機理在反應區當地實時簡化為精確子機理,以此在 ...

華中科技大學盛產高校校長書記?從華科走出的重點大學掌門人一覽

華中科技大學盛產高校校長書記?從華科走出的重點大學掌門人一覽
作為全國第八的重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不僅是學術人才的成長沃土,也是盛產高校領導幹部特別是書記.校長的搖籃.華科校長群成為中國高校圈引人矚目的特殊現象. 最近,華科計算機學院院長金海教授和材料學院王新雲 ...

高考故事:這位少年僅15歲,就被985名校華中科技大學錄取

高考故事:這位少年僅15歲,就被985名校華中科技大學錄取
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這不,今年九月,華中科技大學就迎來了這樣一位2021級新生,生命學院15歲的賀奇棋. 15歲的他超越了大部分同齡人的腳步,提前邁入大學,成為華中大今年的最小新生. 關 ...

嘗一嘗華中科技大學的月餅

嘗一嘗華中科技大學的月餅
嘗一嘗華中科技大學的月餅 今年考上華中科技大學的大學們都領到自制的月餅,還可以訂製送回家裡,讓家人們嘗一嘗.

華中科技大學最新研究:中等強度運動最適合老人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發表在<BMC·公共衛生>上的一項對中國老年人的調查顯示,參加中等強度運動對防治疾病.維持身體功能.社會活動參與度和生活滿意度有顯著的積極影響. 該研究涉及近1萬名60歲 ...

為國家科技發展“坐8年冷板凳”,華中科技大學未來技術學院今天迎來首批新生

為國家科技發展“坐8年冷板凳”,華中科技大學未來技術學院今天迎來首批新生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10月10日訊(記者陳曉彤 譚芳 通訊員高翔 徐彥亮)面對未來科技產業變革,華中科技大學有120名新生準備"坐8年冷板凳".今天(10月10日),華中科技大學未 ...

打破晶片壟斷、研製抗癌藥物!華中科技大學狂攬7項大獎,位居高校第一!

打破晶片壟斷、研製抗癌藥物!華中科技大學狂攬7項大獎,位居高校第一!
日前,2021年中國青年創新創業交流營暨第八屆"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科技創新專項)在湖北武漢成功舉辦.華中科技大學7支團隊,經過激烈角逐,從4500餘支團隊中脫穎而出,闖 ...

首次精確描繪Delta變異株完整傳播鏈,廣州科研團隊成果登上《柳葉刀》子刊

首次精確描繪Delta變異株完整傳播鏈,廣州科研團隊成果登上《柳葉刀》子刊
新冠肺炎目前仍在世界範圍內大流行,新冠病毒Delta變異株已迅速成為目前盛行的優勢毒株.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唐小平.李鋒教授團隊聯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鍾南山院士.陳如衝教 ...

近期科研成果速覽(九月上)

近期科研成果速覽(九月上)
本期目錄 2.中國科大在一/二價離子選擇性分離膜精密構築方面取得新進展 3.中國科大光壽紅課題組揭示核仁RNA干擾通路調控核糖體RNA水平的分子機制 4.中國科大完成基於顏色擦除強度干涉的高空間分辨成 ...

華中科大接連出走兩位學術大咖:一位去了鄭大,一位去了河南工大

華中科大接連出走兩位學術大咖:一位去了鄭大,一位去了河南工大
華中科技大學接連被挖走兩位學術大咖:一位去了鄭州大學,一位去了河南工業大學. 說到湖北省的高等院校,很多人會想到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作為湖北高校的領頭羊,武大和華科被很多人譽為是湖北省內高校的&q ...

29所都叫科技大學,特色專業千差萬別,葫蘆裡賣的不一樣的科技

29所都叫科技大學,特色專業千差萬別,葫蘆裡賣的不一樣的科技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們習慣於把科學和技術連在一起,統稱為科學技術,簡稱科技.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005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740所,含本科院校1272所.高職(專科) ...

2021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研究成果「系列01」

2021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研究成果「系列01」
2020年,建誠晟業釋出中國城市房地產市場價值研究成果,在業內首次將研究範圍覆蓋到全國除港澳臺的全部地級以上行政區域,包括4個直轄市.15個副省級城市(包括10個省會城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278個地 ...

全球首次!聯合哈佛醫學院,陝西團隊取得一項重大研究成果

全球首次!聯合哈佛醫學院,陝西團隊取得一項重大研究成果
艱難梭菌是引起醫院內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近年來,艱難梭菌感染的發病率和嚴重性在全球範圍內急劇上升,已對全球性公共健康造成威脅.日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營 養與健康養殖創新團隊副教授曹陽春與美國 ...

​華中科大在3D列印分級多孔金屬及電催化還原CO2獲進展

​華中科大在3D列印分級多孔金屬及電催化還原CO2獲進展
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電催化還原二氧化碳為碳捕獲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手段.利用CO2還原與析氫反應(HER)反應耦合,可以產生具有高經濟效益的合成氣(H2+CO),從而為多種工業化學反 ...

985高校“大換血”,北大戰勝清華勇奪第一,華中科大排名引爭議

985高校“大換血”,北大戰勝清華勇奪第一,華中科大排名引爭議
文/馨兒 985和211高校,一直是高中學子激勵自己勇往直前的標誌.很多學生在高一時期,已經有了心儀的大學.他們為自己定下目標,期盼用汗水換來收穫. 和擁有115所高校的211相比,985顯得更加珍貴 ...

天大、上海交大、華中科大、西安交大:夢想,在這裡起航

天大、上海交大、華中科大、西安交大:夢想,在這裡起航
[點選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資訊不錯過] 大學校園裡,處處充滿著蓬勃的朝氣.綻放的青春和追求卓越的勇氣與毅力.莘莘學子的追夢之旅從大學起航.今天,跟教育小微一起來看天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 ...

2021年“雙一流”大學排名,清華大學無緣榜首,華中科大成功逆襲

2021年“雙一流”大學排名,清華大學無緣榜首,華中科大成功逆襲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又一屆高三考生開始為高考做起了緊鑼密鼓的準備,和考生一樣倍感壓力的還有家長們,聰明的家長早已默默地開始為考生物色大學. 有些家長可能覺得,距離高考還有大半年,孩子的考試成績還不穩 ...

在德國生一個孩子能領60萬補助,為什麼那麼多的德國人不願意生?

在德國生一個孩子能領60萬補助,為什麼那麼多的德國人不願意生?
自20世紀50年代至今,許多國家的生育率都出現大幅度下降的趨勢.生育率的持續暴跌意味著人口老齡化的快速高升,葬禮比嬰兒週歲宴更常見,老年用品銷量遠高於嬰兒用品,幾乎各國都將面臨著人口萎縮.為挽救&qu ...

德國商人救下25萬中國人,83年後孫子因疫情求救,我國如何報恩?

德國商人救下25萬中國人,83年後孫子因疫情求救,我國如何報恩?
2020年3月,新冠病毒開始在歐洲極速蔓延,哪怕是老牌工業國的德國,醫療系統也逐漸承受不住巨大壓力,醫療物資出現短缺,各地醫院頻頻告急. 因為德國短時間內缺乏生產口罩等防疫物資的能力,而在中國肆虐的新 ...

當微生物從太空歸來,可以大顯身手……

當微生物從太空歸來,可以大顯身手……
海報設計:程思琪 作為地球上最大的生物類群,微生物被譽為"地球之王",在地球上已存在35億年,在生物圈和地球物質迴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發展,地球上的微生物也登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