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有一座村莊,它的村名則是源於一個人的姓名,在他去世後,村莊裡的後人便在村頭給他立了一座墓碑,以此來紀念他,而他現存於世的遺物也僅有三件!一張畫像、一張證書、一張獎狀!
1950年10月19日,成千上萬優秀的中華兒女,離開家鄉,向著鴨綠江對岸前進,他們擁有著一個值得被歷史永久銘記的稱號“中國人民志願軍”。
在歷時兩年零九個月的戰爭中,我軍也湧現出了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戰鬥英雄。
而在眾多大大小小的戰友中,上甘嶺戰鬥也是被我們後人所津津樂道的戰役,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胡修道,孫子明也是被我軍稱為與美軍同歸於盡第一人!
讓我們把時間回到1929年,當時的中國依舊是戰亂年代,最苦的便是普通百姓,孫子明便是其中之一。男人也被稱為家庭的頂樑柱,因為當時的男人只有出苦力才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溫飽。
然而在孫子明幼年時,父親便去世了,全家的重擔便都落在了母親一個人的肩上,在孫子明7歲時,他便開始跟著母親四處做短工,可這並不能讓他們溫飽,依舊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
1945年,孫子明的家鄉解放了,家家戶戶都分到了土地,政府也減租減息,全村的生活肉眼可見地變好了起來,在經歷了十幾年的貧苦生活後,村民們都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尤其是孫子明一家,孫子明的母親為了感謝組織,每年都是帶頭積極交公糧,對於村裡的各項運動也都是積極響應,孫子明也是在母親的薰陶下產生了當兵報效祖國的念頭,當他將這一想法告訴給母親時,母親也是十分贊同兒子的決定,更是親自送兒子到了徵兵處。
於是在1949年孫子明正式參加瞭解放軍。
在次年,朝鮮戰爭便爆發了,孫子明也是主動報名申請去前線,他對指導員說:“我是一個在苦水裡泡的窮孩子,是毛主席、黨讓我看到希望,如今美國鬼子想讓我再吃第二遍苦,我絕不答應!”
在上甘嶺戰鬥中,孫子明等戰友堅守在537.7高地,進攻的美軍也是拿出全部的傢伙,炮彈像不要錢一樣向我軍的陣地傾瀉,平均每秒能落下發炮彈,面對美軍的坦克大炮,我軍也只能依靠坑道和防禦工事與敵軍展開鬥爭。
美軍為了儘快結束這場戰鬥,便連續派出整營的兵力向我軍進攻,只用了半個鐘頭的時間,我軍便連續擊退敵方三次進攻,孫子明也是身上帶滿了手榴彈,在戰壕裡與進攻的美軍展開攻擊。
在上甘嶺戰役中存活下來的南樹德在回憶中說到:“攻上來的敵軍拿著機槍向我方進行著掃射,這時一個槍聲驚醒了一個渾身是血的戰士,那名戰士大吼一聲,撲向剛衝上的二十餘名敵軍,同歸於盡了。”
而這名戰士便是孫子明!早在他犧牲前,他的身體便已多處負傷。在他最後一次被敵軍炸傷頭部清醒過來後,發現敵軍已經衝到了陣地之上,於是他便拿著身上僅有的三顆手雷,撲向了敵方。
而他也成為了我軍在此戰中與美軍同歸於盡的第一人,但卻不是最後一個,
此後與敵同歸於盡、捨身炸碉堡、身體堵槍眼等更是在此戰中成為了普遍的現象。而孫子明也只是眾多犧牲戰士中留下姓名的一個,而那些無名英雄也同樣值得我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