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特殊時期,山西的情況非常嚴重,在上級的任命下,1967年,開國少將謝振華擔任了山西省委第一書記,開始主持山西的日常工作。不過,1974年,在“四人幫”的授意下,謝振華受到錯誤批判,被免除了職務,並被關押起來。
1980年,上級把霍士廉調到山西,讓他擔任山西省委書記。主政山西后,霍士廉致力於平反冤假錯案,並迅速調查了謝振華的冤案,謝振華也獲得徹底平反,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霍士廉的故事。
霍士廉出生於1909年,山西忻州市人,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早年時期,霍士廉曾在忻縣中學讀書,在讀書過程中,他接觸到進步思想,開始參加學生運動。九一八事變發生後,霍士廉開始在家鄉等地宣傳抗日,這也使得他引起國民黨的注意,並被通緝,霍士廉只能離開家鄉,前往北平一帶,繼續從事抗日宣傳。
在北平工作一段時間後,霍士廉奉命回到山西,主要從事地下工作,後來因為叛徒出賣,霍士廉帶領隊伍前往陝北,並在1936年到達革命聖地延安。也是到達延安這一年,霍士廉成為一名正式黨員,之後擔任了陝甘寧邊區委員會秘書長等職務。
1938年,霍士廉被派到山東,參與了開闢山東根據地的戰鬥,並擔任了八路軍山東遊擊第三支隊的政委,活躍在膠濟鐵路以南的山區,開展游擊戰爭,建立敵後根據地,發展黨員,牽制日偽軍力量,為建立和發展魯中地區的抗日根據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促進了抗日戰爭的勝利。解放戰爭時期,霍士廉繼續活躍在華東地區,參加了萊蕪戰役以及孟良崮戰役等大型戰役,是締造新中國的功臣之一。
建國後,霍士廉被派到浙江,陸續擔任了浙江省民政廳廳長、浙江省人民政府秘書長等職務,1952年,他被任命為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相當於副省長),此後霍士廉長期在浙江工作,為建國初期浙江的發展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做了很大的貢獻。
1965年,霍士廉被調到陝西省,擔任了陝西省委第一書記,不久後,十年特殊時期開始,霍士廉也受到錯誤批判,但在周總理等人的保護下,霍士廉前往北京,沒有受到攻擊。1970年之後,霍士廉又被派回陝西,陸續擔任了陝西省委書記以及陝西革委會副主任等職務。
1980年,上級又把霍士廉派到山西,當時恰逢改革開放初期,領導把霍士廉派到山西也是有一番深意的,主要是讓他落實農業生產責任制,並解決山西存在的一些問題。其實,當時霍士廉的妻子已經患病,不適合長途遷徙,但霍士廉最終還是克服困難,前往山西落實領導交代的任務。
到山西后,霍士廉擔任了山西省委第一書記,主持山西的地方工作。在任期間,他迅速平反冤案,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謝振華案件的徹底平反,被平反後的謝振華也受到重用,擔任了昆明軍區政委等職務,參與指揮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維護了國家主權。
說回霍士廉,霍士廉一共擔任了三年時間的山西省委第一書記,於1983年卸任職務,此後他又擔任了中顧委委員等職務,於1996年因病去世,享年87歲。值得一提的是,霍士廉有個女兒名叫霍玲,霍玲長大後參軍入伍,擔任了海軍某試驗基地副總工程師等職務,於2002年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是我軍海軍的第二位女將軍(第一位是徐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