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自媒體渠道的發達,釣友們不用再侷限於少數的幾個渠道,去了解、去熟悉各種釣法、各種餌料、各種魚情。
真正的能做到足不出戶,就能對各地的魚情、釣法,瞭然於心,但是,渠道太多,良莠不齊,總有些譁眾取寵的觀點,很能博人眼球。
比如野釣大魚,長竿、粗線釣到大魚不是本事,小鉤、細線、軟竿,釣到大魚才是本事,那麼問題來了,這種觀點,真的靠譜麼?
在野外釣魚,願意用什麼樣的線組和魚竿,都屬於周瑜打黃蓋,其實沒有必要去探討,因為野外魚情複雜。
想釣大魚,一天都是白條、鰟鮍,專門用短而細的鯽魚竿抽白條,偏偏時不時的來條大物折騰, 這種情況,幾乎是常態。
所謂小鉤、細線、軟竿釣到大魚,基本上都偶然事件,想要順利地釣到大魚,以下這幾點,幾乎都是必備條件。
一、釣位
很多網上的大師,會給大家灌輸這麼一個概念,一年四季不同,好釣位是不一樣的,也就是所謂的釣位根據魚情不同而發生變化。
其實這個說法,壓根就不靠譜,季節不同,汛期前後不同,同一釣點的水深會發生不同的變化,水溫會發生變化。
所以垂釣環境會發生變化,釣深、釣淺會做出調整,但是,好的釣點,在一年四季,都是好位置。
比如洄灣、鏵尖、溝叉、堤壩、橋墩、閘口,春季釣魚,連桿不斷,理論上,夏秋冬三季,選在類似位置,魚口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但是,想要守釣大魚,有一個必要的前提,是水面一定夠大,小溝小渠小池塘裡想要守釣到大魚,還是七八十斤的大傢伙,那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
大魚的存在,必然要一條完整的食物鏈、生態鏈來維持,水域面積小、水儲備量小,即便水裡全是水草、水藻,也很難孕育出一條大體型魚。
反之,水域面積大、水體儲備量大,生態鏈、食物鏈的環節多而齊備,處在食物鏈最底端的小雜魚、水藻、水草、水生昆蟲基數龐大,所以孕育出大魚的機率就非常大了。
二、大窩、重窩
隨著自媒體資訊的發達,大盆大窩效果好,還是小勺守窩效果好,這一直就是釣魚人們,誰也無法征服誰的一個非常有有爭議的觀點。
但是,就實戰漁獲來說,相較於打窩的數量和漁獲做對比,不管是大盆打窩,還是小勺抽窩,相對於釣小體型魚而言,都是大窩、重窩。
這一點,即便是小勺打窩的發起者崔老師,也無法迴避這個問題,真要說一勺窩料就能吸引大魚進窩,這就好比用氣槍能打下來一支老鷹一樣,有機率,但是近乎於零。
三、大鉤、粗線、硬腰長竿、大吃鉛浮漂
有沒有釣友在淺水、近岸釣上過大魚呢?有,而且不少,但是相較於大多數實戰漁獲得資料相比,這個數量還是比較少的,所以釣遠、釣深,必然是首選。
既然釣遠、釣深了,那麼魚竿的竿身必須要硬腰,否則一旦有魚咬鉤,即便中鉤魚的個頭比較小, 遛魚半小時真不是什麼稀罕事。
同理,大魚的個頭大,魚唇張開的幅度大,魚唇內壁質地堅硬,雖然不排除小鉤能刺中大魚的魚唇,但是,這絕對是個例中的個例,屬於純粹的偶然性事件。
至於細線博大魚,這就純屬違反物理常識了,一般我們將10斤以上的魚稱之為中體型魚,30斤以上的魚稱之為大體型魚。
而魚在未出水之前,一旦中鉤,還會劇烈掙扎,還有水的阻力,此時魚線的承受的拉拽力,基本上是中鉤魚體重的3~5倍以上。
那麼魚線拉力的閾值是有上限的,即便軟竿能卸力,也不可能超過物理常識,什麼0.4的子線、0.6的主線釣上30斤的青魚,這就基本上是劇本了,現實是做不到的。
做不到上述三點,是不是一定釣不到大魚呢?並不是,畢竟任何事都有偶然性機率出現,但是,如果原來的目標魚一開始就是大體型魚,那麼上述的準備,釣到大魚就是順理成章的,反之,即便釣上了個頭略大的魚,也必然不能視作常態和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