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氣管炎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尤在老年人中發病率甚高,約為老年人總數的10~15%,寒冷地區發病率較高。慢性患者反覆發作,經久不愈,易併發肺氣腫、肺心病。因此,注意發揮中醫藥防治本病的優勢,這對提高臨床療效,減少復發和控制合併症的發生,都具有重要意義。
咳、痰、喘是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臨床表現,就大多數患者來說,痰是一個主要矛盾。從病機來講,以虛為本,以痰為標,本虛標實是本病的主要特點。在治療上,如何處理整體(肺脾腎炎)與區域性(炎症)、本虛(正氣虛弱)與標實(痰濁壅盛)的關係,透過多年的臨床科研,初步認為,治咳治喘以治痰為先;治虛治本勿忘標和實。並應貫徹“防治感冒,控制感染,辨證施治,扶正固本”的治療原則。臨床實施這一原則時,既要全面考慮,又要突出重點,不要一下子全抓全治,主次不分。因為疾病的發生發展多具有階段性,不同的階段各有其主要矛盾,臨床應針對不同的矛盾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